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七零供销社上班(89)

见她真的情绪缓下来,苏晓燕这才笑着说:“我还真有件事想问下吴大姐您,就是我想买辆自行车,以后等天冷下雪了过来供销社这边也方便些。我问过这边的售货员说是很少有自行车。”

吴大姐一听连忙解释:“咱这边镇上的人也就吃的好点,日子都不太好,村里的人就更别说了,能买自行车的也没几个人,那都是结婚时为了占个三转一响的名头才咬牙买的。

更别说这自行车票又难弄,所以咱这边的供销社很久才会有一辆自行车过来,那都是挤了不少人抢着要买的。”

对于苏晓燕想要买自行车,吴芳倒是没有多惊讶,之前聊天时也有说起过。她想起什么又是问:“对了晓燕,你想买自行车的话,自行车票弄了没?这个才是关键呢。”

“自行车票我弄了,这不是之前去京市嘛,听说我想要买自行车,我爹娘就给了我一张,所以这会儿我才敢来问这自行车的事。”苏晓燕笑着说,这里的人对于京市有一种迷之向往,那里出再多稀罕物,也变得没那么惊奇了。

果然,吴芳听了也没有多怀疑,还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她立即笑着点头说:“可以啊,晓燕,这说明你爹娘还是很看重你的,也疼你,这么贵重的自行车票说给就给了。”

“让我想想哈,咱这边供销社几乎是等不到自行车的,县城那边估摸也不太行,你去咱市里的百货商店问问,那边可能偶尔还能有自行车卖。”

“市局那边的百货商店?多谢吴大姐你提醒,我等休息日的时候去问问看。”苏晓燕记下这个点,笑着说,“就是咱这经常守着供销社工作的,也没法在得到有自行车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去那守着。”

“哎都是这样的,比不上那些人。这自行车说紧俏也紧俏,一个月都不一定能碰上一回,不少人全都等着呢。”吴芳叹了口气感叹道。

她想起什么眼神一亮,又说,“我倒是认识个百货商店的售货员,晓燕你等我回头问问,看看她愿不愿意一有消息就告诉我们。”

如果说是普通东西,有熟人的还可以说让对方帮忙先留一份。但这自行车一次也就那么一两辆,大伙全都盯着,自然不可能私底下先留出来。能够提前说一声的都已经是关系不错的了。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苏晓燕立马笑着点头:“这可真是太好了,吴大姐谢谢你,真的帮了我很多。”

“嗐,都是小事,你要买自行车,吴大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吴芳笑着说。一般能买上自行车的都是条件不错的人家,要不然吃都顾不上,哪里还能买上这玩意。

说是说走路进出镇上方便,没钱吃不饱的时候,多少公里路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所以这会儿苏晓燕说要自行车,起码得有珍贵的自行车票,还得备上一百七八十块钱,有这个条件那可不就是日子变好了吗?

吴芳是真心为晓燕高兴。

大概是过了一两天,吴芳私底下就和苏晓燕说:“晓燕,我已经和市里百货商店那人交代好了,要是有自行车的消息,她会提前一天和我们说的。”

一般有自行车到货的话,都是当天才在门口张贴出告示,多数人也是看到告示一大早去排队的。当然这百货商店里头的售货员也有内部消息,提前一天递消息过来,也方便苏晓燕一大早去排队。

这样子买到自行车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了。

苏晓燕听了自然也是高兴的,她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她主动拍了拍吴芳的手表示感谢:“吴大姐,这事可真是多亏了你,你也辛苦了。要不是你愿意帮忙,我可能还真摸不着头脑,就这么瞎折腾。”

“没事,我说一声的事罢了,等回头有消息了我再和你说哈。”吴芳热情地说,因为她是急着说这件事才从柜台那边跑过来的,这会儿说完就赶紧回去了。

能够碰上吴芳这样热情的人,苏晓燕也是庆幸的。这半年里她也投桃报李,私底下借着村里的名义,给吴芳换了不少粮食。

下午守着柜台,苏晓燕和往常一样听顾客说完后,俯身把要的东西拿上来递过去,再是收钱和票。她也注意到一个中年大婶挺奇怪的,一过来就一直盯着自己,苏晓燕还笑着问:“请问你想买点什么?”

“哦哦我想买点针线回去。”大婶像是被这么一说不好意思地挪开眼,说了自己的来意。

苏晓燕问过她要多少的量时,才低头在针线那块拿了一样的量出来,抬头又见这位大婶一直盯着自己,眼神倒是没有恶意,充满探究和好奇打量,甚至还有欣赏。

她全部当做不知道,笑着把针线递给大婶,报了钱和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