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突起(125)

作者: 鸿蒙树 阅读记录

“拿命来!”

典韦再次朝着黄盖就杀了过去。

本就手上负伤的黄盖如何是典韦的对手,一戟戟的强力击打中,黄盖的双手已经麻木。

“杀!”

典韦的长戟把黄盖连戟带人击飞出去。

这黄盖也是霉运,两次碰上典韦。一次比一次还有伤到的伤害重。这次更加不幸的是被典韦击飞出去时,他落地的后背正好对着一个斜起的枪尖。

黄盖落地了。那枪尖从他的后背穿了出来,顿时死于非命。

孙策军退了,一路之上被赵云军追杀着。

还算周瑜早有安排,一路之上不断设置的埋伏终于挡住了赵云军的攻势。

看到孙策军依险要山势挡在了前面,赵云也知道暂时无法打过去了,只好命令军队停止攻击。

这是一场水陆连环的大战,虽然孙策军死伤众多,但赵云的军队同样不轻松,三万多人在这场大战中死去,大量的船只毁于江中。

当然了,成果也是喜人的,此战之后,孙策军失去了几乎所有的船只,在长江上与汉军争胜已不可能实现。汉军在想攻入江东就非常的容易了。至此,兵部制定的在江南拥有一个据点的计划完成了。

郭嘉在渡过长江之后立即开始着手修筑各种防御工事,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决不能够再轻易失去。这里被郭嘉设置了重兵,太史慈的水军在江中往来支援,魏延暂时在了这里的守将。

************************************************

第一百四十三章 黄承彦

扬州战事的情况很快就传到了昌邑,对于赵云和郭嘉的表现刘功很是满意,这两人加上典韦、太史慈、魏延的帮助,如果再打不出一股气势,真就要叙人失望了。

有时刘功都会想一个问题,如果自己穿越的时间再早几年就好了,如果早年几的话,很多大将就完全可以现自己的手下。

没有了那么多的大将,刘功想到的就是发展科技,只要旧能的发展了科技,用科技来争霸也完全可以。刘功当上皇帝之后已有一段时间没到科技部了,今天得到扬州胜仗之后心中很是高兴,便打算到科技部来看看他们发展的情况。

看到侍卫们如临大敌的跟着,刘功皱眉道:“今天我准备微服而去,你们就不必搞那么大的排场了。”

侍卫长陈到说道:“皇上,你的安危关乎国家的危亡,就算微服也必须有一套安全的行走路线。”

看了看陈到,刘功也知道侍卫们的难处,便说道:“叔至,那就你去安排吧,只需远处护卫便可。”

“遵旨。”陈到严肃答应一声就离去了。

这陈到的话并不多,自从刘功当上皇帝之后就把他调来担任护卫长,这人真的是忠心得很,一切的护卫工作均安排得非常的好。

想到得到陈到时的情景刘功就感到很有意思,当时他是心血来潮之下跑到官军大学到查看学员情况。当时看到陈到的名官就感到很熟悉这名字。

在刘功的记忆中,这陈到应该是刘备的护卫长。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氏,大约在196年刘备入豫州的时候就跟随刘备,刘备时期,主要从事保护刘备安全的工作,刘备死后,226年,诸葛亮将要北伐。派遣驻守永安的李严移屯江州,于是陈到驻守永安,230年,陈到逝于任上。

这人在刘备军中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地位有时还在赵云之上,当时刘功就在想。这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陈到是一个沉默寡言之人。站在那里根本就不起眼。谁又知道他地武艺并不下于赵云。

“你就是陈到?”刘功问道。

“军官大学学员陈到向皇上报到。恭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到跪下叩了一个头又站起来。

“你是豫州汝南人氏?”刘功问道。

陈到知道那名册上是写得有地。也不感意外道:“回皇上。草民正是豫州汝南人。”

应该就是这人了!刘功基本肯定这人就是自己记忆中那个陈到。心中就有些兴奋。

政治部尚书刘濂小声对刘功说道:“皇上,陈叔至身份清白,我们作过调查。在大学中表现也非常出色。在政治上是过硬地。”

刘功心的话,我怎么不知道这人,只要用得好。这人可是一忠心之人。

“叔至,我缺乏一个侍卫长,从今日起你就担任此职。“刘功的话大出众人的意料,才看了一面,说了几句话就封为侍卫长了!这可是许多人暗中争夺的位置,有了这个位置,那可就前途无限了。

陈到也没想到刘功才见自己一面就封了那么一个重要的官职,感激道:“陈到定能尽心做好护卫工作。”

自从陈到担任护卫以来,刘功省心了很多。这人真是大才之人,所有地事都能帮刘功考虑到,特别是安全护卫方面,他还搞出了一整套的方案。

这陈到与赵云的武艺有多大的差别是刘功最想知道的,为此他还让赵云与陈到交手了一次,虽然双方都是点到为止,但从打斗的情况来看,赵云还是要强一些的,但两人也就差那么一点而已。比试过后赵云也夸赞陈到的武艺属于那种一招毙敌的招数。适合单战,而不适合群攻,可能这就是陈到与赵云地差别。赵云更是把自己群战的经验没有保留的教给了陈到。

陈到腰上挂着一把短刀就陪同刘功到了科技部。

刘功有过交待,自己每次到来时都不得影响大家,他就喜欢暗中来暗中去。

由于科技部地人早已习惯了刘功的这种到来方式,也就没有过多的礼节。

刚走近试验大院,刘功就看到天空中有一个灯笼正在升起,认真一看,却是一个孔明灯。

“孔明灯!”这里竟然有人搞出了这样的东西!

走进大院。就见匠人们围住一个文士在那里看着灯笼的飞升。

“真的飞起来了!”

“这是什么原理。怎么就飞升起来了!

“黄先生真是不错,制出的这东西精巧得很!“

现在的人又哪里见到这样的东西。看到仅只是纸扎地东西就能飞到空中,真的是从心中感到了那发明者的本事。

“各位,这东西并不难做,就只是一个小玩意而已。“那发明者谦虚道。

“皇上!”

“拜见皇上,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小官员发现了进来的刘功,当先就大喊了起来。

“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的人都跪下叩头起来。

本想暗中看看,没收想到还是被人认了出来,刘功也无法再隐瞒了,只好让大家都起来之后,又走到那发明者面前道:“不知爱卿是何人,竟然发明了这样有趣的东西?”

这文士恭敬道:“回万岁,吾乃沔南白水人黄承彦。”

黄承彦?刘功感到这名字很熟,想了一直才惊问道:“你说你叫黄承彦?”

看到对方肯定的点了点头,刘功想起这人了,这人最出名的地方就是他把自己的丑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牛人啊!

现在代社会时刘功就对这黄承彦很是好奇,按说他已是诸葛亮地岳父了,但他一生之中并没有怎么风光过,为何他就那么默默无闻。这里面应该是有着很多故事才对。黄承彦死后,仅由黄生前友士在一起相议立了碑。这也是刘功最为好奇的地方,诸葛亮乃一代人臣,集忠孝节义于一身,仅以汉相的地位,也不至于让其岳父如此寒碜吧?而且不见有任何祭奠文章遗传下来,倒是涕零满面给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皇帝的《出师表》辉煌至今。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不管怎么说,这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沔南名士,是荆襄地区最上层社会人物,这一点几乎是没有争议地。

现在亲自看到了这人,刘功就没想明白,这人怎么就混进了自己的科技部了,人家可是名士,这科技部难道什么人都可以进了?

上一篇:三国残兵 下一篇:从野人到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