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周第一锦衣卫(3)

作者: 卿卿如我 阅读记录

他盯着沈砚,眼中冒着仇恨的火光,刀已经抽出了大半,“都是死,我为何不先把你杀了再死!”

唰地一声,李凌州身后的锦衣卫张开弓弦,对准了李凌州。

沈砚身侧的锦衣卫则立刻抽出绣春刀,铮然数道令人牙酸的金戈声,刀光映出一片新雪,齐齐指向李凌州等人。

刀剑环绕,庭院氛围犹如锦衣卫手上绷紧的弓弦,弦身在颤动,只等一声令下,血溅当场。

沈砚挥了挥手,懒洋洋道:“这么点小事,至于拔刀么?让人看了笑话。”

只她一句话,几声金戈交错之声,佩刀回鞘,这些年轻的卫兵们又齐齐把刀收回。

李凌州冷笑:“收起你的惺惺作态!”

沈砚看向他,气定神闲。

“你妹妹走之前,给了我个东西。”

她坐着不动,摊开手掌,掌心之上,有一枚小小的珍珠耳坠,莹润如玉,在阳光下泛出粼粼波光。

李凌州垂首看向那枚耳坠,他浑身变成了一尊雕像,一动不动。只盯着那副耳坠,犹如被抽空了魂魄。

沈砚道:“她说,来年的桃花还没有开,叫你不要做傻事。”

说罢,又轻飘飘地补了一句:“我想,她怕是要失望了,你做的傻事何止这一桩。誉山关杀总兵,袭击陛下的使者。杀了一百多大周的士兵,桩桩件件,可谓是愚蠢至极。即使无通敌卖国一事,这诏狱,也该和我们走一趟。”

“砰”地一声,李凌州丢下了刀,他看向沈砚,双眼泛红,嘴唇干涩,“我跟你走。”

沈砚第一次站起身,负手经过他身侧,走出屏风外,“李小将军,请。”

*

诏狱建于地下,终年不见阳光,只有微弱的烛光在阴沉潮湿的暗室中摇曳。

沈砚刚一踏入诏狱,就有凄厉的叫声传来,陈墨千户迎上来:“头儿,三板斧下去了,李凌州一声不吭,真是个硬骨头,这事儿不好办啊。”

沈砚拾阶而下,三十六阶台阶之后,是日夜轮换防守的锦衣卫,值守的缇骑见到她,垂首行礼。走过三条回廊,沈砚在第九十六间牢房前站定。

昏暗的烛火下,李凌州浑身染血,新流出的血液自他的脚踝滴落在乌黑暗沉的地上,发出滴答的声响。沈砚顺着他那段脚踝往上,视线钉在了李凌州的脸上。

那张本来俊朗的脸上,闪烁着刻骨的仇恨,在黑暗中若幽幽火光,烧灼着沈砚。

沈砚一抬下巴,里面正审问的少年为她打开牢房门,这少年长了一张异域的脸,一双碧色眼睛在烛火下像是狼崽一般,正是沈砚的左右手之一,贺兰拓。

外边的人搬来案几和椅子,摆放在李凌州对侧。沈砚施施然入座,慢条斯理抽出长卷,陈墨为她磨墨,给她递上饱蘸墨汁的笔。

沈砚啧了一声,“这忻州的狼毫,不如去年。”

陈墨趁机吐苦水:“您不在京的这一年,南镇抚司处处压我们一头,连笔都得去外边采买,能不差吗?”

一旁抱臂站着的贺兰拓突然道:“陈墨,大人要提审人,你别说这些有的没的。”

陈墨闭上嘴。

沈砚嗤笑一声:“南镇抚司的汪重尧心倒是够细,这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念着,只是不知,他有没有念着长长脑子。”

陈墨心下一喜,知道指挥使是记着南镇抚司一笔账。也不枉他在指挥使不在时,捱的那些挤兑。

沈砚试了一下毛笔,悠然道:“李凌州,十五任金吾卫指挥使,十八担任誉山关参将,召元二年十二月,天子命李守义北伐,特遣你任副总兵。召元三年,李守义兵败被俘,于鞑靼处自裁。你逃出此难。召元三年六月十三日,因誉山关总兵杨硕闭门不开,你设计伏杀誉山关总兵,引溃军入关。誉山关副总兵斥责你不顾王法,你与溃军并杀副总兵与七十六人。”

她一丢笔,“此事属实?”

这是京城广为人知的说法,杨硕的座师兵部尚书在朝堂上涕泗横流,狠狠参了一番李凌州,认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满座皆掩泣。连天子听了都动容不已。

李凌州呸了一声,吐出一口血沫,“你们查得这么全,还需要我说什么?”

他盯着沈砚,咬牙道:“我爹当年在朝堂上骂你是佞幸,果然没骂错。你可真是一条忠实的走狗!”

“你说什么!”贺兰拓怒气翻涌,拿着鞭子指向他,作势就要挥上去。

沈砚抬了下手,贺兰拓收回鞭子,狠狠瞪了一眼李凌州。

李凌州大笑,“早知有今天,当初京畿杀匪时,我——”

沈砚继续道:“这是兵部尚书所言。我这里还有另一份记录。”

“召元三年春,李守义率领锦宁铁骑,整顿大凌、小凌,战线推到大宁城以北,一度打进鞑靼所在之地,歼敌一千三百余人。四月末,神机营辅助李守义而来,三千人驻扎在大宁城北。神机营作为京城三大营之首,历来善□□炮之器。五月二十五日晚,一名叫做鲁石的神机营士卒负责值守,据他过去的同僚供述,此人无其他爱好,唯独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