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碗良缘(134)+番外

作者: 裴千羽 阅读记录

寻常人可不允穿貂,银貂更是连王族都禁用之色,几个司狱忙行礼问安:“参见皇太子殿下,皇太子万福金安!”

裴宛抬抬手,并未多言,这阵子他每隔一旬便来此地探监,都叫刑部这些人摸出规律了。

……

*

周子衿住的天字牢房远没有外头民间谣传的那么冰冷昏暗,当然跟自家将军府是没法比,但起卧两居室,床榻桌案俱全,油灯不限量,还给生炭盆,比别个犯人待遇好出一大截了。

也盖因此,裴宛心里才不免揣测,这人是不是住上瘾了,不然怎么不论他如何游说,都不见他有意出来。

“殿下又来叨扰?”

听听,说的是人话嚒?

裴宛蹙着眉,往那草席上蒲团一坐,虽然是将军的囹圄,但终究是囹圄,地上未及清扫的碳灰立时将银貂染上一团墨色。

太子浑不在意,偏将军眼尖,笑道:“完了,殿下这氅衣不能要了,染成熏貂——逾了制喽!”

裴宛拧眉,没理他的话。

周子衿到底牢做得久了,嘴巴痒痒,连太子头上都敢撩两把,不禁偏过身来,笑道:“殿下,瞧瞧您,怎的没坐牢的反比臣这坐牢的还苦瓜脸?是心有郁结?”

裴宛伸出一只手,把他挡开来去,嫌弃之色越发明显。

“前日,塌它托连州府向陛下送来国书,其言愿以一万匹军马换大雍十万担粮草,两万担麦种。”

周子衿闻言,嬉笑之色尽失,立刻意识到不妥之处。

“军马?”

裴宛点头,唇角噙着冷笑:“他们倒是会下钩子,知道一般牲口咱们不稀罕。”

“陛下不会答应了罢?”

“陛下久不上朝,连我也难见他老人家一回,不过麒麟宫那几个阁老,却是议了一天,有意者占多。”

“草原人从来吝啬他们的军马,甚至临死前不惜落日敌手,也要狠心杀掉马匹,怎会做如此计?”

“喀拉尔山东脉今年雪不大。”

裴宛只说了这一句,常年戍边的周子衿便了然,“这是过得了冬,开不了春啊。”

裴宛点点头,“他们也民生艰难。”

周子衿闻言,也随之一默。

“前些日子,时局动荡,拘起你也算权宜之计,只是如今四方皆定,将军也该出来疏散疏散筋骨。”

周子衿老神在在,两手一摊,笑道:“经此一劫,臣才明白坐牢的好处。您瞧瞧这里,多清净无人扰呢,每日里青灯一盏,兵书一卷,咱也学学那文人……”

说到兵书,裴宛挑眉:“既然将军志不在山河,想来著的书也是敷衍之语,未免贻害后世儿郎,本宫好心,就先将这劳什子烧了罢!”

说着,就要叫人。

这可唬的周子衿瞪起眼睛,两手将书搂起:“殿下,钧旨可不好乱下!”

少年眨眨眼,从容不迫,背挺得笔直,哪怕身处牢笼也未染半分腌臜。

青年轻叹一息:

“只怕也没有殿下说的那般简单。白案判的艰难,江南几座州府,叫您翻了一回天,碧山诗社那帮白衣秀士原本都是咔嚓的命,也被您一力保下。您这样佛鬼难辨,京官也难自处。怎么算四方皆定?”

“我倒不知素有‘战神’之名的抚北将军胆子这般小!吏治上的事嚒,有松有弛,哪里就是佛鬼难辨了?况且拿笔的同拿刀的一样难办,书生一时发了难,可就不是纠兵起事这么简单,总要慢慢化归。”

“不是臣胆子小,若是从前,长|||枪在手,哪管他是麒麟宫阁老还是王侯贵胄?只是如今人在矮檐下,臣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手底下将士们考虑,敬德十一年的事,臣可不想再经历第二回 了——”

第59章 、捉虫

敬德十一年, 周子衿那会儿还只是名武散官,率三百儿郎突袭塌它王后方。他年轻时就有一腔孤勇,只这么点人, 就敢领着他们策马在敌营后方烧荒。

彼时秋草茂盛, 野火足足烧了上百里, 不费一兵一卒,俘虏塌它王庭数百余人。

此战大捷,正当兵士们盘算功绩之时, 连州州牧却奉内阁密旨, 不仅下令放归俘虏, 还命长途奔袭归来的周子衿率兵折返,前去镇守莫尔道关——莫尔道是连绵边线最险一道关隘, 草原人常年在此盘桓, 这道命令是何意味不言而喻!

那是令周子衿折戟的一战,三百兵卒几乎尽数未归!

思及此,连太子殿下也心生感慨,唤起他的字, da:“屠臣不必多虑,从今往后, 抚北儿郎只管向前, 身后有我。”

周子衿目光咄咄, 审视着裴宛。

……

“若名正言顺的将抚北军归还给将军,尚且有些难,不过这封祈粮国书,来得很是时候!眼下将军卸甲, 身陷囹吾, 不妨把握住这时机, 冲破牢笼。”

上一篇:醉红裙 下一篇:南国枯木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