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碗良缘(208)+番外

作者: 裴千羽 阅读记录

裴宛低下头,洗耳恭听。

“只是殿下的书案东一叠西一沓的,未必有那么规整。”

“呵!”裴宛吐出一口气,奈何两只手都叫东西占着,只得睨了她一眼:“污蔑东宫,罪加一等。”

金喆抿着唇笑,却是不怕。

其实,她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太子殿下在外行军从不住锦帐,也不坐檀木床。

……

这一折演完,金喆想起她在抚北军中短暂度过的几日,遇见的人,还有她那位从军的师傅谢娘子,心生触动,两眼泛起泪花。

裴宛听出声儿不对,连忙安慰:“哭了嚒?戏里都是杜撰的,别当真。”

“啊?”金喆都哽住了,杜撰?

一旁驻足看戏的老伯却不依了,扯着裴宛袖子:“后生,瞧你仪表堂堂,怎地口出妄言?当今太子勤政爱民,英明睿智;大公主不好红装好武装,英姿飒爽;周将军一把长|枪英武神勇!这‘三英’试问天下谁人不知?你偏说杜撰?!还请说出哪一处是杜撰?”

裴宛:“……”

金喆:“……”

金喆端详那老伯,不似刺客匪徒之流,可心里也十分焦急,裴宛悄悄与她说了句“不怕”,又与那老伯说了好些晚辈后生唐突之语,才算将那话圆融过去。

那老伯瞧他恭谦有礼,不似那等纨绔油滑之辈,又拉着他说了一车北征如何振奋人心,如何有益边疆的话,才算作罢。

……

待从那老伯处脱出身来,两人不禁叹了一叹,对视一笑。

“你呀!”

“我为了谁?”

“那你倒说说,到底哪处是杜撰?”

裴宛四下环顾,见无第三人,才悠悠道:“那夜密谈,外头有哑者严防死守,一丝风都漏不出去。这戏文是民间百姓有感周将军英武,加之一些小道消息七拼八凑著成的,不说戏辞与当夜情形全然对不上,只说……”裴宛停了一停,卖了个关子:“密谈,其实是四个人。”

四个人?

“少了的是哪个?”

“是你哥哥,金麒。”

金喆一瞬间怔住了,不禁撩起面衣,惊讶地望着裴宛。

裴宛轻轻颔首:“你知道嚒,他在外有个诨号,叫财神爷,是要盘算军需的。其实北征一事,从头至尾你哥哥都参与其中,若要算当世之英,他也是一个!”

从头至尾……金喆心思电转,忽儿想到三年前,麒哥儿从刑部大狱里脱身出来,也几乎全赖眼前之人。

“原来当初你救他,就已经是棋下第一招,怪道当初麒哥儿忽巴拉说要去北境收地毯,实则是为建榷场做筏子。你们真真的会筹谋,亏我那时还以为是我们路家的造化又起了呢!”

一盘北征之棋,他竟执子下了三年,金喆不禁心里喟叹。

裴宛见她一点就透,聪慧至极,心里欢喜,不觉笑道:“你又知道不是造化了?”

“呸,是什么造化?难道你是那造化不成?”金喆牙尖嘴利,自然当仁不让。

他俩这里正拿“造化”二字打哑谜,忽听一声女音在身后响起:“是路二妹妹嚒?”

金喆忙不迭转身,只见人堆里走出来一位窈窕仕女,同自己一样戴着帷帽,因衣裳难有重样的,金喆一眼就辨认出来,来人是周嗣音。

嗣音:“先刚看戏时就听见人堆里热闹得紧,我瞧了几眼,只觉得衣裳眼熟,没想到果真是你。”

“见笑了,”金喆连忙说着,又问她怎嚒也出来了。嗣音笑道:“今儿听家下人说街上正演《踏莎梭河》,我便出来看看,不曾想遇到两位。”

她遥遥冲裴宛行了个仕女礼,算是行参见之礼。

而此刻的裴宛,左手提着灯笼,右手拎着一只马莲草编的篮子,里头塞满了金喆一路凑手买的零碎,什么桂花馅儿月团一大包、彩塑面人一对、兔儿爷一只、九连环一串,几样物什将篮子塞得满满当当,可谓男儿风度上佳,太子仪态全无。

金喆脸上一红,忙要夺过篮子自己来拎,裴宛自是不让,躲了一番,抬抬那只提灯的手,叫起:“我微服闲逛,周姑娘无须多礼,快起来!”

周嗣音起身,拉着金喆的手,絮絮又说了一会儿话,临别时叮嘱:“什么时候得闲,千万过府来玩儿,咱们一处说话解闷。”

金喆连连答应着。

周嗣音走了,她从来到走,都未曾掀开过纬帽。

……

*

金喆到底夺过他手里一样东西自己拎着,是那盏没甚重量的灯,特特走在前头,照一方光亮。

“还往哪儿逛去?”

“要逛且没边呢,饿不饿?我知道个地方,有道菜想来你一定爱吃。”

“你既有这个地方,如何不早说?先刚在大公主那儿,我……我没吃饱。”

上一篇:醉红裙 下一篇:南国枯木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