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珠同人)还珠之后宫传奇(76)+番外

作者: 写字的人 阅读记录

景娴听到云海的话脸上才算是露出了松口气的感觉,又问道,“皇上他还有没有其他的吩咐?”

“当时时间紧,皇上只说了这些,等奴才逃出包围圈的时候,皇上也被抓了,不过皇上他最后还是大声的朝着奴才喊了一句,什么也别答应。”说道最后,云仓才想起皇上被抓前说过这样一句话,但他还有些摸不着头脑,所以没怎么在意。

不过看现在皇后的表情,他知道这可能是关键的一句话。是关键的一句话吗?当然是,景娴知道弘历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他是在被转的那一刻洞悉了对方的意图了,弘历这么说也就是让景娴不要受对方的要挟,就算将来弘历真有个什么那她也可以不用担什么责任。

景娴询问完整个事件也没有让云海推出去,而是先拿起那封信,准备打开看看信里有什么线索,当景娴准备拆开那封信的时候,却发现信封处有两滴暗红的血迹。景娴的眼神暗了暗,虽然脸上还算镇定,手却是有些发抖的。

这就是一封普通的信,与弘历每次给她的书信一样,就是一封家书,说他又回到济南了,还打听到这原来还有个姻缘庙,很是灵验,只要能在这求到云来法师的两根红线,将其绑在一对爱人的手腕上,那么不但这辈子可以做一对恩爱的伴侣,就连下辈子也可以再续前缘。他亲自排队去求了两根红线,所以耽误了些时日,可能要晚些日子才能回宫。现在他已经将其中一条绑在自己的手腕上,还有一条他打算回来后亲手给她戴上。后面又问了问宝宝们的情况,说是想他们了,很想看他们手舞足蹈欢迎他的样子。最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叫她不要担心,他一切都好,很快他就能回来。

景娴看着这样一封毫无文采可言的家书,心里五味杂陈,又瞥了眼信封,发现似乎还有东西,拿起来往下倒了倒,一根红绳从里面掉了出来。这条红绳还真的只是根红绳,什么装饰都没有,景娴放在手里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这条红绳真的那么灵验吗?这辈子吗,还是把这辈子过好再说吧。

储君

云海见皇后在那里拿着红绳发呆,于是说道,“这条红绳是皇上亲自去求得,光排队就排了好几天,皇上一直带在身上的,直到那天。。。皇上才把它塞到信封里,带回来给娘娘。”

景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也没有带到手上,而是仔细的放好。转而拿起那两个锦盒,景娴想着这不知道又是弘历给她的什么东西,不会是些首饰珠宝什么的吧?等景娴打开这两个锦盒时,不但云仓愣住了,就连景娴自己也被吓到了。这分明就是皇上的玉玺和调动全国军队的虎符。过后又自我解嘲了一番,幸好乾隆现在还没造出二十五个玉玺,要不然云海估计拿不了那么多。

看着桌子上的那两样东西,她知道弘历是把一切安全隐患都为她解除了,她要感谢他吗?可她现在心里却没有任何感激,她只觉得堵,堵的她透不过气来,不过看云海在也没有太过的表现出来,只是看起来有些伤心而已。

“皇上失踪的事,本宫会召宗室的各位王爷来商讨对策,这件事不能瞒着他们,很多事还要他们去做。”景娴对云海说道。

云海明白景娴的意思,遂说道“皇上说先告知娘娘,至于其他的事都交给娘娘做主。”意思是你说了算。

“粘杆处的人现在就归你指挥,一定要找到皇上,把皇上救出来,省的皇上。。。。”

“娘娘放心,奴才拼死也会找到皇上的,到时奴才再向皇上和娘娘请罪。”

“本宫知道这件事不怪你,现在本宫就要召集宗室亲王,你就先留在这儿,也好把事情说清楚。”她知道她现在既有皇上的玉玺,又有掌握军权的虎符,如果没有人作证的话,不定爱新觉罗家的王爷们怎么想呢,留云海在也算是个证人。

“奴才明白。”云海也知道这是皇后怕留人话柄。

宫外的宗室王爷们在接到景娴的懿旨时还很纳闷,怎么皇后娘娘会召见他们呢,难道是皇上出了什么意外?想到这这些王爷不镇定了,这大清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清楚,要是现在弘历真出了什么事,那不是要天下大乱。于是刚才慢条斯理想事情的亲王们,此刻都火急火燎的催促自己的福晋快点,他们要急着进宫见皇后。等这些王爷在坤宁宫外碰面时一个个都气喘嘘嘘,生怕自己迟了耽误事。

景娴见到他们时还惊讶了一把,她也没想到这些王爷会这么快就来,但一看这些人都进殿半天了,还在喘气就知道这是急着赶过来的,可能这些人精都猜到出了什么事了。景娴看了看来的人,履亲王胤裪、庄亲王胤禄、果毅亲王胤礼、恭亲王弘昼这四人都是一脸谨慎的给景娴请安,见景娴的脸色很不好,就知道他们可能真的猜对了,满脸严肃的等着景娴说什么爆炸性的消息。

景娴见他们这样知道他们是急于知道消息,对着云海说道,“你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诸位王爷吧。”

云海又对着这些王爷们把弘历受伤被俘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最后还告诉他们皇上把玉玺和虎符都交给了皇后。

这四位王爷本来在听到弘历受伤了,还被掠走了,心里就是一惊,都想着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出去,那就是大乱,连一向玩世不恭的弘昼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紧蹙眉头,可是还没等他们消化完这个讯息呢,就又听到皇上居然把玉玺和虎符交到皇后手里,众位亲王开始明白皇上的意图了,这是打算如果他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是要永璂登基。可永璂才是个八个月的小婴儿,不可能单独上朝听政,那这位皇上的亲娘自然要陪同皇上一同上朝,从而代皇上掌管国事,即使下面的人不服,但人家有兵权在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看来这个弘历还真是宠信皇后,就是不知道这位皇后会不会野心太大啊。

景娴当然明白他们的想法,如果换做是她的话,也要对自己有所猜忌,于是勉强的笑道,“诸位亲王,本宫虽然手握玉玺和虎符,但这些本宫只是代皇上临时掌管,本宫是一定要救出皇上的,只要一天没见到皇上的。。。。,本宫一天就不会。。。。”

这话虽然没有什么都说出来,但是这些人都明白皇后的意思,心里暗自点头,这个皇后还是明事理的,可是现在还是要把接班人的事要确定好了,要是弘历真的出事,至少大清还是要有国君在的,一边稳定民心和军心。

履亲王胤裪的辈分算是最大的,于是说道,“皇后娘娘的意思,本王清楚,但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要是皇上他。。。大清不可一日无主,储君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正好诸位亲王都在,不如皇后娘娘将有子嗣的妃嫔和阿哥们都秘密的请来,我们先到乾清宫看看正大光明匾后是否有皇上立下的诏书,如果有那以后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就按着诏书行事,如果没有。。。”

如果没有怎么样胤裪没说,但大家都明白,没有的话,名正言顺的当然是立嫡子,可现在永璂还小,大清又四面危机,这个时候大臣们估计都是打算立个稳妥的,大阿哥永璜无疑是最佳人选,一个出过花的,有纯正满族血统的阿哥,年龄虽小,可也已经九岁。前面的两位老祖宗比大阿哥登基时比大阿哥年纪还小,顺治爷六岁登基,康熙爷八岁登基,所以这大阿哥年纪小也不算什么事。不过如果皇上真没有下诏书估计朝廷又是一番争斗,虽然大阿哥看着很合适,但皇后有皇帝的玉玺和兵符,那是真正掌握实权的人物,能不推自己的儿子上去?所以现在他提议让有子嗣的嫔妃都过来,如果真有诏书也是一起见证,省的日后落人口实。

景娴当然明白胤裪的意思,但她心里是有些不情愿的,一旦公开密诏内容那就是把永璂推到火上烤呢,可目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