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碗良缘(35)+番外

作者: 裴千羽 阅读记录

另有人附和:“单老哥说的是,原本加耗是为迎驾,为这事儿咱们没有不尽心的,可这耗一加,我们价格也要跟着涨一点,咱们涨一点,下头老百姓掏钱可就不利索了。这两日我铺子上那是一个家雀儿都没有!”

路金喆一脑袋问号,她是南方人,没听过“家雀儿”,不知何物。

路金麒就给她解释:“他姓刘,打铁的,也偷着卖兵器,北方人,家雀儿是北边常见的小鸟。”

路金喆恍然大悟。

解释了两回,路金麒嘴累了,跟她说:“你再不懂也憋着,别问了……”

未说完,腿上挨了亲妹子两下。

*

堂上,有人打头,话就说开了,这个说自己铺上亏了老本,那个说自己半夜出门教人蒙头揍了闷棍,叫苦又叫穷。

原本来打秋风的两位官员,这下也有些坐不住。

薛大人讪讪地,道:“眼下确实难了些,这几日本官也是夜夜宿在行在,就为了督建‘敕蓝盛景’。说来这盛景原也有各位的一份心,想陛下乘龙舟浩浩荡荡从京师一路南下,来到咱们浣州境地,瞧这里市列珠玑,户盈罗绮,龙心必然大乐,届时本官必上本,俱表各位辛劳。”

上表?

众人听了州牧大人这声口,竟有在陛下面前请功的意思,也有些激动的坐不住,他们纵然有享不尽的富贵,但到底在权势与声望上尝不到甜头,这一钩子下去,意动者不少。

薛大人唱完了红脸,给李仁卿递了个眼神,李仁卿心领神会,翘着腿,开始唱白脸:

“列为,我坐这儿也听了半天,叽叽歪歪,没甚意思。你们浣州商会就是这么议事的?要是在我府衙上,非叫我打出去不可!”

堂下众商贾神色一凛,只听座上的观察使大人冷冷的道:“不过你们的想头,我也琢磨明白了。我有一句话要讲:咱们做这些都是为了尽孝心,哪那么墨迹?偏你们叫穷,好意思说我都不好意思听呢!”

在场大半商户对这位观察使大人还是第一次见,并不知道这人官派何如,如今见他大大咧咧直言挑明,不禁有些肃然,也有些不忿。

李仁卿却不管堂下人怎么想,他点着那“篾匠”道:“竹四,你惯会装样儿。营收减半了?宅里日子过不下去了?你说可怜百姓一分一厘,那你吃一顿白菜豆腐没有?”

竹四被他抢白一顿,面子上颇有些过不去,梗着脖子道:“大人,单某家里的银子也是一根扁担一个筐挣来的,这跟我吃不吃白菜豆腐有什么干系?”

“是呀,那你打哪儿可怜老百姓呢!”李仁卿好整以暇的坐在上首,一张俊逸的脸上带着笑意:“说到吃了,上月某天,你点名要吃蒜烧鳝,菜贩给你送菜,蒜要新下来的,鳝鱼得是人参喂大的,还只吃中段,头和尾巴你都不吃。天爷,连我都没这个讲究,你一盘菜要费五两银子,我问问薛大人,你吃过几回五两银子席面?人家竹兄顿顿都是这个规格!”

他话音伴着手指叩击桌案的笃笃声,一落下满堂俱静。

单老四脸色讪讪的,旁人看他吃瘪,暗笑,却也心里无不把这观察使另眼相看,家里吃什么都一清二楚,想来极有手段。

恰此时,一位年轻商人越众而起,上前道:“敢问两位大人,关于筹建行宫一事,是否就议定了,要么原赋加耗,要么浣商散财?”

李仁卿和薛大人对视一眼,这是他们心里切实的想头,但饭不能这么要,太没格调。

薛大人嗖嗖嗓子,闭嘴不言,李仁卿眸中烁烁精光,问道:“你待怎的?”

那年轻商人一笑,气质颇有些轩逸,他打了个揖,很恭敬的道:“咱们今儿议事,只有一句话不错,那便是此行此举都是为了向陛下尽孝心。按理说,大人们造行宫缺银子,不找我们,又能找谁呢?只是加耗伤民;纵然我们散财,千把万两银子,大人说要,咱们巴巴的捧着送去,于我们浣商是无碍的,但这终究不是长久的方儿,于浣州百业未来有损无益。”

他这一番话,字字珠玑,众人听了,无不静默沉吟。尤其是“加耗伤民”四个字,连裴宛听得也不禁一震。

他给李仁卿使了个眼色,李仁卿点点头,朝那年轻商人道:“你说的这几句话倒还中听,可好话谁都会说,那你有什么法子转圜?”

“我有两个上不得台面的计策,若大人不怪罪,我便直说。”

“嗬,听着是谏言呐——你先报上名来,我记下你名字,然后你怎么说,都不怪罪与你。”

“在下南北杂货铺大掌柜路金麒,区区小名,不足挂齿。”

“路金麒!我听过你,好得很,你且直言。”

上一篇:醉红裙 下一篇:南国枯木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