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祖国的复兴而奋斗(118)

作者: 百里流川 阅读记录

过了两天, 郭建设就给沈熠递了消息。

内陆那边手艺最好的是黔省,山多竹林也多, 那儿的房子都是木头、竹子建的, 手艺是祖祖辈辈传的。

另一个则是粤省的佛山, 那边有个乡镇家家户户都有一片竹林,手艺好得很,还出过行家进宫做事的。

沈熠略略思考了一下,就把货源地定在了佛山。

一则是黔省太远,不方便查看生产, 交通不变,增加成本。佛山就在港城边上,多大的便宜啊。

二则是佛山这边出过行家,有进宫做事这个经历,算镀金了,这也方便做宣传营销吧,学学西方那些牌子,吹一波什么匠心独造、皇家特供、贵族专享,这艺术逼格和品质不就吹上去了。

如果这门生意真能做长远、做大了,她就投钱拍电影电视,吹起来。

“你再等两天,叔让他们寄了样册过来,还有一些成品,这会儿估计在路上了。”

要怎么说郭建设是朴实的好人呢,沈熠还没想到的他都想了。

沈熠心中感动,给郭建设送钱肯定是不合适的,但多买点他店里的东西,他很高兴。

多挣外汇,给国家买飞机,这是他们这代人最真挚的想法。他守的这店卖不了多少,但沈熠要是去内陆收货,那肯定是外汇啊,叮嘱儿子时可是仔细说了。

次日,沈熠又接到郭建设的电话,让她去店里取货。

挂掉电话,沈熠还纳闷,这时候的物流有这么快?

到了郭建设店里,发现多了一个人,中等个子、微胖、不黑的男子,应该是刚洗完澡,头发都还是湿的。

郭建设指了指他,“这是我家老大,听我催得急,担心快递耽误时间,就自个儿坐的火车送过来。”

果然,桌子上摆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表皮有些磨损,里面存着都是一些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从画面上的背景来看,是从民国初到现在都有的。

“叔,这能给我?不碍事?”

她担心这是公家的东西,老照片可贵着呢。

郭建设儿子摆摆手,“不碍事不碍事,我们平时用的保管得好好的,这本在柜子里吃灰呢。”

沈熠便放心收下了,“那太感谢大哥了,这东西对我挺有用的。”

郭建设又指了指地上的筐子,“这个也是给你带的,待会儿一起带回去。”

沈熠放下相册,一个一个的查看竹筐里的物件。

竹筐是很非常简单的口型,用来装一些玉米、稻谷、地瓜,这个是最熟悉的。

竹筐的容量很大,里面有装着花篮、水果盆、灯罩、针线盒、保温杯罩子,这是最常见的日用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灵巧的玩意儿,帽子、灯笼、香囊、水杯、花瓶,这些东西上面都有用不同颜色的竹丝编织出来的字,例如“福”、“喜”、“寿”,或者是一些民俗标志,铜钱、元宝、祥云等。

这比沈熠在旅游时见到的精致得多,更加接近艺术品这个范畴。

沈熠觉得这帮助太大了,得好好酬谢一番,毕竟郭家老大也是有工作在身上的,一来二去的耽误了加上车票钱,人也受累,怎么都不是一句谢谢能抵消的。

“郭大哥来过港城没?”

郭老大摇摇头,“没。来这边还得在鹏程办出入证,不方便。”

他爹也没说过,他便是到了鹏城才发现过不去,好在他是公家单位的人,拿出工作证件去办个临时出入证还是可以的。

沈熠听了更觉得亏欠,“那我带郭大哥去逛逛?正好我今天没事。”

“等叔下班了,我们来接你去吃饭。”

郭建设:“不在外面吃,瞎花钱。咱就在家里煮,正好老大这回来送了新米、红薯,咱们一块儿尝尝。”

沈熠也不劝,嘴上应好,就带着郭老大走了。

一路上,郭老大也把这些东西的价格告诉沈熠,什么时候收购最划算,制作工期要多久,这又省了她不少功夫。

沈熠先把郭老大带来的东西拿回家里,再带他去最热闹的商场。

郭老大还没坐过地铁,见到往地下走,心里还不住打鼓,待见到里面的列车,不安转为惊讶。

“咱们市里要是有这个就好了,不堵车还不闷,我一坐那公交就头晕想吐。”

沈熠也不笑话他,“以后肯定会有的。”

出了站,见到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商场,郭老大更是震撼。

这真的是商场?这白天都亮着灯,可不浪费嘛?地上还贴了瓷砖,这可得费多少清洁工?

看来他爹真的是坐冷板凳,他爹呆的商场跟这不能比不能比。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这新奇的一切,拘谨却又好奇,也就没留意到沈熠已经开启买买买模式,直到沈熠让他试衣裳才反应过来,这是给他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