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福宝三岁半(373)

作者: 糯米团 阅读记录

老夫子抱着一摞书进来了。

所有人都自觉归位,大气不敢出,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前,挺直腰杆,默契地叫道:“老夫子好。”

老夫子颔首,他叫来小福宝,抽出其中一本书,说:“来,随便挑一页读。”

小福宝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三字经》。

她随手翻了一页,流利地读了起来。

她的声音又脆又亮,口齿清晰,咬字准确,抑扬顿挫,一口京腔,煞是好听。

老夫子颇为惊诧地看着她。

“没想到,你读书的声音很不一样。”

这里的孩子,说话都带着本地口音,就连司徒喜寿,学着县令打官腔,也多少带了些乡音的。

小福宝是大沟村的孩子,平日与人说话,也是带着乡音的。

没想到她一读书,却完全不同,活脱脱是京城来的孩子。

老夫子欣赏地看着她,问了几个问题后,又抽出另外几本书让她读。

小福宝一看,全是司徒夜教过的,就没有顾忌的大胆地读了。

直到老夫子拿出《资治通鉴》,是司徒夜没教过的,小福宝这才故意读得嗑嗑绊绊,好像不懂。

没办法,她是天才少女,这些在现代社会早就烂熟于心。

可是在这里,她还是个孩子,只能装不懂。

老夫子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以后,本夫子单独教你读书。”

说罢,老夫子又问司徒夜,“房间不够,就让小福宝跟你一间屋子读书吧。”

很快,书院就响起朗朗读书声。

上午刚下课,白大夫那边就来人催小福宝去医馆。

下午书院放学,司徒夜带着何承业他们来接小福宝,再送司徒喜寿回县令府后,他们才能回家。

小福宝觉得每天都很充实,也确确实实地学到了许多在现代社会未曾接触过的知识和技能。

眨眼就到谷雨时节,可老天爷一滴雨都没下。

何老太每天都站在院子里抬头看天,越看越觉得今年会出大事。

“娘,您怎么还站在这里?”何福宗抹着额头上的汗,走了过来。

何老太叹气,一边看天一边说:“老大,这都几个月了,怎么还不下雨。”

何福宗掐着指头算了算,“离最后一场雪,有两个多月了。”

“老大,你说今年会不会是旱年?”这是何老太最担心的。

何福宗无所谓地笑道:“怎么可能!娘,您看咱家的水井,每天都咕咕冒汽呢,要是大旱,这水是从哪冒出来的?”

“再说了,就算大旱,不是还有山上的雪水嘛。等天热,雪水融化流下来,也够咱们用的了。”

何老太也觉得自己想多了。

“我就是想着,咱们种的人参。”

“娘,您又瞎操心了。别人家是现在才来播种,可咱家的,都长得跟小树似的。小福宝才说了,再过两三个月就能收成了。”

一提到小福宝,何老太就开心。

“咱家有了小福宝,真是啥事都不用操心!”

第534章拆了围墙不就行了

这话才说完不到一个月,就传来北方大旱的消息。

原来,去年冬天只有清风县这里下了雪。

锦江的上游,清风县的北边整个冬天都没有下雪。开春后,也一滴雨都没有。

太阳一天比一天毒辣,田地一天比一天干涸。

锦江水位急剧下降,仿佛一夜之间,清风县也成了旱区。

开春种下的庄稼,几乎都干死在田里。

“还好咱家当初为了弄这个私房菜,囤了许多的米粮在地窖里。我瞅着只要省着点吃,够吃两年了。”

何福宗清点完地窖里的粮食后,回来跟何老太报告。

“大沟村那,还有许多的陈粮和去年刚囤的新粮,有阿忠阿诚他们看着,娘,您也不用操心。”

这时,黄叔和黄婶走了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份清单。

“老太太,咱们可真是因祸得福啊!您瞅瞅咱们铺子里的库存,够咱们一家子吃一两年了!”

原来之前封铺子,把何氏汤铺所有食材一并给封存了。

司徒夜救了司徒喜寿后,县令就半推半就地解了铺子。

只不过老何家私房菜做得火,便把食材全都搬回了家。

铺子也暂时空置着,准备等过些日子,再寻些别的营生再做。

没曾想,这才刚把东西搬回来,就说大旱。

黄叔他们赶紧清点了一下干货,写了个清单给何老太。

何老太不识字,便顺手给了身边的小福宝,“给奶念念。”

小福宝拿着清单,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肉干五十条,鱼干五十条,干香菇五大包,干墨鱼三大包,干贝两包,干莲子十包,干木耳十包……”

小福宝一边念一边暗自感慨,原来开一家汤铺需要这么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