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62)+番外

作者: 诵持 阅读记录

于小莲大声读着报纸,文章花式夸奖了徐采购,还介绍了镇供销社的经营状况。

校嘉华挤进去瞄了一眼,差点吐血三升。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的照片也出现在报纸插图里了?

徐采购知道她的忌讳,立即解释:“社长你放心,文章没有提你名字,只用了一张室内场景照。你应该是误入的……”

校嘉华仔细看了看,确实,照片主体是琳琅满目的货架,在柜台里核账的她,只有一个侧影。

摄影师的技术实在不敢恭维,没有PS就算了,画面全是黑白,连她百分之一的美貌都没有拍出来。

顶着乱糟糟的丸子头,绿军装的袖口也有些皱,正是她平时忘我工作时,不修边幅的样子。

心塞!

趁着午休时间,校嘉华实在忍不住,给白恪言写了一封信。

上个月她写信,告诉白恪言两家供销社的电话,还说了不少工作方面的事,俨然把他当做倾诉的树洞。

白恪言迟迟没有回信,就连津贴,也是由单位转寄过来。校嘉华知道,他在基地要保密,并不介意这些。

谁会指望树洞回复呢。

这次在信里,她聊了一些家长里短,比如大嫂生女、报社采访等等。可惜照片过于原生态,她想了想,还是不要邮寄报纸了。

信尾照例写着:【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勿回。】

白恪言虽然在做科研,但在军工挂职,更多算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对一名军嫂而言,很多时候,丈夫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寄信的时候,校嘉华多寄了几块药皂,让他用不完可以送战友。

实现香皂自由的家庭,就是这么豪横!

.

这封信寄出没几天,供销社一直好事连连。

《先进日报》的名人效应起了作用,供销社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不少群众慕名而来,找徐采购签名,交流工作心得。

校嘉华看在眼里,无比庆幸当初的决定。

顾客多得站不下,校嘉华向刘镇长申请,扩充了供销社的门面,还增加岗位,招聘了两个年轻的营业员。

两名新社员,一个叫左小军,刚满十八岁,是工农兵高中毕业生。

小左同志初入社会,人勤快、嘴巴甜,抢着干重活。进来没几天,就成了妇女之友,和几个姐姐相处得很愉快。

另一位名叫罗淑芝,三十多岁,是煤厂的下岗会计。她第四个孩子刚断奶,无比渴求这份工作。

考虑到罗淑芝的生活压力,校嘉华让她跟着徐采购,做一些财务工作。

新社员入职不久,供销社就接到了喜讯——上级公司发来的晋升通知。

采购徐民强,由于工作突出、事迹突出,被提拔为县城洗化厂的会计,即刻调回城!

也就是说,徐民强终于能回家了。带着荣誉,堂堂正正。

许德顺,总公司的货品主管,亲自送来了晋升通知。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在一起,感慨万千,就差抱头痛哭。

校嘉华特意提前两个小时闭社,请大家在国营饭店聚餐,为徐民强送行。

喝了两杯小酒,徐民强更激动。

他向校嘉华作揖敬酒:“校社长,谢谢您!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我,大恩大德,我没齿不忘!”

校嘉华怕他酒后失言,客套几句,急忙饮了茶。

她转问总公司的许德顺:“许主管,我们社的精英调走了,你们可得派个能干的过来。”

许德顺对校嘉华相当高看,她管理的供销社,上个月可是全县的销冠。有什么小道消息,也愿意透露。

“校同志,你放心吧,王经理已经给你们安排新采购了。聪明能干,包你满意!”

但具体是什么样的人,他又不肯说,非要卖关子,还美其名曰“惊喜”。

然而,四月下旬,梁高峰带着总公司的调任通知,来镇供销社报到……

校嘉华没有感到惊喜,只感到了惊吓。

.

“梁采购……好久不见。”

还能怎么办,人家在供销社有关系,有背景,校嘉华只能微笑欢迎。

眼前的一切,都在梁高峰的预料之中,他春风得意:“笑笑,咱们是老校友,不用这么生分,你叫我高峰就行。”

此话一出,炸出不少吃瓜群众。

当着众人的面,校嘉华严肃道:“梁知青,供销社是工作场所,请不要夹带私人情绪。叫我社长或者校同志,否则,不管是谁派你来的,我都不接收。”

真是一如既往铁面无私。但很奇怪,梁高峰看着眼前明艳动人的小媳妇,明明被训斥了一番,心里却很宽慰。

过去三个月,他一直待在青河村。和大部分知青一样,对农村的好奇,早被无尽的枯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