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祖国的复兴而奋斗(56)

作者: 百里流川 阅读记录

镜头里少年们朝气蓬勃,红旗迎风飘扬,城楼恢弘大气,后方是初升的红日。

多年后,镜中人再看这张照片,只觉得他们意气风发、生机勃勃,无论是是人还是整个国家,都是年轻的、充满了力量的。

他们的前途注定是光明的。

拍完照后,跟着人流,又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他们跟在人群之后,跟着前方的人脱帽、肃立。有的人心中虽有疑虑,却没有立即提问,而是安静的等待结束。

结束后,一个三岁的小女孩用她稚气的声音发问,“爸爸,为什么大家刚刚都不说话啊?”

“因为我们在向烈士默哀啊。”

“爸爸,什么是烈士?”

爸爸耐心的回答她,“烈士啊,就是为了民族独立、为了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牺牲的英雄。你要记住,没有他们的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尊敬他们、感谢他们。”

“知道了爸爸。”小女孩点点头,指着碑身继续问,“那上面写的是英雄的名字吗?”

爸爸抱起小女孩,笑了笑:“傻姑娘,咱们的英雄有千千万万呢,那上面只有八个字,怎么写得完呢?”

“那写的是什么呢?”

爸爸的声音有些沉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小女孩的声音纯真,却十分深情,脸上是真挚的崇敬和感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秦光耀拍下了纪念碑的照片,他默念这句话,想起了城楼前的标语,转过身去。

人民万岁、共和国万岁,遥望着城楼和画像,默念着标语,他想起了在一大遗址看到的影像资料,伟人站在城楼上,用他特有的声音向数亿同胞、向世界各地宣布共和国的成立。

如今再忆,不只是心生澎湃,亦有酸楚,共和国的建立来之不易,是千万英烈先贤用血肉之躯换来的。

有的东西是需要现场感受的,仅靠文字和影像无法体会。

他忽地满眼涩意,模糊着按下了快门。

离开广场,在大栅栏里面吃了早餐,休息会,坐上了去长城的公交车。

第22章 八零小媳妇22(修) 内陆游5——……

一个小时后, 公交车停下,前方不远处就是长城的入口。

长城是华国最伟大的军事建筑,也是第八奇迹之一, 后来各国航天员在太空之中唯一能看到的人造建筑物是长城之说, 使得参观长城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才八点多,北一楼上就已经有了不少游客。

沈熠在前面排队等着买票,看见前方的缆车,有些意动,便留心了价格, 看清后默默的叹了口气,高不可攀啊。

既然是来爬长城的,不用脚怎么算爬呢。

众人在入口处早就等得心痒痒了, 拿到门票后,就跟入水的鱼儿一般欢快的扎进人流中。

到北二楼时, 依然稀罕得不行,摸摸城墙,琢磨琢磨障、亭、标,不停感叹古代劳动人民得智慧成果。

到了北三楼, 视野已经非常开阔,站在高处, 众人胸腔中不自觉生出一股豪情, 奈何文学素养不够, 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应景的词。

当他们还在冥思苦想时,旁边小学生脆生生的声音已经传到他们耳边了。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话音刚落,身后就响起数道掌声。

秦光耀兴奋得拍红了掌,不住点头,“好,真好!”

周晴的语文素养倒是比他好一些,“虽说不应时节,可这诗做得真好,气势磅礴,大气豪迈。小弟弟,这诗叫什么名字啊、谁做的?”

方才那背诗的小学生一听这话,满是疑惑的看向她,“这个你都不知道?”

周晴老实的摇摇头。

她自觉自己的态度还算诚恳,小朋友应当会给她解惑的。

岂料那小学生将她仔细打量了一副,最后冷哼道:“看你们的年纪应该是高中生了,结果连初中的课文都记不住。”

周晴被他的话臊得满脸通红,那小学生见状以为她忏愧得羞了,便背着手学大人模样,大度的解释:“好吧,可能你们大孩子作业太多不记得这个也是正常的,我现在就告诉你这个诗……”

周晴虚心的听着。

这小学生从作者生平开始介绍,详细解说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句里的景物描写,和下半首诗词里提到的几个名人事迹也做了扩展,最后更是发表了一番堪称参考答案的感慨语。

“竟然是主席先生做的,难怪呢,也只有伟人胸襟才能写出这样的诗词。他还有其它作品吗?”

周晴很喜欢主席的诗词风格,读着就让人觉得心生澎湃,浑身是劲,就好像是吸足阳光的向日葵,精神抖擞、昂扬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