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旧事里(124)+番外

作者: 黄小邪写桃花 阅读记录

嫁女那日,村里围观的人谈论最多的也多是嫁妆,还有男方的车队和排场。

陪嫁的多了,会有人在背地里笑话,“看看,这家养活了一个赔钱货,生怕女儿嫁不出去,倒贴钱。”

但是,嫁妆过于寒酸,也说不过去,又有人说娘家太尖酸,就是卖女儿的,收了那么多彩礼,什么都舍不得陪嫁……

总之,十里八村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家家也都有一杆丈量的秤。

在林家湾,女孩子的嫁妆多是应景之物,大到喜被、衣柜,梳妆台,椅凳、盆架,小到脸盆、菱花镜、茶杯、枕巾、花瓶等。

其中半数是由女方各家亲戚们陪送,半数则是娘家亲自置办。其它物件去集市上采购一趟基本就齐全了,这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喜被。

对于小云的婚事,柳丰瑞虽然万般不舍,不过也早有准备。

今年专门种了六亩地的棉花,秋收里一点都没舍得卖,专捡那些又大朵又软的棉花留着,就为了给闺女小云做喜被。

农村里做喜被,学问可多了,讲究几铺几盖。富裕人家十铺十盖的都有,排场点的八铺八盖,一般人家六铺六盖,寒酸点的就是四铺四盖。

林成孝早就发了话,不充胖子,但也不能寒酸,咱们八铺八盖。他直接去集市上给闺女扯好了十六副被里被面,又弹了十六床棉花。

选好了双月双头的日子,就准备缝喜被了。十多床的被子,缝起来可是个大工程,人手若少,是很累人的。所以,一般都会叫亲友邻居们帮忙。

不过,这缝喜被的人选可是有讲究的,要选至亲的「全活人」,也就是儿女双全,夫妻和睦的福气妇人。

柳丰瑞向来都是村里嫁女缝喜被的不二人选,儿女双全,德高望重的她给村里不少人家都缝过喜被。

所以,如今小云要出嫁了,村子里符合条件的妇人们不等着去叫,都主动赶来了。

作为一个农村妇人,能有资格缝喜被,也是一种荣誉,那说明自己过得好,被人瞧得上,儿女双全……

在村里,一般有两种女人不能参加缝喜被,一是寡妇,二是绝户头,也就是没有生儿子的人家。

所以,今年的张美凤不能参与了。如今守寡的她,可是缝喜被的一大忌讳。

——

其实,自从上次的「看电影」风波之后,张美凤和林成孝家几乎断了往来。也就大亮不知情,没事还往他家跑。

张美凤自己心里有数,虽说柳丰瑞面上从没说过什么,偶尔路上遇到还会打个招呼,但她再也没来代销店买过东西。

林成孝像没事人一样,依旧忙来忙去,不过再遇到张美凤家的事情,他都不再张罗,而是让村支书出面。

看着林成孝家门口热热闹闹,落寞的张美凤心里有些不是味儿,她坐在自家代销店门口,嗑着瓜子,和几个邻居说着风凉话。

“你看看,养这闺女有啥用?就是个赔钱货!刚出去打了一年工,才见个回头钱,立马就要打发出门了……还八铺八盖,恐怕连本钱都没捞回来吧。”

“你看看你说的啥话,什么赔钱货,你自己闺女还在这里坐着呢!”邻居大嫂看看坐在柜台前描眉画眼的小燕,朝张美凤使眼色。

“我闺女怕啥?我告诉你,我家小燕肯定不是赔钱货,不给我赚足了钱回来,我才不让她出嫁!还他娘的嫁妆,彩礼没有一万,我都不考虑!”

张美凤也不管女儿乐意不乐意,只管嘴上使气。

“你这话可说早了,儿大不由娘,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还听父母的……再说,我看小燕这闺女也不上学了,还是早早说个人家定下算了。”大嫂压低了声音,好心好意的提醒着张美凤。

她没好意思说出口的是,这个小燕天天和几个小混混打打闹闹,名声已经不太好了。

“我家小燕才不急!我们这模样,又不怕嫁不出去。要办啊,也是先把大亮的事办了,给大亮娶个媳妇回来,赶紧给我生个孙子。”

“孙子?就你现在这样,你能安分在家抱孙子?”大嫂实在忍不住笑了。

“我给她带?那我肯定不带了,自己孩子自己带啊。”张美凤一边说,一边吐出一口瓜子皮。

“那你着急忙慌的干啥……我看大亮啊,也够呛能听你话。”大嫂朝屋里瞄了一眼,撇了撇嘴。

“不听话!不听也得听!天天的就知道做白日梦,人家看不上你,还上赶着往上贴……那闺女可不比她姐,根本就不是窝里的货,还惦记个啥?不娶媳妇,过了年就给我出去打工去!”

说着说着,张美凤不知哪里来了一股无名火,朝着屋里扯开了嗓子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