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货郎(415)

可等这么些一点点把棉花种起来,七万斤的种子,足够两万八千亩荒地种起棉花。

明年他们的十几万斤棉花种子又会分散到哪里?

后年更多棉花种子又会送去哪?

而这里的事会不会被汴京的太子敏锐捕捉到,以此为样本,让圣人知道,棉花推广真的很简单。

这是自下而上,人人都渴望需要的东西。

等到南军国适合种棉花的地方,都能廉价拿到棉花种子,那还有人能用棉花价格逼死棉农,还能有人诱引江南百姓卖儿卖女卖田地追所谓奢侈品棉花吗。

民生之物,怎可一味逐利。

纵然禹王手下田地无数,真正种棉花的人多了,他又怎么能阻挡百姓们的汹汹之势。

纪彬从太子的种棉书上看到了一种可能,不是别人以为的,禹王种多少棉花,太子就种多少,用来抗争。

太子才不用种棉花,他让百姓们都种就好了。

这对太子一脉来说是双赢,既能让百姓获利,又能打破禹王敛财工具。

在纪彬看来,是完美的破局方法。

不过纪彬只是心里猜测,连焦十五都未曾告知。

可能意识到太子这个方法的人,也不会有几个。

其中一个,定然有谢阁老。

毕竟是汴京来的新消息,焦十一焦十五他们还带来新的种棉资料。

纪彬肯定是要来找谢阁老一趟的,反正他家宅子种地都还算顺利,自己出来几天也没关系。

谢阁老听完这些,忍不住点头:“太子能知道棉花的详细情况,定然是因为这本未完的种棉书。你之前做的总结已经很好了,很能抓住重点。”

“可惜不能看到议棉价的全部内容,否则还能寻到更多信息。”

但远在千里之外,能知道这些消息,已经是纪彬消息还算灵通了。

再说了,平时消息最灵通的詹明如今不在家,平老板更是不知踪影,得消息的渠道都少了很多。

提起平老板,纪彬还是问了谢阁老:“我感觉平老板也是在寻您,所以才会以游山玩水的名义寻那么久,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在兴华府,也该回来了。若是见到他后,我能否告知您所在的位置?”

毕竟还是谢阁老最清楚自己的人脉关系。

谢阁老点头:“是承乐的人,那自然可以。”

承乐就是谭清谭刺史的儿子,肯定是自己人。

纪彬是真的心疼平老板,您可被吃哭了,快回平喜楼享乐吧,这样我还能找到你。

可惜了,平老板听不到。

这件事放下,谢阁老又看了看纪彬,忍不住问道:“你方才说议棉价写的极妙,到底妙在什么地方。”

完蛋,怎么像是上课突然被提问的语气。

纪彬本能想回答,可又觉得这里面的含义太深,不是他个小货郎能明白的。

纪彬眨眨眼:“太子殿下一心为民,让人钦佩。”

“除了一心为民呢?”谢阁老了然道,“你定然知晓,只是不愿意说罢了。”

以百姓们全都种棉来破禹王敛财的局,这不是谁都看出来。

估计禹王都要懵一阵,以为他这个皇兄又犯了轴,自己不赚钱也要让天下黎明百姓赚钱。

所以不会太反抗。

纪彬本来打算以装傻混过去,可谢阁老摊开最初由纪彬编写的种棉书,在其中一页上,隐隐看出墨痕。

谢阁老开口道:“你看看这是什么。”

纪彬手指刚碰到封面,忽然想到什么。

他在汴京焦家的时候,总会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再烧掉。

这是纸张不够好,墨印不小心留在这本书上的某一页上了?!

纪彬努力无视谢阁老欣赏的目光,看了看那一页上的墨痕。

大约是他知道江南棉价被禹王的人抬得很高,所以无意写下来的东西。

只有短短几行字。

“人人种棉,棉价低。”

然后只写了个禹的上面一撇,后面跟了个:“无财。”

纪彬深吸口气,就听谢阁老又道:“依我看,太子倒是从你这得的想法,所以有了议棉价这篇文章。”

只是个很浅的墨痕啊!

怪不得太子那日看书的时候,点了许多的蜡烛油灯。

怪不得他总觉得这个议棉价的手法他很眼熟。

让他手贱,爱写什么东西。

但这一点点东西,旁人根本猜测不出来什么吧。

毕竟焦家人就不懂,可是太子跟谢阁老明白啊!

谢阁老一副了然语气:“乡野之间出旷才,这句话果然没错。”

“纪彬,以我对太子殿下的了解,他不但记得你,还对印象深刻。”

“你以低价卖棉花种子的事,不出十日,他定然知晓,还会跟着你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