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18)

作者: 曾不想离开 阅读记录

林长民是民国初年闻名士林的书生逸士,又是倡言宪政、推进民主政治的著名政客。在巴黎和会和反日斗争中发挥极大作用,他自认为是治世之能臣,只是苦无良主。

正好当时徐志摩满世界的帮张安乐找人才,林长民他也去拜访,林长民一听觉得这也许是个机会,但是心存顾虑,因为这个张安乐太年轻完全不知道什么脾气秉性,他的女儿林徽因则鼓励他来蒙古看看。

林徽因也想见见这个被报纸说成是民族英雄的男人,不得不提的是林徽因一直不知道当时她骂的人是谁,徐志摩也没告诉他。如果她知道这个民族英雄就是挡路的男人,不知道还会不会来蒙古。

“这位是小女徽因仰慕张督军已久。”林长民向张安乐介绍林徽因。

“林小姐你好咱们又见面了。”张安乐望着有些脸红的林徽因笑道。

“怎么你们认识?”林长民问道。

“泰戈尔先生来北京的时候我们在北京饭店门口见过一面。”张安乐向林长民解释道。

“哈哈,原来你就是那个没有风度的男人。”林长民终于知道那段时间惹女儿生气的罪魁祸首居然是眼前这个人。

“之前安乐多有得罪,林小姐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要与在下一般见识。”张安乐主动的向林徽因道歉道。

“徽因也有不对的地方还请督军大人海涵。”林徽因也大方的道歉道。

两相说开就没什么事了,张安乐吩咐人备了酒菜为林长民接风洗尘。

:真晕死了MZD审核了一夜……

第二十一章和苏联合作

更新时间:2012-8-918:05:29本章字数:3327

林长民一到蒙古就成了蒙古建设委员会的副主任,同时也担任蒙古督军府的参议,张安乐的高级顾问。林徽因略作停留就去美国留学去了,临行前还给张安乐介绍了土木工程方面的专家。

张安乐联系在美国的凯蒂·克尔根让她购买一些东西,凯蒂·克尔根拿到长长一串的物资列表有些哭笑不得。从汽车到飞机,从机床到钢铁,从子弹到枪支林林总总不下几百种东西。这些对于已经在美国扎下根的凯蒂·克尔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她按照张安乐的吩咐开始在美国大采购。

转眼就进入了8月份,随着在内地招的民工的到来再加上不断的有人来投奔,蒙古的各项建设速度开始加快,最明显的就是满蒙公路,几万人战斗在800公里的道路上,慢慢的一条宽达60米的道路出现在了满蒙之间,两旁的绿化带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在美国购买的物资也源源不断的运来,从生产到生活给蒙古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代表蒙古人民的免费劳工们都已经干了一个多月的苦力了,苏联方面才感觉不对劲,共产国际这帮家伙怎么还没回来?苏联后知后觉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对于蒙古人民党和蒙古人民军在在苏联撤军问题上的不作为,让他非常不满意。他告诉情报部门不愿意听到关于蒙古的消息,情报部门对于蒙古也就开始变得不上心。

现在发现不对劲了,情报部门才想起来联络蒙古人民党,却发现怎么都联系不上,这个时候多方打听才知道人民党和军队居然被人家一窝给端了。

这个时候情报部门也不顾斯大林同志愿意不愿意听到蒙古的消息了,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斯大林。

时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斯大林在自己的办公室破口大骂,刚开始是骂蒙古人是废物,是饭桶!后来外面的人隐约能听到列宁、托洛茨基等人的名字。

不管怎么骂事情已经到这样无法挽回了,斯大林召开了苏共中央临时会议。在会议上他冷静的提出需要改变对张安乐以及博克多格根的态度,既然蒙古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那么就要建立一个亲苏的政府。

他的建议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他还主动提出派代表团去蒙古商讨合作问题,为此他急电在奥地利考察的越飞回国。

8月17日越飞为首的代表团到达了蒙古。

张安乐在自己新建成的督军府见到了苏联的代表,此人在中国是非常有名的人,正是他促成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他就是越飞,一个颇具中国化的名字。

张安乐本人对于苏联谈不上什么好感,也没有太多的厌恶,更何况现在这个时候一切都应该以利益为主,在之前他的计划中也有交好苏联为己所用的计划。

越飞也牢牢的记着党中央给他的任务,尽量的获取蒙古方面尤其是这位年轻的督军的好感。

两人的第一次会面非常的融洽,毕竟越飞是个优秀的外交官,阿奇·莱恩作为一名翻译也非常合格,另外还有林长民、吉雅赛音一起陪同,双方一边是刻意交好,另一边是有所诉求。

越飞惊奇的发现这个年轻的督军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一套自己的见解,虽然有些看法有失偏颇或者是有些主观,但是这说明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好学的人。

然后双方根据中国局势,国际形势发表了看法,交换了意见。

越飞提出蒙古正在进行国家建设,苏联人民愿意帮助蒙古人民建设富强的家园,张安乐对苏联的人民的好意表达的感谢,然后很快交谈了一些可以进行合作的项目。

现在的苏联可不是以后的超级大国,他们从内战中还未完全恢复过来,但是瘦死的骆驼也比蒙古这匹死马要强,利用苏联的资金和技术发展蒙古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事情。

会谈之后越飞一行去拜访了博克达汗冬宫的主人博克多格根,博克多格根高兴的宴请了苏联的代表。

晚上在草原上张安乐按照蒙古的习俗欢迎苏联的客人,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美丽大方的蒙古姑娘,宾主尽欢。

之后几天林长民陪着越飞参观了厂房初见规模的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以及蒙古工业园。越飞看着那个蒙古工业园几个字就问是什么意思。

林长民回答这是张督军的主意,蒙古工业园是为了投资特别划定的一个区域。一个内入驻企业三年免税,免收土地使用费,现在已经有一些投资意向了。

这个工业园的想法也是张安乐突然想到的,在他看来自己应该主要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应该由民间自己来办。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蒙古他想起了这个方法,三年免税这个政策在当时还属独创,为了说服那帮王公大臣也废了不少的口舌。

之后一些事情都是由林长民和阿奇·莱恩与越飞沟通,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在库伦签订了《张安乐越飞合作宣言》

苏联尊重蒙古人民的选择,承认蒙古是中华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苏联与蒙古共同修建乌兰乌德到库伦的铁路,苏联技术支持蒙古修建满蒙(满洲里到库伦)铁路以及蒙张(库伦到张家口)铁路。

苏联援助蒙古建设一座5万千瓦的发电站,苏联派技术人员协助蒙古建设一座汽车厂、一座军工厂。

苏联协助蒙古勘探地下矿产资源,在同等条件下苏联具有优先的开产权。

蒙古方面释放共产国际的几位代表。

……

这些协议可不仅仅是黑纸白字,越飞还没走,苏联的专家就来到了。这些专家很负责任的立刻上岗了,蒙古王公们对于再次和苏联合作都没有太大的异议。他们现在正带着北京来的地质学专家和学生们去考察自己的领地,看看有没有矿产可以开发。

张安乐给大家许诺矿产属于国家属于政府,如果领地内的矿产被开发,领主享有20%的股份。

1924年8月28日,双方在上海大公报上用中、俄、英三国语言发表了《张安乐越飞合作宣言》史称八二八宣言。

越飞从蒙古离开去了奉天,他的任务才完成了一般,去东北和张作霖谈判在他看来才是重要的事情,毕竟牵扯到中东铁路带来的巨大利益。

上一篇:将军媚 下一篇:三国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