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梨园小花旦(98)

作者: 诵持 阅读记录

叶龄仙没有区别对待任何人,她大大方方分享了自己的戏本,以及唱戏时的发声方法。渐渐的,不止星期天聚会,就连平时走在路上,有人起个头,身边一堆人都会跟着唱。

叶龄仙不紧不慢地教大家练基本功,表面上淡定得很,私下却头痛,该编一出什么样的戏,才能既好看,又让大家都满意呢。

连续几个晚上,她在家里抓耳挠腮,又是翻戏本,又是回忆过去看过的戏,甚至连正在复习的文史资料都用上了,总算写出来了一个差强人意的故事。

剧本大概讲的是,一个从城里来的女知青,利用文化知识,和当地队员积极劳动、建设农村,最后成功参加高考,调回县城的事。

程殊墨是第一个看到故事雏形的人。

“殊墨哥,你觉得怎么样?”叶龄仙心里忐忑。

程殊墨翻了翻,鼓励她:“我觉得挺好,你们唱得开心就好。”

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等于白问。

于是,叶龄仙去了趟东山,迫不及待把自己构思的故事,讲述给秦婵君奶奶。

秦奶奶可诚实多了,听到一半,就不耐烦地打断她,那嫌弃的表情,简直快要翻白眼。

不过,秦奶奶什么也没说,反而直直盯着叶龄仙手上的录音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叶龄仙想说,她还没对自己编的戏发表意见呢。但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哪敢教她做事?

叶龄仙很狗腿地把录音机打开,播放起了《剿匪记》。

秦奶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枯槁的双手也跟着打起了节拍。

在山上居住,自然是不通电的,好在叶龄仙准备好几节电池,中间录音机没电,还又续了一次。

秦奶奶完完整整地听完了《剿匪记》,她沉默了许久,眼圈也红了好几回。

叶龄仙这时建议,“秦老师,这机器还能录音,我也给您录一段吧?”

叶龄仙本以为,老人排斥新兴事物,会拒绝她。没想到,秦奶奶居然从柜子里找出了一把二胡,自顾自己地拉了起来。

叶龄仙后知后觉,这就是愿意录音的意思了。

叶龄仙急忙换上空白带,按下录音键。

秦婵君奶奶演唱的曲目是《目莲记》。

《目莲记》说的是孝子目莲,看到已逝的母亲在地狱挨饿、受苦,于是历经辛苦,在佛祖点拨下,消除生母业障,救赎母亲的故事。1

而这个典故也是《地藏经》盂兰盆节的由来。

《目莲记》特殊性在于,这部戏最早记录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可以说是传统戏曲的鼻祖。后来流传的版本很多,但因为题材问题,渐渐销声匿迹,叶龄仙也只听教戏先生说过大概。2

秦奶奶今天唱的,是最经典的那段《轮回》。

她唱这段戏时,声音格外哀婉、悲凉。叶龄仙不禁猜测,秦奶奶是在唱给她已逝的母亲听吗?

都知道秦奶奶是思母才回老树湾的,而现在,秦奶奶的老母亲长眠在东山脚下,而她秦婵君的姓名,甚至不能写进族谱里。

这段戏虽然只有一把二胡伴奏,但是编曲简单,戏词也简单,很有大道至简的意味。

当年,秦婵君是靠天嗓在栖凤班立足的,无论腔调还是台风都很正,一点也不输磁带里的音效。

叶龄仙静静听着,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把杂音录进去。

她听得意犹未尽,甚至想听老人多听几段,但是秦奶奶唱完这一曲,就到此为止,再也不肯唱了。

这一刻,叶龄仙更加体会到科技发明的好处。天涯难觅是知音,但有了科技,更多的声音、影像得以留存,自然不愁找不到知音。

离开的时候,叶龄仙又提议,把录音机留下,让秦奶奶多听几天。

像是心愿达成,秦奶奶表现得毫无兴趣,挥挥手让她带走。

秦奶奶又叫住她:“龄仙,你的机器再高级,也只是个玩意儿。唱什么戏、发什么声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归根到底,戏是人唱的,不是机器唱的。”

叶龄仙点点头,“老师,我明白了。”确实,录播的磁带再好,哪有现场演唱来得真情实感呢!

“你明白个屁。”这次,秦奶奶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我是说,就你编的那破戏,你们知青倒是自娱自乐了,可这戏由谁来唱,由谁来听,你认真考虑过吗?”

这话简直醍醐灌顶,叶龄仙立即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难怪她总觉得自己编的戏别扭,这戏是给戏迷班编的,唱戏的人和听戏的人都是老树湾的村民,谁会喜欢看知青读书的戏呢?

艺术源于生活,戏曲当然也不例外,要编好这出戏,还得立足农村,从村民们的日常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