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七零供销社上班(36)

就这样,苏晓燕再次避过了村里人的打探。她这样同时也解决了明年粮食的事,不用担心别人瞎想些什么;再就是和吴芳换粮食也有了借口,毕竟她是真的有和村里买过粮食。

她还特意和吴芳说,村里人说要等稻谷脱谷后才愿意换。对此吴芳也是愿意的,直接买了稻谷回来反而麻烦,她自然是更希望直接买到处理好的米。

吴芳怕买不到,还特意交代苏晓燕:“晓燕,你回头帮我多问几家,家里老人小孩都想吃精米,如果没有糙米也行,我想要四十斤,再多点也行。”

所以这回苏晓燕准备了三十斤的精米和二十斤的糙米,仓库空间拿出来的米自然是品质好点的,她又另外掺和上从村里人那买来的处理好的米。吴芳是个谨慎心细的,就怕她发现些什么。

中午苏晓燕下班后就先进拐角那,掏出一个麻袋来,里头有五十斤米。

她昨晚趁着半夜自己进了仓库空间,用上回村里买粮食送过来的那种麻袋重新装了三十斤精米和二十斤糙米,又把这两袋套进一个麻袋里,这样也方便吴芳提回家。

她等了没多久,吴芳就过来了,她是个谨慎的,还一直注意着拐道口那边的动静。等看到这满满的一麻袋米,她高兴极了:“晓燕这回可真是辛苦你了,还得帮忙从村里把这米提过来。”

话说着,她从衣兜里掏出好几张大团结来递给苏晓燕,这是事先就说好的,她也一早就准备好了钱。至于这一麻袋米没有上称就给钱,也是吴芳对苏晓燕的信任。

俩人都在供销社里工作,苏晓燕这个老实人不可能为了这么点小钱破坏了她们之间的关系,相反苏晓燕还会再三检查这五十斤够不够称。

等回到家她自然是要再称一下斤量的,所以不怕。

苏晓燕知道这会两人站在这里都危险,要不是没有其他合适的时间点,她也不会冒这个风险。她利落地接过钱揣进衣兜里,善意地提醒:“没事能帮到吴大姐我也高兴,那你路上小心点,这五十斤米有点重。”

“没事我还是可以提得动的,你从村里提到城里来才叫累。”吴芳是知道苏晓燕今早提了米过来放着,中午再拿出来的。

被这么一说,她也想起家里老人孩子还在等着吃饭,这一麻袋东西走在路上也显眼。吴芳也不耽搁,她笑着说:“那我就先回家了,提着这一麻袋太显眼了,咱下午再聊哈。”

苏晓燕说:“行,那吴大姐你回去小心点。”等吴芳率先离开一会,她再走到那个不显眼的角落开始吃午饭,接着回供销社里休息。

村里秋收过后暂时不用上工,大多数人都窝在家里休息,很明显每天来供销社买东西的人也变多了,不过苏晓燕这边的柜台依旧很清冷,无人问津。

傍晚回到村里,恰巧碰上林舒笑着打招呼:“晓燕你回来了,今天还顺利吗?”

“都是那样,下班就赶着回家做饭。”苏晓燕笑着应道,她和林舒也是上个月才熟悉起来的。

村里有不少的知青,十几年前来得最频繁,一次分配到大队里的能有三四个,这些年下来大多都和村里的人结婚生孩子了,当然也有还能熬住的住在知青点里,盼着回城的那一刻。

近几年倒是一年只来那么两三个,林舒是去年来的女知青,长相秀丽,目前还住在知青点里。

苏晓燕之前一直没和知青点那边的人接触过,哪怕是原主也没有的。和林舒说得上话,还是上个月的休息日在村里河边碰上。

那天林舒蹲在河边洗衣服,水流有点湍急,一不留神衣服就顺着往下漂。正好苏晓燕从另一头走过来,衣服漂到岸边,她顺手给捡起来还给林舒。

为了这事,林舒还特意拿了五六颗大白兔糖上门道谢。她其实也不过十七八的年纪,和苏晓燕同龄,就不得已下乡来到陌生的地方生活。

那天之后,苏晓燕偶尔回来碰上林舒,对方都会主动打招呼搭话,也聊过几句她发现其实林舒真的人和善又不娇气,很多想法都挺像的,很有话题。

又是一个休息日,苏晓燕也没闲着,赶着上县城去逛逛,想着说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路子。

镇上的各个家属片区她基本上都去过,暗地里也碰上一些在交换东西的,但基本上都是两人在那一对一地换,或者喊上些邻里一起来换,没有传说中的地下市场。

从三里屯到镇上需要半小时,到县城的时间翻了又翻,苏晓燕走到有点脚疼了,才见到县城的大门。

这边的氛围显然是要比镇上的活跃点,没走几步就见到人潮汹涌的供销社以及对面的百货商店,国营饭店里坐着不少人,吵杂热闹地吃着饭,还能瞧见里面烟火气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