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气(311)

作者: 鸿蒙树 阅读记录

比伍梭德晚些,王泽荣也得到了任泽海传来的消息。

“真的是15亿?”王泽荣也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大的投资,开始时他以为只要有一两亿就不错了,没想到的是工程意然搞得那么大,工期还有那么长的时间。“

“泽荣,这可是好事,有了这个电站的建设,再加上你谈到的药材基地建设,再加上土地流转,你的政绩是足够了,发展也是迟早之事。”任泽海现在对王泽荣都有一些嫉妒了,这小子算是走出了紧实的一步了,一个官员想要发展,仅有关系是不够的,没有政绩的支持,想要进步,就算有强大的关系也走不太远,王泽荣只要按此发展下去,他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大。

刚挂了电话,王泽荣就接到了市委的通知,要求他与罗忠华一起赶到市委。作为电站建设这样的大事,市委必须对他们交待一些政策。

罗忠华与王泽荣进入到了钱奕材的办公室,办公室里面坐着的还有市长伍梭德,钱奕材说道:“接到了省里的通知,省里研究决定在大坊县投资15个亿建一座电站,这事是贯河的大事,今天叫你们来的目的就是有些事要进行一些安排。”

罗忠华明显也从伍梭德那里得到了消息,他一路上都很是兴奋,现在他并不象以前那样排挤王泽荣了,当官的人谁不希望进步,他罗忠华的同样,以前由于大坊县是贫困县,不出问题就谢天谢地了,根本就没有太多的进步想法,只想的是保住现有的位子,不把让别人抢去了位子,现在却早已不同了,随着王泽荣的到来,一件件事情搞得他大叹跟不上王泽荣步伐的同时,也对王泽荣暗自佩服,有了那么多的工作之后,大坊县正在一点的发展着,特别是药材基地和批发市场的建设,大坊县的农民正在朝着摆脱贫困帽子而努力,他知道自己必能从中得到一份政绩,今天更是惊喜,王泽荣竟然真的把电站建设之事搞成了。

伍梭德道:“投资金那么多钱,省里面是下了决心要把这电站建好,你们在这项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对待,这可是关系到大坊发展的大事。”

钱奕材说道:“修建电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土地补偿、农民搬迁等工作的压力很大,到时一定要与施工方好好合作。”

王泽荣道:“钱书记,伍市长,大坊县建这座电站,涉及到的农户有五千余户,我有一个想法,是否单独搞出一个统一的社区出来,把农民都安置到统一的地区,这样既有利于管理,又能加快农民的脱贫致富。”

伍桶德问道:“你是怎么样的?”

王泽荣说道:“这次要修电站,国家肯定有安置方面的政策,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这些需要搬迁的农民一般都是单独住在山上,管理起来难度非常大,何不在离施工地不远的地方建立起一个个社区,这样既能够解决农民的住处,又能够依靠那社区靠近施工地的优势发展经济。”

伍梭德道:“这事你们可以拿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出来。”

王泽荣在这个方面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工期既然是几年的时间,这对于一个大社区的建设就有了带动的作用,施工的工人们收入应该较高,他们同样需要生活的环境,大社区建起来了以后,可以引导农民做一些生意之类的事情,只要引导农民走入了正轨,他们就能够开拓视野,收入同样也能够增长。

一个个的想法从王泽荣的头脑中冒出,他感到这五千户农民的发展应该大有可为。

省里的效率非常高,由于在大坊县建电站的各方面设计准备早就存在,这次只是把它实现而已,招标工作非常顺利,由华夏水电总公司承建。

华夏水电总公司董事长司马风云在中标的第三天就赶到了大坊县。

“王县长,这次我公司承担水电施工任务,希望得到贵县的大力支持。”司马风云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豪爽之人。

握住司马风云的手,王泽荣笑道:“这是希民之事,大坊县只要力所能及,一定进行配合。”

看着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县长,司马风云心中暗自感叹王泽荣升官的快速:“王县长,这次的征地、补偿等问题很多,在我公司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一定支持大坊县的工作。”

王泽荣道:“到时少不了麻烦贵公司,大坊县打算把山上的农民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地区进行居住,安置费将用于修建住宅区。”王泽荣谈了一些大社区建设的想法。

司马风云对于大坊县的情况还是了解的,知道这种大社区的住宅房最多就两层,对于自己的这个公司来说根本就不需要花多大的力气,对王泽荣道:“这样吧,几个集中住宅区就由我们公司帮助修建,大坊县只需出材料费就行了,其它的所有费用算我们的。”

看到司马风云为了拉拢关系大包大揽,王泽荣笑道:“这事就麻烦贵公司了。”

王泽荣的新区建设想法是搞成一个集市的形式,一楼全部是商铺,楼上住人,使整个的新区内可以形成一个集市,这样做就能够把零散的集市统一集中到一起,对于发展一方的经济是有好处的。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二章 改良果树

第二百七十二章 改良果树

再次走到王家坝镇的花木种植园,王泽荣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原来一无所有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花木。

刘新民搞的大篷是一片连一片的,规模真是非常的大。上次来到这里时还是一片荒芜,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里的情况早已经是大大的变了一个样。

这是省农学院教授刘新民的一百亩花卉种植厂的一处地方!王泽荣的心中很是感慨。

“刘老,你这种植园大有可为啊!”向着跟随的刘新民,王泽荣赞叹道。

刘新民哈哈大笑道:“当初也没想到会来这里搞这个,租的地还是少了许多,下一步我想再租一些地,扩大一下规模。”当初刘新民也只是想着试验一下,没想到这地方一干起来就上了瘾,由于他本身就是研究这个的,种出的花木长势都非常喜人。

王泽荣问道:“种出那么多的.花木,你的销售渠道怎么样?”对这方面军他还是不怎么在行,在王泽荣的想法当中,这花的销售是一个大问题,万一没能够及时销售出去,可就不值钱了。

刘新民道:“干了那么多年的教授,.这点销售渠道还是有的,现在全省的花卉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种出的不少国际上需求的花卉,前景非常广阔,这事你放心,没有市场我也不敢扩大规模。致于运输问题,这方面没什么难度。”

王泽荣高兴道:“有你老带动,王.家坝镇很有可能成为大坊县的花卉种植基地!”

看着忙碌着的花农们,王泽荣道:“你的种植园内用.了多少农民?”

刘新民道:“这里的农民很实诚,现在我请的人还不.太多,重点就是对他们进行培训,我有一个想法,我想一批批的培训出一些花农之后,让他们自己也去种植,最终形成公司加家户的花卉种植链,我将成立一个公司,统一教授他们种植技术,然后收购他们的花木,统一去进行销售,这样一来就能够带动更多的家庭走上致富之路。”

镇党委书记晋祖义说道:“镇里面正在研究搞花.木批发市场之事。”

看到刘新民想.的是如休发展经济,让家民的增收的想法,王泽荣对于刘新民的想法很是赞同,感慨道:“刘老,真是感谢你了,有了你这样的带头人,农民们脱贫的希望就更多了一些。”

刘新民道:“我搞花卉种植,目的并不是想赚太多的钱,发挥余热是我想要的,到了大坊乡之后,看到那么多的农民还处于吃饭都困难的情况,我就想着如何更多的为他们做点事情。”

几人一边聊着一边查看花木的情况,走在这大篷之内,王泽荣感到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一种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