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祖国的复兴而奋斗(90)

作者: 百里流川 阅读记录

尽管公司还没注册,但沈熠已经在想销售的问题了。

虽说剪纸是传统民间艺术,在国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不过沈熠并不看好商业化剪纸在国内的市场,一则是人们的购买水平能力低,二则是当前的还处于一种追逐西方时尚的潮流中,传统民俗作品目前并不受欢迎。

只有物质满足了,人们才会产生精神追求,所以商业化剪纸当前的销路还是外销。

这事靠她一个人,办不起来的,只有往外找渠道,而peter就是个很合适的对象,他本身就是个出色的商人,又来过华国知晓华国文化。最重要的是,沈熠目前可联系的外国人就他一个。

她给Peter回了信,将自己(即将)成立剪纸公司的想法告诉了他,并邀请担任代理商。

她也没想过只是靠着几句话就拉来一个人力,而是认真的写了一份合作计划书,详细的介绍了剪纸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当前的形式,以及销售计划,最后给画了个大饼。

光是计划书也不行,还得送样,根据介绍的品类每个都做了一个模样,再配上精美的包装,一起寄出去了。

寄走包裹后,一边等待回信,一边着手公司注册的事宜,哪怕之前查了不少资料,可有些方面她还是不太清楚。

这没关系,她素来信奉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她不擅长,就交给别人做。

港城本就是商务发达的地方,这里每天都有来自各国的人注册各种公司,故而产生了专门的帮办理公司注册业务的机构,秘书公司,同时他们也可以处理之后的相关事宜,包括但不限于更新公司信息、缴纳费用等。

到了秘书公司,按照要求提供好相应的资料,交好费用,顺利的话,一周后就能收到绿壳,拿到办理好的各项公司文件。

圣诞节结束后就是新年,这一年是蛇年。

月初,沈熠到报社领了上个月的工资,这一次突破了一千块!还记得她第一次在这里领到的工资,不到一百块,两年后,竟然有了十倍的飞跃。

变化的不只是她的工资,还有这间报社,它的办公区域和工作人员都比之前扩大了两倍,她的编辑李平也在圣诞节前结婚了,爱情.事业都搞得红红火火。

“主编,有个事我想请您帮一个忙。”

“什么事?”

“我打算买房,到时候需要一些证明材料。您看我跟公司能不能签一份文员合同,给我攒几年工作时间?”

“买房?这么快?”何主编愣了一瞬,随后干脆答应下来,“没问题,弄好了会通知你,不会耽误你的事儿。”

“谢谢主编。”

“没事,你好好写稿就行。”好好帮我们报社挣钱,这才是主编的打算。

因为房东要求月底前搬走,沈熠就只找那种已经装修好的房子,哪怕是二手的。房子毕竟是两个人住的,需要考虑到双方意愿,所以每次看房时,沈熠都会拉上沈母。但沈母素来温和又疼爱女儿,买房这件事上完全听从女儿的意思。

看了几次沈母都没提出什么意见,沈熠也确实有了中意的,加上房东给的时间限制,非常爽快的的签了意向书。

有钱就好办事,哪怕有些证明沈熠无法提供,房地产经纪公司也能想法顺利的走完全部流程。当然,房贷也背上了。

一月的最后一周,母女俩搬进了自己的新家。

由于没什么亲戚,这顿暖房饭就是母女两人自个吃的。

“没想到,我还能住进自家买的房子。”沈母看着窗外的灯火,突然有几分意兴阑珊,“可惜他俩走得早……”

他俩?是她那个名义上的父兄?沈熠没觉得多可惜,不过也不好泼冷水。

她替沈母倒了红酒,“他们要是知道了,也会替咱们高兴。来,妈,咱们干一杯,祝贺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沈母对那个好赌的丈夫也没什么感情,就是觉得一个家只有娘俩到底还是有些冷清,倒也没多说,笑眯眯的举杯。

“今年,咱娘俩就要更努力的挣钱了,早点把贷款还清。”身上背着贷款,总觉得不踏实。

一旦忙碌起来,日子就过得飞快,到桃花初绽时,沈熠收到了Peter的回复,还拉来了第一批订单,她回复他以后就可以把订金打到账户上。

Peter留了联系的电话号码,沈熠是忍着肉疼去打这个电话的,越洋电话,话费多贵呀,要是电子邮箱能用就好了,可惜……她要是很有很有钱就好了,就狠狠的砸钱搞这块的研发,还能把技术带回国实现弯道超车,偏偏她没那么多钱!可恶!

所以挂掉这个电话后,她挣钱的意愿更强烈了。

同时期,香江文学社的分社筹备工作也已经完成,三月一日开始正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