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野人到帝王(109)

作者: 流浪星辰1 阅读记录

接下来,首先自然还是接受海族地盘与遗产。

说到海族的资产,实在是可怜得很,就是一些简易的窝棚,里面一对烂草,连陶器都没有,这在原始部落中是比较少的,毕竟,陶器制作容易,他们使用的容器主要是巨大的蚌壳与海龟壳,不过这让少见多怪的龙族人也是感到十分新奇。

仔细统计结果,海族现有族人三百三十五人,另外还有一些族人出外赶海尚未赶回。我让巫师带人去通知了,反正人不多,就算巫师有异心也掀不起大浪。

这三百多人中,有二百三十多人是成年男女,孩子八十多人,老人二十多名,之所以成年男女比例不低,是因为海族很少遇到凶猛动物,周边也没有强大部族,一些小部族都是靠海吃海,没有什么冲突,这与龙族不同,所以成年男女比例就很高了。

至于老人少,是因为只要还有劳动能力,就不算老人,而海族的劳动强度显然很低。

不多久,巫师带人回来,居然还有一百多,包括不**女孩子,因为赶海,孩子也能胜任。所以会走的都出动了,这样加起来,海族差不多能有五百人的样子,成年男女三百多,巫师已经对这些族人交代清楚了,所以一回来,这些族人就战战兢兢地对新族长智慧表示效忠,看起来已经没有问题了,智慧已经完全掌控了局面。

从海族人口里了解到,从这里再往南,应该还有十几个小部落,人数都不超过百人,再往远就不知道了,因为靠海吃海,大海是上天对海系部落的恩赐,没有必要形成大部族,那样反而会食物短缺,所以各部落都没有吞并别人的欲望,彼此交流也不多。

至于北方,海部落没有去探索过,所以不知道。

---------------------------------

有了情报,我很快做出了决策。

首先,从海部落里面选出五十名青壮年跟我回龙族受训,包括捕鱼,这些男女将来可以带回来很多先进技术,促进海部落发展,等条件成熟,再并入龙族,首先是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与思想意识。

第二。从海部落选出二十个家庭去煮盐队帮助干活,同时学习制盐技术,海部落不制盐,他们平时就是直接烧烤食物,然后抹一点海水就可以吃了,这个大家知道,海水中含有别的元素,有涩味,当然不好吃。

第三,从煮盐队替换出一部分人手,机谋率领一部分往北方探索,一部分到海部落来,帮助他们烧窑造房子,反正烧制石灰的原料贝壳海边有的是,这里也有几座小山,可以提供一部分燃料,沼气池也可以修建,同时,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海部落也会更快的掌握龙族的先进技术与良好习惯。

第四,智慧坐镇海部落,一个是给海族人洗脑,灌输先进理念与对天神族长的崇拜。反正我的“神迹”多得不得了,海族人也看到了,另一个,还要继续往南探索,争取得到更多的人口,为此,我留了三十名精锐战士给他,包括大部分武器装备,火药箭与普通弓箭,铁制武器等,加上煮盐队援兵。扫平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海族还是不成问题的。

智慧比较聪明,对我的战术与策略也学习了不少,应该可以应付一般事情,布置好这里的事务,我赶回煮盐队,这里,湖那边已经发来消息,野牛已经捕捉到两百余头。

这真是个好消息,不但我们有了耕种的牛,还能发展牛车运输以及初步组建牛骑兵了。

不过我也没有功夫继续坐镇这里捕牛了,将大个子强、浪里白条与大部分俘虏、战士以及少数海族人都留在这里,继续捕捉野牛与鱼类,木牛,阿根跟其余人与两百多头被驯服了的野牛全部跟我回驻地。

野牛当然不能上竹筏,一个太重,一个一旦受到惊吓,竹筏就会被打翻或者搞散架。

好在此去驻地河水很浅,虽然有淤泥,但是对水牛来说不是问题,正好用来拉纤,让竹筏可以载更多的东西,话说这些日子鱼类捕捉不少,要赶紧运回去让族人消化,还有煮盐队送回来的大量食盐与海货。

二十五,开荒

临时用木头赶制了一些牛轭,就起程了,于是,一名奴隶牵一头水牛走在前面,几头牛合起来拉一个竹筏,这样就很轻松了,虽然逆水,但是水流不急,所以不费什么力气,水牛也很配合,而且河边到处是草,可以边走边吃,不用人喂。青山绿水。水牛竹筏外加一群原始人,很有诗情画意,要是放到现在肯定是游人如织,纷至沓来,不过,在远古,只有我一个人欣赏。

回归龙族战士加海族人不到两百,加上食物食盐,一共五十个竹筏,四头牛拉一个竹筏正好,多出来几头就跟在后面,很快就回到了龙族原驻地。

现在龙族的驻地主要是科技与生产基地,人口不及鼎盛时的一半,不过,听到消息,还是有很多族人蜂拥而出来看这种被驯服了的庞然大物,他们可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庞大的野兽也能为人干活。

野牛脾气暴躁,但是被驯服后却很温顺,就算人们去摸也不会发狂,这与马明显不同。

海族人的加入,不但壮大了龙族的力量,也带来了新鲜血液,很多单身男女龙族人早已经瞄准了自己的猎物,纷纷上前献殷勤,让海族人受宠若惊,最后自然是乖乖跟着龙族人回去,落入了他们的魔掌。

虽然海族人皮肤不错,有几个妞也挺漂亮,不过我现在已经是妻妾成群了,所以对此不感兴趣,梅是与我一起回来的,依依好久没见我,那些嫔妃也有一些没有换过班,小别胜新婚,晚上自然是一片旖旎*光,自不待述,直到早上起来,我还是腿脚发软,**,打仗也没有这么累。

昨晚太累,没有分配工作,好在日常事务还是有六部长老,各司其职,就是我带回来的那批海族人与水牛安排了。

第二天起来,先将海族人安排了,第一天就是参观各工场畜牧场等等,当然不包括制作火药,以后每天早上一个小时军事训练,然后按照个人自愿与组织调剂方法,分布到个个工场——不包括火药与制铁,没有原料,学了也没用——主要是让他们学了先进技术后,回去将部族发展起来,虽然龙族也派了人去,但是有些事情,还是海族自己学会了更好。

至于这两百头牛,分出一半送往山那边平原,开垦荒地,这几天在我指示下,将平原上的稀疏森林草原烧出了一大块,大约有两三万亩,这年头,森林覆盖率太高了,还是要扩大人类生存地盘。

烧掉的这块森林有小河隔离,所以不用建立防火带,不过逃得慢的动物烧死不少,都被晒成肉干冬天用,近来狩猎队规模较小,族人主食已经改为鱼肉。

其实古代气候寒冷,加上还没有选育高产早熟品种,所以就算在南方,一年两熟基本上也很难做到,当然,冬季作物不算。

-----------------------------------------

这一百头牛要是全部投入使用,那开垦这两三万亩荒地还是很快的,不过问题是没有这么多犁,万事开头难,虽然现在部族的铁产量已经大大提高,但是要用的地方太多了,毕竟以前一穷二白,所以不能都用来造犁,当然,石犁也能用,但是,石犁用在熟地还勉强,生地下面到处都是树根,很容易损坏,制作又极费功夫,得不偿失。

所以,满打满算,只能凑出三十套铁犁,这还是顶住了各部的压力,优先供应农业,所以只好采用换人换牛不换犁的方法,每天从早到黑,十几个小时,这才弥补一些,基本上,一架铁犁,每天可以勉强开垦两三亩荒地。

其实这地不耕也能种,关键是看什么作物,像这次种下的作物就是刀耕火种,挖一个坑种一点,并没有全面深翻,但是地下树根盘根错节,作物生长大受影响,所以还是翻耕了比较好。

上一篇:三国突起 下一篇:大国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