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试婚(211)

林兰用力点头:“你说的很对,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怨不得谁,只是……我们现在是要去叶家吗?”

李明允冷峻漠然的神色渐渐缓和下来,带着一丝嘲弄的意味轻哂道:“父亲要我去跟大舅谈谈,他还想拿母亲的情分说事,估计大舅听了更得发火。”

林兰挽了他的胳膊:“就让他们疯狂去好了,咱们去叶家喝杯茶,清静清静。”

李敬贤发了一通火,郁闷的去了宁和堂。

韩氏见面就将林兰和李明允一通数落:“老爷,您可不能再被明允骗了,他这次回来肯定是来为叶氏报仇的,什么凑巧之说,分明就是他和叶家联合起来对付咱们。”

李敬贤一声怒吼:“你少拿明允说事,我看要害我的是你,若不是你出的什么馊主意,叶家能借题发挥?”

韩氏吓了一跳,委屈道:“老爷,您怎能把过错全推在妾身头上,当初您自个儿不也赞成的吗?”

李敬贤恨不得一脚踹过去,咬牙切齿的骂道:“你还嘴硬,要不是你吹枕边风,我能答应吗?你整天的就琢磨怎么对付明允,怎么把叶氏留下的产业弄到手,真真是个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愚妇。”

韩氏气道:“如今要对老爷不利的可是明允和叶家,老爷怎的冲妾身发起火来,该想想如何解决这事才是要紧。”

李敬贤硬生生的把火气压下,想到这个头疼的问题,他就满心烦躁。叶家在东直门大街这么一闹,必定会弄的满城风雨,若是传到圣上耳朵里,责问起来,他要怎么回答?

韩氏见老爷脸色难看的可怕,怯生生道:“老爷,咱们不能太被动了,是不是找人放出话去,就说,叶家因当年的事对老爷有误会,此番故意抹黑老爷……叶家这样闹不就是想利用舆论对付老爷吗?咱们来个以牙还牙,总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李敬贤眉头一紧,思忖片刻,觉得韩氏言之有理,叹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制造舆论这种事,是李敬贤的拿手好戏,他的政绩怎么来的,清誉怎么来的,贤名怎么来的,就是通过制造一番又一番的舆论树立起来的。

说办就办,李敬贤立刻叫来赵管事,细细的吩咐下去。

只可惜叶家二夫人和叶大老爷在东直门的演出实在精彩,加上李明允那种焦急委屈的神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大家同情弱者,后母基本都是歹毒的心理定势,李敬贤这次想要扳回一成实在困难。

旁晚时分,明则夫妻急急赶到朝晖堂。

“父亲,母亲,适才岳父大人让人捎来口讯。”明则神色惊惶。

李敬贤心头砰砰直跳:“说什么?”

明则踟蹰道:“岳父大人说……御史台的好几位大人联名上折,要弹劾父亲,岳父大人想压压不住,岳父大人让父亲早做准备。”

李敬贤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差点一头栽倒。

李敬贤是没栽倒,挺住了,可上座的老太太没挺住,“嘭”的一头栽倒地上。

众人惊呼,忙上前七手八脚的把老太太扶起来,见老太太头破血流,已是面如金纸。

一时间叫大夫的叫大夫,哭的哭,喊的喊,朝晖堂里乱成了一锅粥。

此时李明允夫妇就坐在叶家的花厅里喝茶。

二舅母戚氏笑道:“今儿个骂的实在是痛快,这口气憋了几年,总算出了。”

大舅老爷哼哼道:“这还早着呢!就这样,太便宜那对贱人了。”

大舅母王氏担心道:“那李敬贤会不会真的动用官府来对付咱们?”

大舅老爷一眼横过去,嚣张的说:“他有这个胆?我还正愁事情闹的不够大,闹到官府去,我求之不得,顺便把李家那个贱婆娘毒害的明允的事也拿出来论一论。”

李明允道:“父亲他不敢的,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若是不出意外,今天御史就会上折子。”

大舅老爷点点头:“那份证据我已经让人送到御史杨大人手里,这位杨大人当年就曾上折弹劾过李敬贤,不过没成功,这次,他定能如愿。”

戚氏惋惜道:“可惜这折子一递上去,李敬贤贪污的那些银子就要充入国库了,要是能留给明允多好。”

李明允哂笑道:“那些不义之财,拿了都烫手,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好。”

第196章 太后的猜测

这日皇帝下了朝,去太后宫里请安。

“母后今日气色好了许多。”皇帝欣慰道。

太后笑微微的看了眼站在身旁的舞阳:“这些日子多亏了舞阳在宫里陪着哀家,逗哀家开心,心情好了,比喝什么汤药都有效。”

舞阳娇笑道:“只要太后不嫌舞阳聒噪,舞阳愿意一辈子陪着太后。”

太后嗔笑道:“陪哀家一辈子,难道你不嫁人了?”

舞阳羞赧起来,低头绞着帕子,咕哝着:“太后尽取笑人家,舞阳才不要嫁人。”

太后笑起来:“哪有女儿家不嫁人的道理。”

皇帝笑道:“舞阳也到该嫁人的年纪了,舞阳伺候太后有功,孤一定许你一个如意郎君。”

舞阳脸更红了,娇嗔着:“连皇上也来取笑舞阳了。”

皇帝和太后开怀大笑,太后道:“定要给我们舞阳找一个才华盖世,英俊潇洒的郎君才好。”

舞阳听到这两个词,脑海里自然而然的浮现李明允的身影,可惜……他已经成婚了。

太后见她眼中一闪而过的黯然,心中疑虑:莫非这丫头已有心仪之人?

看舞阳的下巴都快抵到胸口了,太后决定先打住这个话题,回头探探舞阳的心思再说。

太后转看皇帝,见皇帝也很奇怪,面上虽然带笑,可目光游离,显得心不在焉。便和声问道:“皇帝可是有心事?”

皇帝微微叹了一息,慢声道:“前些日子御史台弹劾工部尚书贪赃一事尚未查清,今日一早御史台几位大人又联名上折弹劾户部尚书李大人。”

太后颇感诧异,蹙眉道:“难道李大人也贪赃枉法?”

舞阳不禁心头一凛,竖起了耳朵。

皇帝的神色又凝重了几分,无声叹息:何止是贪赃枉法啊!今早看到杨大人上的折子,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随着折子一起呈上来的证据,又叫他不得不相信,为了慎重起见,他暂且压下贪赃不提,责令御史台尽快将此事彻查清楚。

皇帝端起茶盏又放下,叹道:“儿臣记得,当年李大人重新迎回糟糠之妻一事也闹的沸沸扬扬,儿臣还曾赞誉过他,富贵不忘糟糠,至情至性也,且李大人多年为官,官声颇佳,儿臣一直以为他是可以倚重的臣子,谁知……哎!知人知面难知心啊!昨日,东直门大街出了一场闹剧,曾经是李大人的岳家叶家在东直门大街控诉李大人夫妇,迫害叶氏所生的李家二少爷。”

舞阳一声低呼:“是李学士?”

太后睨了舞阳一眼,舞阳忙噤声。

皇帝闷声道:“还意图霸占叶氏留给儿子的产业,据当时在场之人口述,叶家声称李大人当年并非是以为韩氏不在了才另娶了叶氏,他在叶家面前一直宣称尚未娶妻,李大人是骗婚,骗财。”

太后讶然道:“若真如此,那李大人就是停妻再娶,太卑劣了。”

“哎……今日朝堂之上,御史台的几位大人向李大人发难,李大人辩称这是一场误会,李学士也声称绝无图谋产业一事,是他自愿让出产业与兄弟分享。”皇帝道。

太后若有所思:“李学士身为人子,便真有其事,他也不能说实话。”

“那皇帝决定如何处理此事?”太后问。

皇帝沉吟道:“无风不起浪,如今这事闹的满城风雨,兹事体大,儿臣让他回去闭门思过,待查明事实真相后再做定论。”

太后点点头:“李大人毕竟是朝中肱骨,颇有声望,此事必须慎之又慎。”

上一篇:萌妻私房菜 下一篇:一品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