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碗良缘(221)+番外

作者: 裴千羽 阅读记录

“弥腊,便是十五年前突袭我边境,被抚北军直打得拱手献降,献出一个质子才讨得平安符的那个北境小国?”

“正是!要说那弥腊质子,也是位传奇人物,在我大雍辛苦蛰伏十数年,如今人家已经翻身当弥腊国主啦!”

“嗳?我还听说他当年曾是太子门下当侍卫!”

“唷!你们说的这事儿我清楚得很,我那连襟在德和门上当侍卫,认得那位弥腊国主!听说他在太子身边多年,名义上是侍卫,实则与太子同食同宿,连经筵师傅都是一拨人,因而不论德行还是手段,都跟咱们殿下一般的好!”

“嗬,要我说,还得是咱们太子殿下有灼见,从小就晓得拉拢人心,把那质子带在身边,施以教化之恩,如今怎么着?如今人家当上国主,处处以咱大雍唯首是瞻,手段高啊!”

“呸!你这话说得很不中听,什么叫拉拢,什么叫施恩?多个朋友怎的不比多个敌人强!”

……

京师老百姓有事没事都爱唠叨两句国事,因此虽嘈杂吵闹了些,亦无人喝止,反倒凑趣闲谈的越发多了起来。

金喆还想听民间如何谈论太子,姐姐金蝶却悄悄退出了人群。

“怎么了?觉得闷?”

“扰了哥哥雅兴,你们别管我,自去看罢。”

“哥哥”金喆大笑摆手:“这戏多是杜撰,不凑这个热闹也罢!”

金蝶还是一脸歉意,身旁的银芽却“啊”了一声,讶异道:“杜撰?二……公子,这么可歌可泣的故事,竟然是杜撰!”

金喆:“……”

瞧银芽一脸感动,眼泪未干的模样,金喆慌忙摆手:“不是杜撰,是…… 不是,嗳唷!瞧我,没说清楚——这戏文多是杜撰,可情义不是啊!这样,咱们往前头逛逛,我把整个北征的来龙去脉都说给你们听!”

……

敬德廿三年的十月廿五日,是敬德皇帝五十岁寿诞。按照往年惯例,万岁圣寿,必当百官献贺,宴饮达旦庆祝,今年更添了各州五品及以上官员赴京、多国遣使来朝,直将鸿胪寺卿丁兆忙得脚打后脑勺,户部那点存银填海似的使。

在民间,百姓也要依律为天子祝寿。一时之间京师家家摆香案,遍地鞭炮齐鸣,到处开筵唱戏,一派歌舞升平。

而路金喆这会儿的紧张与激动更甚于旁人,经她多方打探,得知今年弥腊朝聘的队伍里不仅有使臣,还有国主以及郡主两位殿下!

君辞会来京师朝聘这个消息一时让她高兴地睡不着觉了,度日如年的盼着,终于在万寿节前三天,把弥腊使臣盼来了!

……

外国使臣入城的那天,德仁门外挤满了来瞧热闹的人,金喆特地包了沿途一个酒楼的二楼包厢,和小燕儿出门来看——只可惜弥腊使臣队伍里的贵族都坐在毡庐里,瞧不甚清。

“得想个法子见她一见!一般外国使臣来朝,鸿胪寺都会为使臣设下专门的行馆,我回头想法子打听一下那行馆在哪儿,咱们送帖子去!”

如此计议,很快街上又走过另一拨使臣队伍,瞧他们蛮壮的身形以及骑着的高头大马,便知是塌它来使。

塌它一行只有十个人,一身重甲钢铠,佩着阔刀,威风凛凛,丝毫没有败军之相。被簇拥在最前头的是位宽肩窄背的健硕青年,肩上还停着一只弯嘴尖翅的隼。

这人明明是出使,却好像狩猎似的一双鹰眸四下巡视,目光掠到酒楼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抬了下手。

路金喆倏地缩回脑袋。

小燕儿纳罕:“这就是塌它王?气焰这么嚣张!”

“不是塌它王,王庭的人都已经被周将军降伏了。他……应该是草原狮子王的儿子图尹稚臣,古雅会盟时他也在,我还远远看过。”

小燕儿一拍脑袋:“我记起来了,后来太子殿下还和他演武来着,赢了他一束梅花?”

金喆点点头,再去看时,使臣队伍已经走远了。

……

正待金喆为弥腊使臣到来满心欣喜饱含期待之际,一桩更大的喜事找上路家人——路家大哥儿金麒从邺州回来了!

*

路金麒是趁夜进的家门,三年多未见,连家里新采买的婢女小厮都不认得他,一家子慌乱惊喜正不知如何是好,路老爹胆战心惊地问:“可是你任上出了什么差池,叫朝廷革了职给撵回来了?”

金麒啼笑皆非:“您老想哪儿去了,为方便向陛下敬献,朝廷有恩旨外省五品及以上官员可以提前回京述职,儿子这才请了恩旨回来的!因着着急赶路,连家信都没功夫写!”

竟是这样,路老爹一面想着朝廷两件事一道办还怪会省事儿的,一面让小厮赶紧把家里所有鞭炮都一齐放了,给大哥儿接风!

上一篇:醉红裙 下一篇:南国枯木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