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碗良缘(131)+番外

作者: 裴千羽 阅读记录

听到这她们才算回过味儿来,不禁问道:“你也跟着去?”

路金喆嗯了一声,“这京师像个大牢笼,无甚意趣,你们不必劝我,我已打定主意。”

白果儿哪里还敢劝别人,薛蛮子失笑,罢了,她自己何曾没有过这般一腔孤勇呢?

“时也命也,老天叫我们在京师相聚,又叫我们在此间分离!”

“人生如是,当浮一大白!”

……

“真的好想浣州啊……”

“我也想,京师太冷了。”

“嫌冷你还往北边走?北边更冷!”

“你们还记得那晚敕蓝花月夜嚒?”

“记得,那晚月色好美,烟花也盛。”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落千丈,大厦将倾——”

三人喝尽杯中酒,随手掷在桌上,就像是我们的命运啊……

*

冬月下旬,路金麒攒好了商队,辞别父母,从京师出发,一路向北。

驼铃依依,越往北,天越寒。

……

金乌西坠,霞光溢彩。

一行商队冒着风雪迤逦而行,为首的是两匹高头骏马,坐着一老一青年;四辆长板车,二十多家丁随扈,中间还养着两匹小骆驼。

“那里就是四方郡喽,过了四方就是扈州城,再往北三千里,就是塌它。”

“传说四方郡曾经有海,是嚒?”

老者深深嘬了一口烟嘴,缓缓吐了一口气,须臾弥散在冷风里。

他咕哝了一句话,青年没听清,约莫是外乡言语,笑了笑,并不为一个传说执著。

那为首青年自然是路金麒,老者是他延请的当地向导,寒风硕硕,只穿一件翻毛皮长袍,绽开满身烂羊毛,倒是比旁边一身大毛狐肷,防寒到下巴颌的麒哥儿还耐冻些。

……

队伍中路,马车里,路金喆掀开关得十分密实的车窗,霎时戍北寒风便趁着这个细缝钻进来,冰刀子一般刮在脸上。

小燕儿在旁也凑着个脑袋过来看,她们一路夜以继日赶路,几乎吃睡都在马车上,头几日的确头晕脑胀身子泛沉,这会子不管行路如何颠簸,俩人晕着晕着也习惯了。

竟有心情看起景致来。

笃笃地敲击声响起,路金喆顺着窗户缝看见一张被日头晒得通红的脸,喊了一声师傅!

谢娘子正敲着她车厢,示意她关上窗户。

路金喆阖上窗户,却一推车门,探出个头来。

“刚睡醒就出来,仔细吹出病来!”

“越躺才越病歪歪。”

路金喆一弯腰,艰难从马车里钻出来。

她透气一趟不易,盖因身上总是裹得毛茸茸的,头上风帽、暖耳、毛围脖缺一不可,身上轻软的水獭皮大氅风不侵水不濡,脚上踩着厚底毛毡靴,里头穿了两双蓄了棉的袜子。

她靠着车厢坐到车板上,紧了紧头上戴着的风帽,就这么会功夫,露在外头的手指冻得发僵,忙缩进套袖里捂着,这套袖还是临行前姐姐金蝶送给她的。

目之所及,四周草木凋敝,地上残雪斑斑,乱石遍地,几乎没有一条称得上是“路”的道,前方只有两行深深浅浅的车辙蜿蜿蜒蜒,充作是路。

路金喆也算从南到京师见过世面的,哪怕是当时坐船途径经常被旱涝侵袭的德州,她也没见过比眼下更荒凉的地界。

这一趟北行,真的能有商路?

不过,大地是荒凉,天却意外的好看。

日暮时分,太阳藏在西边一朵云里,亮彤彤的把那方天染成霞,远方的城郭约是一条线,不过虫子般大小,渐渐被光吞噬掉。

路金喆依着车厢,甩着腿,心思随着云漫无天际的晃荡。

谢娘子骑着马,也穿一身皮袍子,她自打一出京师便不爱拘在马车里,如今骑术了得,已经能同男子一般驭马飞驰,更是不爱坐车了。

“二姑娘想什么呢?眼睛都直了……”

小羊皮鞭子绕在把上,谢娘子戳了戳金喆。

金喆笑笑,搡了鞭子一把:“想家。”

“这才出门多久就想家?”谢娘子偏头笑道:“这该如何是好,眼下一时半会又回不去!”

金喆继续出神。

她想阿蛮,临行前她把那顶凤冠到底给了她。

端庄娴雅的女子抚着金冠前翠羽辉煌的翟鸟,往头上戴了一下,轻轻晃了晃,步摇颤动,流光溢彩。

“我也算头戴凤冠出嫁过了,只是没叫爹娘见着……”

她想果儿,临行前她又来府上一会。

“这一路远行不易,遇上个头疼脑热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大夫,我预备了好些丸散膏丹,你路上带着。”

金喆点着少女的鼻尖:“人家临别赠礼要么是尺素长笺,要么是金银财宝,偏你送药来了!”

少女翻白眼也颇明眸善睐,“呸,你比谁短金少银?写信我还怕你不识字呢!”

上一篇:醉红裙 下一篇:南国枯木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