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碗良缘(23)+番外

作者: 裴千羽 阅读记录

裴宛笔下不停,问道:“既这么富足,怎么家里还是一个三进小宅门?”

刘庆斟酌回道:“民间就是这样的,商户依律贱服,宅不得过三进,屋瓦不得文彩,太过招摇有违成宪。”

裴宛终于把一张勘合拟造完了,歇笔吹墨,等它晾干。对刘庆道:“既然咱们撞上她们家,也算是冥冥中注定。好好查一查路家,还有浣州商会。你这样,跑几趟粮贸市场,茶盐铺子,问问行市,采采民生。”

刘庆道:“属下明白,这都是迟早要办的差事,一齐办了倒省事。只不过那主仆给您下蒙汗药,若依法办……”

裴宛道:“法什么办?闹到大理寺查出来是你和我夜里撬窗□□,你去应卯罢,我是没那个脸见大理寺卿。”

刘庆闻言知意,嘿嘿一笑。

裴宛挥挥手打发他走:“你紧着办事去罢,浣州承驾,所费巨万,我担心官商勾结,从中做法,最后吃苦的都是养蚕人。”

这样一个羸弱的少年,个头还没他肩膀高,不仅办事老道,还有一腔殷切为民的心,莽汉刘庆心里愈发敬重。

“等等,还有这本书,查查是谁人所著?又是哪处印书局刊印?”裴宛把一册小人书拍在案上,封面赫然正是《敬德皇帝南巡记》几个大字。

少年手指扣着桌案,脸上喜怒莫测,“这件事要悄悄的查,暗访最好,别惊动人。”

“是!”刘庆小心拿过书,一躬身退下去了。

不一会儿门外有扣门声,裴宛叫进。

檀泷和柳儿并肩走来,裴宛把刚写好的文书递给檀泷,对柳儿道:“任务完成怎么样?刘府都探明白了?”

柳儿点头:“是,府里布局都已探明,容属下演示。”

“好,一块看看。”

柳儿不敢在书案前造次,单拿了笔搁、镇纸等,在客厅中堂八仙桌上摆开,用茶盘杯碟等物将刘府布局演示的清楚明白。

“前堂后寝,中间隔着花园,书房在前庭,挨着一小片教场,这位老爷闲来喜欢打两套拳。前面两个厢房住着随从和府生,我们要去的话,就要注意以免打草惊蛇。”

裴宛绕着桌子转了半圈,做下决定:“事不宜迟,今天刘通判家里办喜宴,正是戒防松怠的时候,我去书房,你和檀泷去后院盯着,看有什么异动。”

檀泷道:“您一个人?那怎么成,我和您一起,柳儿自己去后院,她今天正好跟人打了个照面,熟的很。”

柳儿咬牙,恨不得踹死檀泷,檀泷憋笑,躲过了一脚。

裴宛看他们嬉闹就来气,肃声道:“像什么样子!”

那俩人纷纷立正。

柳儿便将今日园中之事简略说了,又踌躇的道:“主子,还有一个消息,尚且做不得准,须得探探虚实——闵州儒林郎周家家里三姑娘殁了……”

“儒林郎?什么职?”

柳儿摇摇头,“无职,寄禄官。[注①]”

寄禄官?姓周,闵州——抚北将军周子衿的父族!

裴宛脑袋里仿若炸了爆竹搬,好像有什么星星点点的事情被他抓住了一样,邸报上记载的龙舟行军路线,以及沿途驿站官道上那些汹汹流言,难道说,父亲当初真进了周家……

少年踱着步子,气势发沉,好看的眉毛倏地拧起,檀泷柳儿想劝,又找不到话头。

裴宛冷静了一下,吩咐道:“这事儿后头再查。如今要紧的就是去通判府一探究竟。檀泷你和柳儿同去,后院人多嘈杂,你们仍旧一个望哨一个行动,书房里文书多,你们分不清,还不如我自己一个人方便。”

“是!”

*

月上中天,三人换上夜行装扮,往刘府潜去。

通判府后花园,紫荆花如锦似霞,倏地,鸟雀振翅腾飞,三条身影翩然落地。

柳儿向裴宛遥遥一指,后者点头,两拨人分开,霎时园中无人,四下皆静。

帝国里任何一座官邸的书房都不是好随意出入的,他们即使一人当朝为官,也圈养着一大批智囊与府生,这些人附庸官吏而生,几乎吃住都在书房里。

索性此刻时辰够晚,这一片宅院没有一扇亮着灯的窗。

上夜的小厮杵着门框打瞌睡,裴宛绕着房一圈,把前门后窗格局摸清,趁着无人注意翻窗而入,幸而夏日天炎,棱花窗只罩着一层纱,十分好进,没有一丝声响。

这通判似乎也是个没情致的,书房修的与京中大部分老爷家里书房一模一样,一进门是个多宝阁的格栅,转过去,墙上赫然挂着一幅龙舟竞渡图,靠窗一张大书案,旁边一个极大的画缸,横七竖八插着几卷画轴。

裴宛径直往他书案后的书架走去,手指略过一排排劝农劝桑浣州城防志略,发现一个略有些眼熟的书脊,抽出来一看,果然是一册《敬德皇帝南巡记》。

上一篇:醉红裙 下一篇:南国枯木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