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碗良缘(11)+番外

作者: 裴千羽 阅读记录

裴宛其实没兴头吃饭,但他不好辜负隆德海的好意,便应准了,“那正好,再商议下差事。”

隆德海出门通传一声,很快一桌饭菜便收拾好抬上来。

请裴宛上座,隆德海在一旁陪侍:“虽说是驿馆,但繁华不差京师,江南菜也做的拿手。他们这里时兴吃鱼,还有个说法呢,叫什么七月鲫,八月斑。家里吃的再新鲜,也不如这现打的好,这斑肝汤是这里老板的拿手菜,您喝一碗补补气血。”

隆德海盛了一碗鱼汤奉给裴宛,裴宛慢慢喝了。

随意拣了几筷子菜,入口没甚滋味,寡淡的很,不知道江南人天天吃这些有什么意思。他惦记着差事,略用了用便放下筷箸。

隆德海见状也停了筷,复倒上两杯白水来,先一杯给裴宛,问道:“瞧您气色,仍旧有不足之症,最近怎么样?”

“吃着药呢。”裴宛笑笑,把腕子一伸:“您老给把把。”

隆德海惦记他的身体,微微探身,口里说一声“冒犯”,并起两指捏住少年的脉门,仔细把脉。

须臾,放下手腕。

裴宛见他面色沉沉,先开口笑道:“能活过二十五麽?”

“天爷菩萨!”隆德海惶惶然摆手:“您长寿吉祥着呢,别说这种话。”

裴宛笑的肆意,这会儿瞧着他倒真有些孩子气来。

隆德海道:“血本阴||精,不宜动也,平日里少生点子气,有什么事都叫下头人去做。还是照吃四海方?”

裴宛拍拍腰间蹀躞带,点点头,感慨:“我何止不宜动,这些年谨遵医嘱,我连七情都少动呢。”

隆德海是看着他长大的,自然知道为了克制疾病,这孩子从小付出多少艰辛,忽然想起来一件旧事,道:“说起来,您与浣州倒也是有缘,这四海方原就是一位老太医开的,后来他辞官颐养,老家就是在浣州。这回觑个空,把那老先生请来再给瞧一瞧,没准他手艺精进,就好了。”

这种希冀裴宛早就不心存了,随意道:“也说不定那老神仙早就西去了。”

两个人笑笑,复又说起正事。

*

简单用过一餐饭,裴宛与隆德海作别,率随从一行四人踏上去往浣州城的官道。

如今城门已关,唯有零星几名守卫把持。

刘庆上前出示京师户部发的勘合,一看“户”字打头的红头文书,守卫请示长官,不多时,城门开了半扇,四人快马入城。

三名随从都是从小和他摔打着长大的,令行禁止心意相通。

裴宛分派人:“柳儿你去探路,寻个干净的客栈落脚;檀泷你拿着我的玉牌去敲观察使李仁卿的大门,让他开一道勘合给你,把这封信重新蜡封了,用官驿寄出去,然后从他那里再拿一道空白的勘合,我另有用处。月上中天时在此集合!”

“是!”檀泷与柳儿应声,驾马而去。

刘庆三人中最年长,从来都是贴身护着裴宛。

“咱们也有去处。”裴宛给刘庆使个眼色,两人轻踢马腹,穿街走巷,专往高门广厦云集的地方赶去。

刘庆道:“通判府邸,会在哪儿?寻个人问问?”

裴宛摇摇头,“按照《浣州志》来看,敕蓝河水从东向西穿城而过汇入大海,浣州城的局势必然是东贵西富。东边地势高,权贵人家都择高而居,而西边正是码头,货船林立,富贾豪商会临水而居。咱们往东去,照着州牧衙门找,自然就找到了。”

刘庆弃马,飞身跃至一户人家房檐上,极目远眺,隐约可见城里东边广厦连绵的样子,暗道不错。

两人便往东而去。

果不其然这里府衙连着府衙,官邸接着官邸。通判府距离州牧府只隔着两条街巷,本府并不大,外围郁郁葱葱,种植着深深乔木,绕院子飞了一圈,瞧不真亮。

裴宛决定回撤,他们舟车劳顿亟需修整,并不急在一时。

“先认好门,回头再来探底。”

月未中天,也不着急,二人轻打着马,在街上溜达,于夜色中看这江南繁华小城,虽家家阖门闭户,但依稀入耳的嬉笑声,鸡鸣狗吠声,老猫闹春声,声声不绝。

这里河水溪流也多,有的小楼就临水而建,小窗啪的一开,一盆水哗啦啦倾倒下来,正打在泊着的乌篷船上,艄公鼾声正浓,也听不见。

此等风情与北边京城不同,主仆两个走走停停,流连起来,路上疲累都消散大半。

“站住!什么人?”

忽然一声大喝,街角走出几名差役,提灯带刀,威煞人也。

刘庆一打量,知道是查宵禁的城防官。裴宛不欲多生事端,提起缰绳欲走,那几个城防见他们宵禁时仍驾马夜游,行动乖张,这一片都是大人们的官邸,出了事不是好玩的,纷纷上前,口中大呼:“拦住他们!”

上一篇:醉红裙 下一篇:南国枯木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