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野人到帝王(235)

作者: 流浪星辰1 阅读记录

第二是五千步兵,这些步兵,同时也担任沿途要塞城市道路建设,里面有不少匠人,五花八门的工具也携带齐全。

第三是重火力部队主要是五百名火枪手与十门牛拉火炮,至于投石车,估计现在北方也不会有什么坚固的城池,所以就没有出动,万一需要,可以临时建设。

另外,还有一千后勤部队,包括一千头水牛。

部队的任务,就是在严寒到来之前,尽可能的探索皖北、苏北与鲁南,河南等部分地区,在这一带修筑道路,寻找合适的落脚点建立城市,为明年的进一步行动提供后勤支援,同时,与当地原始部族建立联系,寻找各种植物动物矿物资源,尤其是马匹。

水牛惧怕寒冷,并不适应在北方地区生活与劳作,所以,寻找马匹也是极为迫切的任务。(!)

第五卷大肆扩张 三十九,中原,我们来了

三十九,

在长江北岸,在这之前早已经有龙族族人建立起了桥头堡,不过,向北探索超过五十公里,并无原始部族的存在,盖因这一带属于远比后世广大的古巢湖地区,地势比较低洼,有沼泽广泛分布,不适于采集类原始人生存。

不过沼泽地区,对水牛的行进并无多大妨碍,尤其是智慧率领的轻骑兵,所以,智慧他们的进展很顺利,三天工夫,已经呈扇面走出了一百多公里,根据地形分析,大队人马以沿苏皖边境向北前进比较适宜,过了古巢湖就是一马平川了。

后续部队誓师后开始渡江,这个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主要还是因为水牛与物质,只可惜这些水牛渡过江完成运输任务后又要往回赶,不然冬天到来的时候就麻烦了。

第二梯队调来了风行,与大个子强一起负责,大个子强负责作战,风行还是搞建设为主。

第三梯队是重火力组,不过渡江时放在了最后,让第四梯队后勤部队先行渡江,因为后勤部队提供建设的物质。

整整花了一个月时间,我们大队人马才渡过了雄伟壮阔的长江,我随着第二梯队往北进发,此时,智慧的轻骑兵已经到了皖豫边境了。

中原,我们来了。

第五卷完

第六卷 一,遇阻

龙历八月。秋高气爽,各驻地都已经开始收割单季稻,其余作物也在成熟中,至于采集,虽然现在已经不是重点,但是到了这个季节,自然也不会放过,龙族全族男女老少几乎倾巢出动,尽可能在冬天到来之前获得丰硕的成果,当然,台风季节过去之后,海洋渔业也是全力开动,给部族带来大量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这个是一般原始部族根本不可能获得的发展提高智力的条件。

而这个时候,龙族的近万大军,却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高歌猛进。

与南方不同,这里现在的地貌以稀树草原为主,至少要到更加温暖潮湿的五千年前,这一带才会转为茂密的森林,这当然给部队的行军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风行带领一帮子族人专门修路,这修路也有讲究。水泥路虽好,但是需要时间保养,在这种大军行进途中自然不适宜,而且后勤繁重,不可能带太多的物质,这个时候,反而是石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硬地基,自然还是以土路或者砂石路为主,暂时没有那么多物质与人力搞硬路面,不过对于软地基,石灰拌粘土的三合土路面就可以大行其道了,三合土没有保养期——有是有,不像水泥那样不能践踏,而且水泥需要沙石,石灰却连泥土一样可以粘结——所以有的时候只需将石灰洒在路面上,大群水牛踏过,自然打好了基础,然后再用人力加工平整即成,三合土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慢慢变硬,就算道路在使用,影响也不是太大,用这种方法,我们修建起了宽阔而比较坚实的道路,当然,这种路比水泥路面差好多,但是这年头我们牛车有限,载重量更有限。光是人畜行走,足够了。

在离开长江以后,我们就开始沿途修建驿站,基本上是五十公里一处,驿站只能提供简单的后勤供给,尤其是食物供应与各类工具包括交通工具的简单修理,想要得到完善的服务,还是要到城市里。

这次来中原,虽然是试探性的,但是,永久性,至少是半永久性的城市还是要建筑的,不然,在这广阔的中原大地上就没有根,只是流寇。

现代的安徽省会合肥,虽然对整个安徽省来说比较中心,但是对长江以北部分安徽来说,则偏了点,所以我也没有打算在这里建立城市,而是选择了距离长江大约五百公里处的蚌埠一带,建立第一个龙族北方城市。命名为北都,作为附近河南河北山东苏北皖北的共同中心,影响力可以一直辐射到山西东北等地。

选择这里建城,是因为远古气候寒冷,秦岭淮河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条线以北都是苦寒之地,文明欠发达时期不适宜建立大城市,而蚌埠距离长江直线距离在五百公里以上,又在淮河以南,气候稍稍温和,是现阶段北方建立大城市的极限。另外一个,蚌埠距离苏北与山东河南均不远,适宜发展与控制周边地区,距离马鞍山也不是太远,路况不错,只要找到马,交通相当方便。

-----------------------------------

当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蚌埠地区,不过智慧他们早已经越过淮河,继续往北进发了。

淮河以南地区,原始部族不少,但是都是中小部族,不过对我们这支从南方来的队伍抱有明显敌意,但是面对强大的龙族牛骑兵,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只得让开大道,占领两厢,不过因为双方力量悬殊,所以并没有发生流血冲突。

但是。过了淮河,情况就为之一变。

也许是气候苦寒,更容易培育剽悍的民风,这里哪怕是一个百人的小部落,也胆敢阻挡大军的去路,北方民族,都是全民皆兵的,一个百人部落,战士也有六七十甚至七八十人,杀了他们,就等于灭族,不打的话又过不去,所以相当头痛。

最初的时候,智慧还是采用老伎俩,即贿赂开道的办法,不能不说,龙族的产品,无论是火柴肥皂,还是麻衣草鞋,或者铁刀铁锯,都是有着巨大能量的,所以这个办法开始的时候,还是可以行得通。

但是。消息的传播毕竟比人行走的速度快,当智慧他们连续路过五六个部落后,却震惊的发现,那些部落的胃口已经变得越来越大。

早先的时候,几根火柴,一块肥皂,外加几条麻衣一把刀,就可以打开道路了,但是,现在就是翻上十番,也很难奏效。

另外一个。智慧还要考虑,光是他们经过不行,还有后续部队呢,按照这些家伙的胃口,肯定比现在要价还要高。

真是奇怪了,过去认为只有游牧部落才会有彪悍的民风,而这些部落种的是一种比稻谷还要小的作物,应该就是族长说过的粟,是农耕部落,看来,是恶劣的环境才能形成彪悍的民风。

以前,用怀柔政策,龙族很轻易就将苏南与皖南的一部分收入了囊中,虽然随着其他部落的大量加入,龙族的成年男子比例已经大大提高,但总体来说,战士数量还是严重偏少,比例甚至不到这些北方部落的四分之一,而北方部族的庞大数量,也决定了我们不敢轻易开战,如果能与苏南皖南河姆渡一样,通过龙族向他们提供产品,让他们根据龙族的需要来生产,这样,这些部族就会慢慢被纳入龙族的经济势力范围,可是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根本行不通。

穷困地区,条件不好是一个因素,但是也不能说与观念没有联系,就是现代,有些中西部地区还是这样,年年靠救济,政府给他们种羊,他们就将其放到山上石头围栏中,等羊冻死了,就杀了吃肉,这种心态。怎么可能富起来呢?

上一篇:三国突起 下一篇:大国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