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突起(57)

作者: 鸿蒙树 阅读记录

当然了,刘功对于青州也并非就全部交给了魏延,除留下辛毗为军师外,还把蒋奇等一批将领留了一来,特别是很多将领都是从兖州带来的,对于刘功的忠心是没有问题的。四万军队留在青州之后,刘功率军就到了黄河沿线,还要防备那袁绍派军攻来。

***************

看着逃回冀州的袁谭,袁绍的心火很快就上来了,对着袁谭一个大耳刮子就打了上去,自己好不容易才搞到青州,还没有捂热就让他败了,真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人!

“父亲,都是那吕氏兄弟叛变,否则青州也不会失去。”袁谭还在想着推卸责任。

听到袁谭的话,袁绍拨出佩剑就要砍他袁谭。

郭图急忙上前拦下道:“主公息怒,主公息怒,现在青州已失,重要的是如何重新夺回的问题。”

喘了几口气,袁绍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才问道:“现在如何是好?”

青州对于袁绍来说是太重要了,失去了青州就象挖了袁绍的心头肉一般,这青州的失去就把袁绍的实力削了一半,虽然青州兵还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大量的资源可就损失了,越想这事,袁绍的心中就越是发痛。

“渡过河去给我把青州夺回来!”

袁绍差不多是吼了出来。

听到袁绍的吼叫,众人互相望望都不敢言语,现在冀州清剿黄巾贼的战事正紧,啊里还有军队可调?并且地刘功军已有七万余人,这事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

审配道:“主公,现黄河河面已经结冰,如要夺回青州易早进行,否则,让那刘功经营一段时间再去夺就难了!”

田丰对于审配的话很是赞同道:“青州现在刚被刘功占据,其内部还是一片混乱,我军如果顺利的话,机会还是有的。”

大家都知道青州对于袁绍势力的重要,失去了青州,袁绍要想争霸的力量可就弱了很多。

虽然都对于袁谭失去青州之事痛心,但也顾不过来追究其责任了。

当然了,对于袁绍的其他几个儿子来说,这真的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这袁谭在父亲的心目中再不是原来那精明之人了。

“从刘功军在青州的情况来看,其军中有着比韩猛强的大将存在,因此,此次率军之人应该派上将才行。”审配道。

袁绍赞同道:“看来非文丑不可了!”

文丑?田丰皱眉刚想讲话,就见那逢纪从一名进来的袁兵手中接过一张帛收看了之后脸色大变。

“何事?”袁绍问道。

“主公,文丑将军发来急报,文将军所部部黄巾贼军张牛角部十万人包围,请发援兵支援。”

“啊!”

房间内的人们全都倒抽了一口气,文丑的战力大家都是知道的,从情报中来看,那文丑定是吃了一场败仗了!

听到这消息,袁绍感到自己的头都要炸了,先是失去青州,现在境内黄巾贼又那么厉害,难道天要灭我袁绍?

刚才还在想着派文丑去青州,现在好了,值此冀州内乱之时,已不是收回青州的问题,而是如何防止刘功挥师攻打冀州的问题了,谁让这文丑之军是冀州最强之军!

沮授道:“主公,目前的首要问题是稳固冀州,可派人去加强黄河沿岸防务,然后全力平定冀州的黄巾贼。”

袁绍跺了一脚道:“也只好如此!”

************

应邵不停观察着自己的这个女婿,这段时间刘功的发展很是让他吃惊,以前之所以把女儿嫁给他是迫于刘岱的面子,有时他也暗自后悔把自己那花朵般的女儿嫁给了刘功那懦弱之人。

自从听到刘岱死去的消息后,应邵就更感对不起自己的女儿,这刘家只要失去了刘岱,败亡是迟早之事。

可是,也不知是怎么的,这刘功在刘岱死后就象是变了一个人般,几个月时间是一仗接一仗的打,文武人才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收,现在更让他吃惊的是竟然把袁绍的青州都夺下了。

这还是自己那懦弱的女婿吗?

“岳父大人辛苦了,没有岳父大人挡住袁军渡河,我军也难以夺下青州。”刘功恭敬道。

“贤婿尽要放心,有我在此守着,那袁军一时也难以过来。”应邵自信道。

刘功道:“据冀州消息,那文丑大军正陷于十万黄巾军包围当中,袁绍一时也无力再来青州。”

应邵有意要考刘功,便说道:“贤婿为何不挥师冀州?”

刘功苦笑道:“不瞒岳父,接连大战,兖州现在已无法再打一场大战了,并且,那袁绍也并弱者,我军不一定能打下冀州,就算真的打下了冀州,四周那些强敌同样会来犯兖州,到时兖州就危了!”

应邵看到刘功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微笑道:“正是此理,现地兖州需要的是时间来进行休养了!”

刘功点头道:“正是。”

************************************************

第八十一章 应邵

应邵在与刘功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之后,他对于刘功是更加看不懂了,对于很多的问题,说刘功知道吧,很多最粗浅的东西都不明白,说他不知道吧,可他所说出的很多理论又是那么的高深,连应邵自己都还没有答案。

越是不明白,应邵对于刘功就更加的好奇,他的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法,自己的爱好更多的是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对于当太守之事实在是兴趣不大,反正现在应家与刘家是紧紧绑在了一起,何不把这泰山的军政大权也交给刘功呢?怎么看自己的那几个儿子都不是守成之人,值此乱世当中,如果本身能力不强又有一大片地盘,那真的是很危险。

想到这里,应邵道:“贤婿,我的岁数也大了,加之身体也不太好,对这泰山军政之事很是烦透,观吾之子女也无人能够接手泰山事务,我想全家都迁入昌邑,这泰山还需贤婿派人来接手才是。”

听到应邵的话,刘功先是愕然,紧接着是暗喜,这样一来自己就彻底把兖州控制住了。

从刚才与应邵的交流,特别是后世记载的应邵情况,这人明显就是一个学者型的人物,这人用好了对自己真的是助力很大。

与应邵客气一番之后,刘功仿佛很勉强的接下了泰山。

“岳父大人,兖州和青州的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知你是否可以到昌邑专事官制、律法的修订工作?”刘功问道。

应邵一听也很是高兴道:“这事是我的专长,既然贤婿用得上我,我就把这后半生卖给贤婿了。”应邵说到这里,脸色一整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对刘功一躬鞠了下去道:“应邵拜见主公。”

没想到应邵还搞了这一出,刘功慌忙扶起应邵道:“你是我的岳父,何必如此认真?”

应邵道:“礼不可废,主公以后实力会越来越强,手下之人也会越来越多,一切都应该有一个规矩才行。”

无论刘功怎么样说,这应邵就一句话:“礼不可废。”最终刘功也只好由他了。当然了,刘功从心里对于应邵的做法很是高兴。

应邵现在才真正把自己看成是刘功的部下,刚确定了关系,应邵就说道:“主公,现今各地诸侯林立,大家又都各据一方,在此情况之下,再使用朝庭的任命制管理州务是不行的,必须眷理顺才行。”

其实,刘功早已感到了这事改革的必要,自从不少人投来之后,特别是“唯才是举”的选人制度发布,官员的任用方式就摆在了桌面,听了应邵的话,刘功说道:“岳父大人,我也考虑了一套制度,请你指教。”

听到刘功还想出了一套办法,应邵大感兴趣道:“你快说来。”

刘功道:“我准备在治下实行一种区别于朝庭所用的制度,我把它归纳起来就是三省六部制。”

“区别于朝庭?”应邵道:“现在正统还是大汉,贤婿应注意不能偏离太多,否则会受到群起而攻。”

上一篇:三国残兵 下一篇:从野人到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