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两厢欢喜(77)

作者: 六孤子 阅读记录

印之歪在书房黄花梨木的靠椅上,翻了两页书,温声接话,“冬棠埋怨你不送她出嫁,哪里就想到这处上来了。”

“我与送不送,她都是要嫁的,依着她的性子,怎会专写封信来怨我这个呢?想是心里还是担忧的。”男子神色恹恹,将信纸摊在书案上。

女子若有所思,搁了手中的书卷,“日子还长,性子总该要变的,我嫁与你以来,也知晓了许多,冬棠也会如此。”

苏岱稍正了正身子,抬眸望她,忽地嗤笑一声,“那你该多谢我,旁人并不像我这般。”

“我自然谢你,不过,旁人有旁人的好处,倒不必忧心成这样。”印之浅浅一笑。

那人吊儿郎当的点点头,“有理。”

而后起身,从画缸里取出一卷东西,慢慢铺在案上,用镇纸压平。

印之只当他感慨一番完了便继续读书瞧画,正预备拾起卷册时,却听那人朗声道:“过来瞧瞧罢,你素日惦记的地方,皆在其上了。”

女子闻声而起,理了理衣裳,小步走到书案前,大概一望,竟是泗朝舆图,不觉心潮澎湃,稍俯下身,抬手抚着地方,仔细瞧起来。

“浔都还有西沙海,倚桃园…”小声念过一回,不觉轻叹一声,“出来前想着离浔都远些,倒忘了自己连浔都也不曾完整瞧过,真是着急忙慌了些。”

苏岱抬手叩了叩泰都那块,温声道:“你既想着四处皆要瞧瞧,眼下只是顺序不一罢了,总还是有机会的,到时从哪来回哪去了。”

印之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二人所在之处乃泰都西郊,离城中有短距离,却也算不得太远,往东去只见宽广一片,多山川沟壑,大约人迹罕至,过了山,再往东去,才是大崖。

“近来雨水多,天气又闷,街巷集市亦逛过几回了,没有热闹凑,若是寻个山间小屋消夏,应当是美事一桩,你以为呢?”

女子闻言,立时直起身子,抬眼相望,面色惊奇,疑问道:“住在山上?”

苏岱浅笑着颔首,“原先有个相熟的好友,他家有个茶园在泰都东郊的山脚下,我人在浔都时他便再三来信邀我前往一叙,这回算是赶巧了。”

印之撩了撩鬓角碎发,抿着嘴角,思索了一会儿道:“若是去的话,需得住多少时候呢?”

“约莫一月左右,待暑气散了,咱们再辞行。”男子打量着她,女子远山轻蹙,素手拨动着自己的耳垂,好似难住了一般。

“那处十分有趣么?若只是换了个屋子关着,没些解闷的法子,印之断不愿意去的。”语调略带犹疑,温温软软。

苏岱略一扬眉,哂笑道:“可再没有比那处还有意思的地方了,夜来入眠,枕上可闻鸟雀啁啾,醒来时又满屋清凉,心旷神怡,闲来垂钓小溪,后山七八亩瓜田,屋旁有一小泉,山石落差成瀑,趣味之多,我是说不尽的,若是这个还不好,倒不知哪还有好的呢?”

那人娓娓道来,面色沉浸好似已然身临其境,印之心动不已,向往十分,便侧身低首瞧了瞧舆图上的东郊,状似平常道:“听起来不错,那便顺你的意,去茶园罢。”

苏岱抬手揉了揉女子的脑袋,笑道:“得令。”

……

方才用过午膳,外头阴沉沉落起雨来,雨点子忽大忽小,错落有致,苏岱兴起,寻了竹笛与之相和,一人静坐在廊下,曲调悠扬,玩得不亦乐乎,沾湿了半身袍子也没注意。

印之瞧他如此模样,勾了勾唇角,低声唤桑枝搬了一张矮凳并一竹木方几在男子身旁,又遣桃枝往书房取来些五色纸,自己往屋里拿了些白色布头出来。

两个丫鬟在一旁不知所以,姑爷吹笛入迷,不好出声打搅,是以只在一旁瞧着姑娘摆弄。

除了彩纸布头,印之手边还摆着一卷《泰都风物志》,不知何用,时不时抬眼瞧瞧。

捣鼓半晌,大约是做成了,举在自己跟前,提笔描了两下,而后眉飞色舞的在丫鬟跟前显摆一通,原是个小人偶样的物件,脑袋圆圆,身子胖得厉害。

桑桃二人对视一眼,憋着笑,低声夸赞她灵巧。

印之听了这个评价,益发得意,来回晃了两圈,不妨嬉笑出声。侧头望望苏岱,那人好似并未察觉,笛声依旧。

显摆一番,见几案凌乱,剩了不少东西,便哑声开口,叫那二人也试试,多做几个。

苏岱蓦然出声,嘴角带着笑意,“才就听见你十分得意,做了什么,这般欢喜?”

印之再次取了自己那个彩色的小纸人,侧过身递与男子,“这个呀,唤做‘扫晴娘’,书上说,泰都人家若遇连阴不止,则剪纸为人,或是扎个布偶,悬于门左,如此天上的神仙瞧见,知道你想要天晴,便不下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