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皇帝交换身体之后(穿书)(134)

这科举, 一看文才, 二就看这名声。这名声,一是有家族传承, 若是名人之后,名家之后,这门第就会让人高看一眼。不然怎么那么多人往各名人身上靠,都是为了沾光。第二嘛, 名师教导,若能师出名门,有一帮子声名赫赫的师兄弟,这就是天生的臂膀。若是前两条都没法达到,还有第三条,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条,进一个好书院。

京城的国子监那名号响当当,但寻常人等也进不去。除此之外,还有两大书院,倒是也吸引了众多的弟子。一个是云道书院,一个是青云书院。

两个书院在长江的一南一北,其实相聚并不太远,但都是赫赫有名。这两个书院的宗旨倒是都一样,只要你有才学,你能考过入学试,那你就可以免费入读。不光如此,若是每次都能名列前茅,还会奖以修学之资。故而每年到两个书院求学的人如过江之鲫,但真正进入的人没几个。

两个书院每年都会进行一次比试,本来只是民间行为,当年先帝鼓励多读书,特意颁下了一块御匾“才高八斗”,哪个书院胜了,就能得到这块御匾,还会赐一千金、一千斤粮。故而年年两个书院都将此比试当成重中之重,也允许旁人观看。据说有人不远万里只为这一场比试。

不过,这两个书院真真是平分秋色,基本上是轮流当先。而今年这事,恰恰就跟这两个书院有关。

传闻一对孪生兄弟,家里贫穷,但十分聪颖。父母均亡故后,乡长可怜两人,就让两人去乡中学塾洒扫。一日考试时,一位老夫子正在比试场外头巡视,见两人蹲在地上破题成文,默默看完,大惊,破例收取。教了两年,老夫子言无物可教,便叫两人去了两个书院求学。谁知,哥哥去了云道书院,弟弟去了青云书院。两人,均参加了去年的比试。

熟料,此次到了京城之后,青云书院一学子赵峰写了一首诗名扬京城。熟料,云道书院一人说那首诗其实是上回自己游戏之作,却在比试之时遗失。赵峰自然矢口否认。就在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位当时观看比试的才子出来,说是当时看到了这位弟弟私底下去寻过哥哥。更巧的是,失窃者为哥哥同窗,而那位赵峰为弟弟的好友。

这事就激起了千石浪。更为神奇地是,第二日,那位出来观看比试的才子,被人发现在河流之中,救起来后,目前还人事不省。更巧的是,这位才子不是别人,而是前朝一位大儒的后人子孙。立刻就有人登闻鼓告御状,状告云道书院和青云书院杀人灭口,草菅人命。

于是,这折子就递了上来,下头的人不敢瞒,报到了这边来。

礼部尚书说完之后,立即拱手:“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平息众人之怒。读书人乃国之根本,如今春闱尚未开始,就闹出这等事来。如今还有各国使臣在此,若是传扬出去,恐伤我大荣之名。如今既然已经告了御状,不若皇上就先将那涉案三人关押起来,先平息众怒,再慢慢查探。”

吏部侍郎站了起来:“皇上,微臣以为这样不妥。目前尚无任何凭证指明三人有罪,若是耽误了这三人的春闱之考,岂不是白白害人蒙了冤?如今当务之急是严查此案。本案牵扯众多,不若让大理寺总揽,刑部协助,立即查探此事,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微臣以为,此事既是已经登闻鼓告御状,不妨,由皇上派人出面,这样也能名正言顺。”

……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发表自己意见,贾筱筱只觉得一脑门儿官司: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

她皱了下眉,正要坐起来,又软绵绵地靠回了椅背,抬手:“停下!咳咳,那,那个落水之人,如今可怎样了?”

在场的所有人一怔,面面相觑之后,不约而同地看向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正在捋须,忽然被这么多人瞧着,往后退了一步,结结巴巴地道:“微臣,微臣也不知道啊。”

贾筱筱嘴角一抽,飞快地又拉平了嘴角:“沈福,六百里加急,让留守的太医去瞧瞧那人。另外,让院正也去一趟,各种药材都带些。你亲自领去,再带一队兵回去。”

“皇上!如今龙体有恙,您……”立刻有人反驳。

贾筱筱摆摆手,继续吩咐:“不管落水之人情况如何,你每两个时辰就派两个兵回来给朕禀报情况。此外,将那首诗的原稿带来,还有那三人,你拿了朕的手谕去,让大理寺丞亲自带人将三人请回大理寺,先分开住着,不要相见,派人保护着他们。

“还有,吩咐下去,明日一早所有人启程。”贾筱筱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