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碗良缘(203)+番外

作者: 裴千羽 阅读记录

便有几个常和她交际的夫人围拢过来, 纷纷笑道:“早听说你家里有一对宝贝似的双姝,今儿咱们有福,终于见全了!”

刘氏指着两姊妹,笑道:“大姐儿性子闷,不爱交际,各位夫人恕了她便是——这是我那小女儿,头两年一直随她哥子在任上,天南海北地走,见过的世面比我还多呢!”

“那敢情好!瞧瞧,作养得一把水葱似的,今年几岁了?”

“十七了。”

众人便有一句话悄悄笑问刘氏,刘氏笑着摇摇头,转身吩咐她们姊妹俩到下头玩去,自己往主宾那头招摇着去了。

……

实则,那些世家望族的女眷哪里耐烦应付一个身上并无诰命的夫人,有不明就里的打听是谁,便告知是浣州路家,行脚商发家,早两年做杂货行的。

乖乖,做杂货的!也能收到大公主的请帖?

都道是朝中新贵,当年浣州宣白两案他家还曾受过牵连,原本一落千丈,后来不知道打通了什么关节,只罚银了事。

人家家里大哥儿也争气,没一年就升发了,替太子殿下承办古雅榷场——榷场自太|祖皇帝后就落拓了罢?续上这根断了两百多年的脉,赚的银子让周子衿挥师北上打到莎梭河畔,大振国威!

上年更了不得,从草芥子大的朝奉郎直接升任转运使。

转运使?一介漕司,五品官儿,有什么稀奇!

五品官儿不稀奇,稀奇的是邺州——那是什么地方?金银成行,奇珍遍地的宝地。自古民风彪悍,朝廷派过去的官员哪个没挨过闷棍?他却混得风生水起,官民和谐,往后什么路数,你难道猜不出?

太太们久在深宅难出门,有所不知,如今外头早已早变了样!朝廷简化关防,允许商人租赁驿站,致使各州商贸生意越发红火,大商贾、大商队遍地开花,就连我们府上的小厮都晓得使余钱买点他们的商票,擎等着年底坐收分红呢!

听说这些可都是那位路家大公子牵头搞起来的!

怪不得,怪不得呐!

不过,到底没甚根基,火烧得这么旺,谁知道后头怎么样呢?这满座上,哪个不是一两百年的大家族,都没她这么张扬猖狂的,哼!

……

太太们有圈子,姑娘们也自有她们的天地。

金蝶金喆两姊妹被导引着进了一处临湖水榭,只见那水榭四面窗扉洞开,一面窗下设了盥手架多宝阁,其余三面窗下都设了大坐床,林林总总或站或坐着十来个女孩,一色儿的浅淡梳妆,宝髻玲珑。

金喆抬眼打量,感慨弥腊的风也吹到了京师,好几位姑娘都穿着缀满荷叶滚边的袄裙,头上簪钗也有异域之相。

……

恰此时,水榭中走出来一位紫衣少女,拥着金蝶,又呼朋引伴过来厮见,想来是姐姐的熟人。

忽的,那少女上前一步握着金喆的手,一面打量一面笑问:“路二妹妹,不记得我了?”

金喆细观其面貌,亦发觉眼熟得很,是——周嗣音!

这真是一别数年,时过境迁,上一回见面还是在尸横遍野的浣州行宫——金喆与之紧紧相拥,忙问她这几年过得可好?

自打随兄长进了京,周嗣音这三年便从未回过闵州老宅,一直都在京师闺门里待着,自觉形同槁木,虚度光阴。她乍一到金喆,见其如今的行止品貌,懵懂褪去,更添了一抹明媚与坚毅,欣羡不已。又想起浣州种种旧事,一时感慨万分,忙拉着金喆坐下相叙。

她们这里说小话,倒把别人冷落了,便有伶俐跳脱的站起来打趣:“你们俩一个闵州人,一个浣州人,竟有多少话说不完?人家正经姐姐在这儿,倒显得你们亲姐热妹似的!”

又特特走过来,搂着金喆玩笑道:“凭你们有什么逸闻野趣,何妨讲出来,也赏给我们听听?谁不知路家二姐姐可是跟着兄长走过千山万水的,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姐姐肚里的故事,想来总有一车罢?”

满室贵女笑作一团,花枝乱颤,都道:“好调皮淘气的倪妹妹,快歇歇!”

其实若论调皮淘气,从前的金喆敢认第二,没人敢充第一,不过这两年她年岁渐长,脾性也沉稳了许多,又顾忌着与众人不熟,只欠身笑道:“周姐姐出身将门,我与她还能说什么,左不过是战场上那点儿事罢了。”

“……”

一室寂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怔楞,尤其那位倪家姑娘,讪讪地坐下。一贯腼腆的周嗣音却佯怒嗔道:“偏你们打趣她?你们可知道,她是谁?”

是谁?

难倒不是一介五品官员之妹,商户出身,年已十七却仍未聘定的庶女?

上一篇:醉红裙 下一篇:南国枯木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