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簇拥(33)

作者: 涵曦子 阅读记录

老爷研习医术之余,更喜欢广开医馆,结交英豪;夫人则性情孤僻,从来只醉心炼丹制药,诞下小少爷后,依旧沉迷,对亲生的孩子也不管不顾。老爷因此新招一位侍女,照料小少爷起居,兼伴读识字。这位侍女是因家道中落,才出来做活,所以举止大方,谦逊有礼,深得老爷的喜欢。

这件事被夫人知晓,一次趁老爷外出,将侍女重责后赶出,待老爷寻回时,已是奄奄一息。老爷将她带回莫家救治,并允诺纳其作妾,却不想被拒绝。她是明理人家,既然情谊已在,何必拘泥形式?因此只以侍女身份,继续悉心照顾小少爷。老爷也与夫人约定,以一枚戒指起誓:夫人不得再为难侍女,老爷也绝不纳娶,莫家只会有小少爷一个子嗣!

可惜一句信誓旦旦,未必真能息事宁人!这件事,对于夫人来言,终究是如鲠在喉,不除不快。她是药师长女,以一味性平的毒粉,无色无味,添入侍女寝室,起初只埋藏于房中花卉,浇水时吸食,导致咳喘不宁;后置于被褥、床榻之间,接触后全身溃瘙难耐,苦不堪言。

老爷竭力救治,厮守床边,不眠不休,足足三月后,才稍有好转。此时,小少爷突发重病,老爷赶去看望,却不想这场病竟是夫人设下的调虎离山!她带人闯入侍女寝室,乱棍毒打后,亲手将其终结。血溅三尺,方泄心头之恨,也就此染红戒指!

那枚戒指,上古之器,世间鲜有人识,由一枚硕大而透亮的宝石雕琢而成,乍看像密密的花骨朵,簇成花束,很是养眼;实质却附着阴邪,先是被下了禁制,暂时屈从,一旦染了血,就走骨入髓,蚕食阳气。寻常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竭,生死有常,元阳有节,但阴邪入侵者,阴长阳消,不出三年,气滞血凝,形体皆极而命陨,故名‘葬爱’。

整场家庭风波之中,最煎熬的当属小少爷:一位有生育之恩,一位有养育之德。从血缘来看,当是与夫人更为亲密,但日日与他做伴的终究只是侍女一人。侍女没有子嗣,就将满腔的温情,给予他一人,而且从不会逾矩,人前为仆,人后也兢兢业业,悉心照顾:衣食、交友、德行,指引而不干涉,叫人温暖却不感束缚。

侍女离世之时,小少爷只有七岁。他清晰记得,自己因一时贪玩而染了风寒,本是件小事,一剂汤药就可痊愈,可母亲却故意拖延,还在饮食中加入肉桂等大热之品,导致他突发高烧,并以此为由,支开老爷,痛下杀手。小少爷痛苦万分,想灵前拜祭,却被母亲阻拦,并大为斥责。这番斥责,将母子之间仅有的亲情消耗殆尽。

小少爷本就性情淡漠,此事之后,更是清冷,只在与朋友相处时,才会偶有笑容。这时,他发现自己的朋友,不知从何时起,竟对自己的喜好格外熟悉,而且轮流来家中陪他读书、戏耍,就连曾经去过的‘揽月楼’,也会依据他的口味,在节假日备好佳肴。小少爷觉得意外,反复追问之下,朋友这才道出缘由:原来侍女在最后三个月中,多次写信交代了小少爷的生活忌宜与日常喜好,并恳请热忱相交,多作陪伴。

面对这份真情厚意,小少爷满心感动,他再一次推开僻静小室,那原是玩耍的房间,里面放着侍女亲手制作的小玩意,自她离开后,小少爷就不曾过去。这一次,他重新走进,逐件阅览,很快就视线模糊,最终还在一盏花灯中,找到一枚信笺,字迹娟秀而熟悉:小少爷,若有一天我将离开,请不要伤心。与我而言,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满足,未曾留下遗憾;与你而言,每一天都会有新鲜的人与事值得期待,所以不要慌张,我会在另一方世界,细心关注,那些可能会欺负你的小坏蛋,我都画个圈圈诅咒他(*^__^*) 再见了,我最亲爱的小少爷。

正是这薄薄一片的文字,像一个神奇的粉擦,除去了小少爷满心的沉重,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他重新振作,遇事冷静而宽容,但是对家中的旧时侍从,他却终究不能释怀:偌大一个‘莫氏院集’,这么多下人,竟然护不住一位在意的人,那留着又有何用!所以,在老爷过世,小少爷掌管莫家之后,他就首先辞退了当时家里所有的侍从,这自然也包括了我的父亲,还有我。”

小陈医师娓娓道来,他内心无限怀念在“莫氏院级”里,与小少爷做伴玩耍的开心时光,但也可以理解他的抉择: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痛苦既然不能更改,倒不如彻底的忘却!更何况,如今因为琮晴这件事,他和小少爷再次相逢,人生的轨迹又重新有了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