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去去千载姻波(55)

作者: 千墨云书 阅读记录

圆圆更是羞愧,便把冬瓜姨娘的事压下不提。

凡尘下了几回决心,直至天尽黑时方踱到霁和堂,若丹没让他进门,站在门槛内低头平静地问:“何事?”

凡尘鼓足勇气极力去捕捉她的目光:“到夏侯家纳采非我本愿,是双亲的意思。”

若丹强笑道:“娶亲自然得遵父母之命。”

凡尘目光炽热:“相信我,能有办法解决。”

若丹定了定神,冷言道:“尘公子,请你不要再来了,你娶你的亲关我何事?我已向灵山姐姐道过喜了。”

凡尘被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也是,他与若丹之间所谈话题从未涉及儿女之情,自己的此番解释旁人看来确有些莫名其妙,他眼里的星光瞬间黯淡了下来。

若丹却甚为清醒,当朝,学子入读太学通经后,若要入仕还需经过察举,其中一科便是举孝廉,即考察学子是否孝顺父母、办事廉正。凡尘若违背父母之命便相当于自毁前程,而这不是若丹所希望的更不是她生命之中所能承受得起的。这个三岁便入蒙学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入太学、考试通经、入仕是他从儿时起便立下的远大目标,他是如此渴望通过太学进入国家政权中心,实现一扫天下的抱负。

听着暗夜中少年沉重的脚步声渐行渐远,若丹心里怅然若失,她一开始便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架不住少年常投来的和煦目光,也架不住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竟身不由己地坠入那一抹温暖之中。她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何必留在此处添乱,相互折磨不如相忘于江湖。

连日来一直沉默的若丹开口对三婆道:“我想跟阿爸走海丝路。” 其时官府开辟了一条始发于合浦港,往涨海,以已程不国为中转至大秦国的海上丝绸贸易之路,据说大受沿途各国欢迎,史书记载:所至国皆稟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

方才秦壮特来霁和堂告诉三婆,官府开始招募商贾,他已经应募。

若丹好奇地问秦壮:“阿爸,为何商船此时走海丝路?”

秦壮解释道:“走海丝路的商船需沿途获取食物和淡水,故只能利用季风沿岸航行。一般每年九月到次年三月,可顺北风由合浦往涨海,次年四月到八月,可顺西南风由涨海抵合浦,故此时开航时机最为合适。”

三婆的心却悬了起来:“走海丝路何其凶险,一直以来,南舶往来所经交趾洋,必冲入南、北、东三股合流之中,如海上有风,船尚可借风而出,如海上无风,船无法前行,必于浪涛翻滚之中瓦解。便是合浦港附近也因海面狭窄,海域珊瑚密布,暗礁、沙洲众多,加上回旋莫测的海风及兴起的巨浪,船舶倾覆是常有之事。”

秦壮道:“虽如此,但行走海丝路的商贾不少,回来无不大发的,且现今合浦城里珠子的价钱被他们打压得十成只得三成,这些商贾收了珠子几经转手便‘价递相倍蓗,至于不赀’,不如我亦搏它一搏。”

近年儿女渐大,如金已能独挡一面,秦壮见出海贸易的同行得利比自己守着店铺多得多,便萌发了跑一趟海丝路的想法。开始岑氏死活不答应,但秦壮去意已决,岑氏再闹亦是无益。

三婆见秦壮态度坚定如此,便不再说话。

若丹在旁默默听着,顿然下了决心要随秦壮走海丝路。行万里路才对得起读的万卷书吧,一味沉沦岂不误了大好时光?便待秦壮走后对三婆道出自己的想法。

三婆忧心地望着她稚嫩的脸庞,问:“是不是因为凡尘公子?”

若丹点头,又摇头,对三婆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第24章 断舍离尘

三婆将碾粹的珍珠末小心翼翼地倒进琉璃瓶,抬头认真地审视了若丹一番,问道:“我与你阿爸的说话你都听见了?海上航行何其凶险。”

“我知道,但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

“商船出海时日冗长,或遇风浪,或遇劫掠,均有生命之忧,你真要去?”

若丹目光坚定:“是,我去。”

三婆捋捋她额前柔软厚实的黑发,叹道:“去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三婆当即关了霁和堂大门,带着若丹回了凤凰山。

秦家大小围桌而坐正准备上菜,见三婆到来,秦壮忙起身让座,岑氏命丫鬟添上两副碗箸。

三婆问秦壮:“姑爷是后日出发么?货物可备好了?”

秦壮恭敬答道:“都备好了,如无意外,后日便可出发。”

三婆又问:“可有谁同去?”

秦壮答道:“无。”他原也考虑带个儿子历练一番,但如金要看顾铺面,如银要温书参加郡国明经试,如飞现也学着管理购进的农庄田地,故秦壮只能独自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