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年代之悍夫(847)

作者: 冉珏儿 阅读记录

“是啊,再说这工厂是生产队的,又不是三柱子一个人的,他说了不算。”

“他一个人说了不算!”

“他说了不能算!”

要是其他事情都好商量,但牵扯到利益,刮到谁都跟刮肉似的,当着沈新乾和沈卫民的面儿就激动起来了,你一句我一句的,就跟喊口号似的。

沈新乾想说话,沈卫民上前一步,挡了把他爹,老人家再气出病来,没看到后面还有一个更气的吗?李招娣同志在后面跃跃欲试呢。

自从有了孙子,李招娣同志就发话要做一个和蔼的老太太,那之后果真就没当着沈彦军的面发过脾气,现在孙子在旁边站着,她都能气成这样,可见是真气着了。

沈卫民当然不能让爹娘动气,其实他们的抗议,他早就预料到了。

“工厂内部召开会议,已经通过了这项决议。各位比我年长,不服气此项决议可以上报,但是道理我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要还是不能理解,不想听的就只作听不懂听不见,我也没有办法。”

“大家对食品加工厂的贡献,我清楚,各位清楚,大家都很清楚,但是也请看看周围。想当初刚办厂的时候,工厂处境多么艰难,各位都看在眼里,我和七叔以及家人几乎可以算是倾家荡产,把全部身家都投了进去,之后十几年也全部奉献给了工厂。很多乡亲也是如此,难道他们不值得占个先?”

“其实,工厂列出的那份名单,不管按照什么标准,他们都会在列内。就比如我家,能分到不止一套房,但肯定不会办。所以各位放心,工厂会在考虑更多工人利益的基础上办事的,得到的结果仍然是这样。”

沈卫民察觉到听到他所说的这些话,有几个人脸色都变了,于是就说:“这样吧,名单正在公示期间,但凡各位能寻出一个例外,认为他不如你更有资格,可以到办公室进行抗议,如何?”

谁为工厂尽心尽力,这些年做了多少事,别人不知道自己心里还没有个数?乍听见沈卫民这样说,心里不由得先生出几分心虚。

说起这事来,其实也怨不得他们。沈卫民突然说要拨公款划地建工人房,而且据说还是独家独栋独院的楼房,他们还没高兴起来,接着就告诉说他们不在名单之中,这样他们还能保持淡定就怪了。

都想分一杯羹,大家都是沈家沟人,三柱子不是经常说食品加工厂是生产队的吗?为什么他们就享受不到这独一份的待遇?几个人被愤怒冲昏头脑,直接就奔县里来了。

说到底只是眼红罢了,也不想想当初建厂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奚落沈卫民和沈东林的,还预测这个工厂不能存续超过三个月。但是,现在他们生活的本钱都来自于此,所以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最终,几个人灰溜溜的离开了。沈卫民怕他们路上不好走,让李家康送他们回去。

沈新乾和李招娣的气却还没消。“一个个的越活越回去了,当初就不该让他们进工厂,也省的他们以为自己做了多了不得一样。还有,咱凭啥就要一套房?当初咱们一家人可都是分开出款的,咱也不比别家贡献小。”

“娘,算了,咱们又不缺住的地方。”赵琪温声劝道。

“凭什么算了?他们忒气人。”

“咱家通共才几口人,一家子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不是很好?到时候我先选房,肯定选个能让你们种菜的院子。”沈卫民笑着说道。

他们村背靠池山,他划出来的那片地儿背风朝南,依山傍水,风景很好,非常适合养老。沈家沟食品加工厂以后肯定会到祖国各个地方建厂,但总厂他不会挪,这是他的根。

老两口果然不再表示反对了,不过还是叮嘱了一句:“事情你们商量着办,别总是你自己拿主意。”

这事在他们看来千好万好,也占着理,但别人可不这么想,刚刚他们不就找家里来了,这就说明一定的问题。所以还是小心为上,别到最后叫他们得了好处老儿子还不得句好。

“我知道的。”

“不行,”李招娣还是憋不住那口气,她转头吩咐孙子:“后儿,等你弟上学去,你拉奶回村,我倒是要和他们好好评评理。”

李家康立刻答应,“好嘞。”

赵琪想劝,被沈卫民阻止了,他娘心疼他呢。再说,这心里有火气,还是发出去好,憋在心里再憋坏了。

……

这个事情沈卫民没瞒着,前有李家康送了一车人回村,后有李招娣在村里发了一顿火,这些村里人不想知道都知道了。

一时间,议论纷纷。

大多数人都站在沈卫民这边,这也有小部分依然不服气,但都没掀起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