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恶汉(477)

可家兄弟洪声应命,在董俷面前行礼。

“且慢!”

李儒突然开口阻拦,略带浑浊之色的眸中泛起一抹精光,“可家兄弟,你二人即是在主公麾下效力,当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才是。我查过,河内并无姓可的人家。”

老夫人似乎早已经预料到了似的,微微一笑。

也不管这大厅中的情况如何,在蔡邕和刘洪的搀扶下,手拄龙头拐杖,走了出去。

而华雄徐荣等人却是一惊,目光齐刷刷的凝聚在可家兄弟的身上。

这可家兄弟,难道也是敌人不成?

董俷倒是不甚紧张,静静的看着那可家兄弟。若这兄弟二人真是敌人,那董家老小,只怕早已经没命了。而且,李儒虽然是这么说,脸上却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

“可家兄弟,你二人既然效力与我,自应当实话实说。你兄弟这一年来的表现,非常好,若非你二人,奶奶说不定……我不管你二人以前是什么人,既然现在投效我,那么过去的事情就一笔勾销。可是,我不喜欢我的部下,对我有所隐瞒。”

可家兄弟神色平静,可那眼中,却流露出一抹激动。

“小人该死,小人……我兄弟二人,的确不姓可,实际上是姓何。”

“何?”董俷诧异的看着那两兄弟,“难不成,你们是南阳何氏族人?”

可仪摇头,轻声道:“我兄弟的确是河内人,小人名叫何仪,我兄弟名叫何曼,江湖有个诨号,叫做截天夜叉,与南阳何氏,并没有关系,相反如今还是钦犯。”

钦犯?

董俷还没有反应过来,郭永突然间啊的一声惊叫:“我想起来了,你二人是张牛角麾下的人……早年还在青州造反,不过被朱儁所击破……我还以为你们死了呢!”

董俷不由得愕然。

这两人,竟是黄巾余孽?

第二八三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董俷记不清楚那是在几年前,反正当时汉帝刘宏还在,的确是出过这么一档子事。

哦,想起来了!

长沙人区星借太平道之名造反,好像闹出了好大的动静。

先是汝南被袭击,而后又有臧霸被逼造反,号泰山贼,纵横于青徐二州的交界处。

何仪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不过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朱儁很快就把何仪的造反给平定了。

没想到,这家伙非但没有死,反而隐姓埋名藏匿在自己家中……想起来,真可笑。

为什么说可笑呢?

董家是靠什么什么起来的?不就是平定太平道之乱!这么一想,董俷不由得又是一个哆嗦。如果在过去几年中,这何仪何曼兄弟有一点的歹心,那家人可就危险了。

“你……二人为何会投奔我呢??”

董俷沉吟了片刻后,沉声问道:“要知道,你太平道可就是被我董家一手给灭掉。”

何仪笑了,“武功侯,我兄弟也算不上是道地的信徒,当初加入太平道,说穿了不过是为了有一口饭吃。青州造反,无非也是为了求一条活路……我听说武功侯非残虐之人,几十万太平道信徒,就赖武功侯您一句话活下来,所以想来试一试。”

“试一试?”

“没错!”

何曼虽跪在地上,可那九尺身高,看上去格外的抢眼。

挺着胸大声说:“我兄弟自认本领不差,所以想求一场富贵。只是当初不敢投军,因为有不少人认得我二人。所以远赴临洮……这些日子来,我兄弟一直在观察武功侯。武功侯你是个好汉子,我们服气你。所以就禀明了老太君,前来效力。”

这么说,奶奶是知道这二人来历的。

怪不得刚才一声不响的就走了。呵呵,既然奶奶把这二人推荐过来,想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董俷起身,把何仪何曼兄弟二人搀扶起来。

“我刚才说过,过去的事情我不管,你二人既然在这危难之时投效我,我很高兴。”

何仪激动的说:“这么说,武功侯愿意收留我兄弟?”

一旁的李儒叹了口气,“还不过来见过主公!”

“多谢主公收留!”

何仪何曼二人上前一步,再次跪下见过董俷。这一次,董俷却没有阻拦他二人。

这是一个仪式,一个规矩,董俷也不想破坏。

待兄弟二人站起来后,董俷说:“我观你二人精于步战,不如先做个步兵都尉吧。”

“不行!”

大厅中在座的人,谁也没有想到何仪兄弟居然会断然拒绝,连董俷都有点糊涂了。

何仪说:“我兄弟有自知之明,不是领兵打仗的料。我二人愿为主公马前卒,牵马缀镫,抬个兵器什么的,倒还能凑合。至于统帅兵马,我兄弟二人确实不堪担当。”

自古只有嫌弃官儿小的,倒是没见过觉得官儿大的。

董俷不由得笑了起来,“何仪,我家狮鬃兽若不披甲的话,可日行千里,你们二人如何能跟的上?再说了,你兄弟二人都有一身好本事,做我马前卒岂不是委屈了?”

“不委屈,不委屈!”

何仪何曼连声道:“我兄弟自幼就练出了一双铁脚板,虽比不得主公宝马,但寻常的马匹,却不在话下。”

董俷劝了半晌,但何家兄弟就只愿意做他的马前卒。

无奈之下,也之后点头同意。何仪何曼这才露出笑容,兴高采烈的站在董俷身后。

“好了,说说正事吧。”

待这件事情处理完毕,董俷把话锋一转,询问郭援,“叔业,你刚才有什么事情?”

不等郭援开口,李儒抢先道:“主公,刚才有探马回报,那李傕郭汜调集京畿六万大军,自雒阳开拔出来。我计算了,其先锋人马,至少会在天亮时分抵达谷城。”

董俷已经和李儒商定了早先的对策。

六万人马,可不同于早先在雒阳城下的撕杀。

从表面上看,董俷手里的兵马是多了不少。可是从战斗力而言,却是低了许多。

原因很简单,徐荣本就是个精于兵事的人,而且麾下亲军,全都是从凉州带过来的老人。这些士卒,不管是从战斗力还是凝聚力而言,远远高过于谷城的兵马。

雒阳城下一马平川,适合骑军作战。

而谷城地势相对就变得复杂,骑军很难发挥出威力。

最重要的是,谷城的兵马人数看似不少,可大都是从流民中招募,和那些身经百战的凉州士卒想必,差距甚远。而且多为步卒,装备与徐荣李儒的那些兵马,也有天壤之别。

之所以在谷城驻军,是当孟津一旦发生危险,谷城的兵马可以在一日之内抵挡,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样的话,雒阳就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调拨人马,做出应对。

若是用这些兵马出战迎敌,只怕不等打起来,阵脚就乱了。

他们乱了还没什么,最害怕的是一旦乱起来,冲了徐荣部曲的阵脚,那才坏事。

用一句简单的话:谷城的兵马打顺风仗可以无往不利,但是一旦遇到危险,会第一个崩溃。这样的一支人马,不足以仪仗,最多就是在士卒的数量上看着好一些。

董俷明白这个道理,李儒等人也清楚这个道理。

郭永沉吟了一下,“主公,李郭二贼兵马众多,我们不可与之硬来啊。”

李儒点头道:“仲业说的不错。而且谷城不可守,当尽快从这里撤出,退守函谷关。”

这原本就是李儒和董俷商议好的事情,不过在这个时候说出,再恰当不过。

董俷想了想,“不可一下子撤出谷城,否则军心必然慌乱。徐荣,我命你以六百铁甲军为主,虎女为辅……恩,仲业可调拨一千人马与徐荣将军。你持我符节,送家眷老小先至函谷关,我会让典佑典弗为你副将……函谷关尚有我一些兵马在,你到了函谷关后,可立刻加紧整备,我估计会在函谷关外,有一场惨烈的恶战。”

上一篇:篡唐 下一篇:悍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