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逃荒种田记(14)

作者: 明月端绮 阅读记录

刘大舅过来看看又走了。

刘氏一回头看见自己的儿媳孙子孙女都站在院子里,连李子晏都出来了。掐着腰骂他们,“一个个都皮厚了是不是,都进屋去,凑什么热闹。”

鱼娘听到她奶奶熟悉的骂人声,心里却轻松多了。

“我的大牛哎,你才刚醒出来凑什么热闹,快进去,别让风吹着你了。”

李大成也呵斥他,“刚醒就别下床,进屋去我再给你把把脉。”

李子晏抿嘴笑了,爷爷就会装腔作势。

陈氏在西厢房仔细清点完剩下的东西,发现少了两床新被子,李仲海的衣服和鞋子都不见了,幸好十两银子的私房钱没被发现。

这些私房钱是李仲海偷偷给的,李仲海在外收药材,不往外说,谁也摸不准他到底赚了多少钱。

陈氏把钱重新放好,长出了口气,银子还在就好。

鱼娘假装没看到她娘的小动作,悄悄把窗户打开了,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经过今晚的兵荒马乱,鱼娘更加深刻地明白,在这个该死的封建社会,平民老百姓是没有任何人权的,在朝廷眼里,捏死他们比捏死一只蚂蚁还要容易。为了自保,鱼娘只能更加努力。

王氏去厨房烧了一碗热水,加了点她偷偷放起来的糖。

婆婆刘氏是个抠门的,爹开医馆,还有两个儿子在外面挣钱。一家子挣的钱都交给她保管,也没见家里的伙食有多好。

虽然红薯稀饭管饱,比饿肚子的人家好了很多,却也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痛痛快快吃上顿荤菜。

这点糖还是她嘱咐李伯山从县里面买回来的,虽然背着婆婆藏东西不好,但她知道,弟媳肯定也偷偷藏了。

还要多亏她藏了点糖,现在家里的糖都被搜出来拿走了,不然大牛醒来,连点糖水都喝不上。

“大牛,来喝点水。”王氏慈爱的看着李子晏。

鱼娘给李子晏喂了相当多的水,可以说,他现在也就外面一层伤口看着吓人,里面都好了。

李子晏倚在墙上,被昏暗的烛光照着。

“娘,我现在已经没事了,爹和二叔小叔他们往外跑,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先别管你爹了,你把伤养好再说。”虽然嘴上这样说,王氏心里也在愁,他们能跑哪去呢?

和李家隔了几条巷子的一个院子里,胡须发白的刘秀才愣愣地坐在地上,他的老妻在一旁哭天喊地。

他们唯一的孙子被官兵抓走了。他试图和那群蛮横的官兵讲理,结果却被一脚踹在了地上,半天都爬不起来。

刘秀才不明白,他们怎么不讲一点律法,明明他们家所有的赋税都交了。

他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大燕朝,风调雨顺,一切都欣欣向荣。

那时他刚中秀才,好不风光,往后几十年虽屡试不第,但因为镇上的人尊敬他,让他为幼童开蒙,日子过的也算滋润。

后来又被推举为三老,三老非德高望重之人不得担任,他的心里豪情万丈,想要好好主持镇上的事物,婚丧嫁娶大小事无一不关心,镇子的人也越来越尊重他。

而这次,因为他的固执己见,不愿意相信伯山的话,非要相信朝廷,不知道有多少家因此妻离子散,这些人可都是他的亲族。

刘秀才的妻子只听到“扑通”一声,抬头刘老秀才不见了,她的心瞬间如坠冰窖,撕心裂肺地哭喊:“快来人啊!有人跳井了!”

第8章 这厢,李伯山三人正蹲在一……

这厢,李伯山三人正蹲在一间破庙里,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柱子。

破庙不知道已经多少年没香火了,屋顶破了一个大洞,砖石都被附近的村民捡走了,只剩下几尊面目狰狞的佛像。一个角落里铺满了麦秸杆,看样子偶尔有过路人会在此歇脚。

“伯山哥,咱们啥时候能回去啊?我娘还在家里等我呢。”

月光透过洞口照进来,四个人席地而坐,没有一丝睡意。

李伯山心里也发愁,他们三兄弟都跑出来了,爹真的能没事吗?

李叔河快言快语,“柱子,我大哥也不知道啊,咱们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地,好不容易找个破庙藏起来了,也不知道那群官兵走没走,幸好离家也不远,我看不如明天就回家去看看。”

李仲海不经意往外面一看,“别说话,你们看,外面是不是有火光?”

几人跑到破庙门口,还真是,远处有点点火光,蜿蜒好长一条。

“是那群官兵,看他们行进的方向,是往咱们这边来的,破庙里不安全。”

“这附近连个树林也没有,哪有地方可以躲?”要是玉米长高了还可以躲玉米地里,可现在因为干旱,玉米又矮又稀疏还黄不拉几的,藏一个成年人根本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