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园安宁(5)

作者: 善徊 阅读记录

“云霞翠轩,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声声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何安见杨宁点头,便接着唱完了这一段。刚一停下来,就见杨宁瞟过来一眼,赶紧从头开始又来了一遍又一遍。

而这边,杨宁也终于确定了一件事——作为一名穿越者,他的金手指终于来了!

从“小尾巴”一开口唱的时候,杨宁就发现自己完全能够听懂他在唱什么,不仅理解每句戏词的意思,还能够“看到”他唱的每个字,因为那些字就像是从“小尾巴”的嘴里跑到他脑海一样,清晰地浮现出来。

一开始,杨宁差点以为“小尾巴”是在用汉语唱,但脑海中的这些字并不是汉字,也不是杨宁之前见过的任何一种文字,脑海中仿佛有一个声音肯定的告诉他:这是这个世界的文字。

原身之前应该是上过学堂的,杨宁在他的屋里见过两本书,但也仅只两本而已,放在一起的还有一根毛笔和一块半新的砚。

因此,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戏曲激发了他大脑的某个部分,让他继承了原身的语言和学识;而另一种则是戏曲点亮了他穿越附赠的金手指,让他直接get到这个世界的语言和文字。

但经过试验和观察,杨宁发现他只能理解戏曲中出现过的字,戏曲中没有出现过的字他依然听不懂,而且戏曲中出现的一些字不像是常用的、有些生僻。一个刚读没几年书的小孩子应该是没有学过这些字的。综上分析,杨宁还是比较认可之前分析的第二种解释——他get到了金手指!

对于已经学习多年并且掌握不少知识的人来说,让他一朝回到解放前,变成连语言都不懂的文盲还是很难接受的,内心的空虚和无措也是无法轻易消散的。

而穿越大神赠送的这枚金手指,就像降临在久旱大地上的甘霖,为一直对这个世界暗怀排斥的杨宁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扇了解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的大门。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杨宁也是知道的,即便是馈赠,可能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很可能就是一辈子留在这个世界。

“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杨宁看着已经高升的太阳,眨了眨眼,从大石头上跳了下来,往家走去,往这里的家走去。

一旁始终尽职尽责唱到喉咙沙哑的何安见杨宁起身回去,终于松了口气,赶紧抬脚跟上去。他今天有个新发现:原来这个漂亮的小傻子是会说话的!就是发音有些奇怪,叫人有些听不懂。而且他似乎并不是很喜欢听戏,一直在发呆,不知为什么还要他一直唱?哎~要是他能知道小傻子心里在想什么就好了。

无论怎样,太阳既然照常升起,人们也得继续生存,不论身在哪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适应世界才是生存之道。

第7章 唱就唱,别演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来了,整个北李村都忙碌起来了。不论是仅有六亩地的何大爷家,还是有上百亩良田的地主家,都忙着犁地、播种、施肥。

前两年,为了家中唯一的宝贝孙子能够读书认字,何家佃了北李村的地主李能富家十亩地,谁知宝贝孙子命遇一劫,变得痴傻,这学堂虽然是去不了了,但何家依然佃了今年的田。毕竟治病支付医药钱和买童养媳几乎花去了何家这两年勉强积攒的银两。

每日里,一家人早早起床,何大爷和三个儿子轮流拉犁,何老娘撒种子,大儿媳李清跟在后面盖上土,五个人匆匆忙忙伺候完家里的地,便赶着时间伺候从李能富那里佃的十亩地。二儿媳李娟大着肚子,留在家里照顾几个小孩纸,中午给一大家子做饭。何家本是一日两餐,可春种实在繁忙,大家饿着是没有力气快速干活儿的,才额外加了一餐。

照顾家里牲畜,捡柴,挑水、洗衣服等杂活儿只能落在了何安身上。杂活儿多而琐碎,真要做起来,是能让人一整天闲不下来的,更何况还要照顾整日里随心所欲、“四处晃荡”的杨宁。但何安却能做到,不仅能做完杂活儿,照顾好杨宁,闲下来还能帮李娟做午饭。

见何安肩挑两桶水跨进家门,大着肚子坐在屋檐下缝补的李娟撇了撇嘴,讽刺道:“真不愧是有蛮夷血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汉子呢!”

坐在她旁边做女红的两个女孩是她的俩女儿何柳和何杏,大女儿何柳听见母亲的话皱了下眉,不认同道:“娘,你这是说什么呢!”

大女儿的反驳让李娟很是不乐意:“怎么,作为长辈我还不能教训家里的小辈了?人家都没吭声你反倒开始指责你娘了,是不是跟着别人学了女红,你就认别人不认自己亲生娘亲了?”

眼见自己母亲越说越离谱,何柳要反驳,却被一旁的妹妹何杏拦住,只得跺了跺脚,拿着针线回屋里了。

“真是个白眼的小崽子,还没说两句就敢顶嘴了,想反了天不成?”

李娟娘家一直过得艰难,甚至还不如何家的境地,从小家里的活儿都不够干的,更别提学什么女红了,她家里也没人会什么女红。反倒是大儿媳李清的娘家兄弟多,而李清作为幺女也是受尽了宠爱,虽然农活做的不多,却是得了他娘那一手好女红的真传。嫁到何家后,李清的女红也没少给何家创收,今年要不是李娟有了身孕,本该是李清留在家里做女红、照顾小孩,李娟跟着下地的。

李娟的两个女儿的女红也是李清手把手教的,李清就何宁一个孩子,没有女儿,也不介意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小叔子家的两个女儿,平日里也是教的尽心,和这两个孩子相处的也不错。但在李娟看来,平日里尽干些脏活、累活不说,自己的娃娃反倒和别人亲起来了,李娟的心里自然是会不舒服的,日积月累的难免生了怨气。

前院桂花树下,杨宁安静的坐在小马扎上,弯着腰拿了根树枝在地上练习昨天认识的字,仿佛对周围不和谐的气氛毫无感觉。

这两天,他已经基本稳定了作息时刻表,每日大约早上七八点起床,从家里慢跑至河边,遛一圈后再返回家里洗漱,吃早餐,接着,要留出一个时辰的时间复习前两天认得字,然后听“小尾巴”唱一个小时的戏。中午吃完饭还得睡一个时辰,下午的时间用来四处闲逛,熟悉、了解新环境,观察这里的民风和民俗。

也不是杨宁非要偷懒,不愿干活,实在是何家一家对长孙是能多宠爱就多宠爱,别说是下地干活,就是家里的琐事,也没人会让他去做,即便是对李清不满的李娟也不会去招惹杨宁,那可是无异于触碰何家的逆鳞。面对如此溺爱,还是小孩子的原身恐怕早晚都会长歪的。

完成了每日的习字任务,杨宁扔掉树枝,伸了个懒腰,两条手臂顺势交叉在脑后,靠在树上,一双杏眼半眯着找到了正准备洗衣服的“小尾巴”。

作为一条称职的小尾巴,何安即便是做着杂物,也时刻不忘关注着杨宁。一见他朝自己看过来,再联想一下杨宁这两日的行为和要求,便明白了:原来是到了听戏时间啊!

想罢,也不磨蹭,直接端了洗衣服的木盆和小马扎,坐到杨宁的旁边一边洗衣服一边轻唱着。

何安记得在他第一次给杨宁唱戏的第二天,杨宁又带他去了河边那块石头旁,并示意他唱戏。

当时的何安很是高兴,觉得杨宁喜欢听他的戏,一时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想着一定得把自己会的最好的一段演给他看。于是,少年捏起了兰花指,摆好了起势,眼神也哀怨起来,中性的音色唱的莺啼婉转,柔韧极好的身体也配合着娇弱、妩媚起来。

少年唱得很陶醉,却见面前唯一的观众表情由最初的惊讶(?惊吓),变得越来越纠结,最后甚至不忍直视的转过了身!

何安很受打击,便停了下来。

谁知刚一停下来,杨宁就转过身对他皱眉头,显然一副不认同的表情。这一次,何安也乖了,规规矩矩的唱他的戏,只是声音中少了刚才的风采。

杨宁的反应让他想起了自己被戏班子放弃的原因:何安异族的血统使得他的五官比中原人更深刻,戏班子的班主认为这样的外貌画上女妆定会十分瑰丽、惊艳,便安排他学习女角的唱腔和步伐。可谁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胃口增大,身高也猛蹿,面貌更是朝着硬朗发展,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皮肤突然对上妆的颜料严重过敏。最严重的一次,不仅脸上长满红疹,还呼吸困难,发了两天热。如此一来,等于断了何安在戏班子里发展的路,班主虽然在他身上花费了不少心血,但也不愿意继续这样无回报的投入,才有了卖人的打算。

何安可以理解杨宁的反应,也歇了以后在人前表演的心思,又见杨宁只是让他唱,并无其他要求,即便是他边干杂活儿边唱,对方也不在意。

因为杨宁的痴傻,也不乱闹小情绪,没有那么多的是非,何安渐渐地在他面前放开了许多,有时还悄悄的对他说些自己的心里话,对杨宁的照顾也更加真情实意的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