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电动车无敌古代(62)

设计出小高炉后,杨瑛便去找曹肃了。

炼钢需要用到焦炭和石灰石。石灰石可以降低铁水的杂质含量,这个比较好搞定。毕竟大昭人很喜欢割掉敌人脑袋来邀功,石灰是保存“功绩”必不可少的东西。

但是焦炭这个,就有点麻烦了。但想要炼制焦炭就必须请人来造窑,使其密封温度能达到950度以上才能进行焦炭制作。大昭已有了瓷器,而烧制瓷器的温度要在1100度以上,所以想造一个可做焦炭的窑并不难。

但问题是,那些烧瓷或者造窑的工匠都掌握在世家手里,这杨瑛就无法解决了。军地两用的书里并没有相关制造的技术,而开工开物里虽有相关记载,但身为一个现代人看这书很头大。所以这事,还是得交给曹肃去办。

曹肃听完后,呵呵一笑,道:“此事简单,就交给我去办。”

两日后,曹肃“请”了几个盘窑的工匠回来。看那忐忑的样子,估计曹肃是用了些手段的。杨瑛也不想去管这些。她又不是什么道德先生,而且来到这时代后,她对世家的厌恶又多了许多。

这些人就跟蠹虫一样,把持着各种技术人才,不停吸百姓和国家的血。这等人,被敲打了又怎么样?

比起被敲打的世家,杨瑛更关心自己的小高炉。

毕竟,这可关系着系统任务呢!

盘窑不是一日两日能成的。趁着这空档,杨瑛又去找煤炭。好在,大昭已开始用煤来炼铁,也有了相对成熟的井下开采技术。找了一遍后,杨瑛就找到了适合做焦炭的烟煤。

曹肃拿着烟煤,询问了产地后,立刻就找人去挖了。若是杨瑛的小高炉能成功炼出好钢,那存着的这点烟煤是不够用的。

焦炭制造原理听着很简单,但真要制造起来却不容易。经过反复实验了二十多回,杨瑛终于得到了一个相对准确的制作流程。

焦炭有了,石灰石有了,铁矿石也有了,那就可以开工了。杨瑛兴冲冲地去跟曹肃汇报工作,可曹肃的反应却是奇怪。

“小妹,还是请个人过来祈下福比较好。”

“哈?”

杨瑛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明明已经跟老曹科普过一些相关科学知识了,可他咋还这么迷信呢?

“小妹,这可是大事。”

曹肃一脸严肃地道:“按照你说的,一旦成了,咱们就能炼出不少好钢。*届时,普通的铁可用来做农具,而士兵们的刀剑都可以用钢打造。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抽出自己的佩剑,道:“我这把佩剑名青釭剑,乃是名家打造,削铁如泥。可你知道为何我的青釭剑能削铁如泥吗?”

“因为是精钢打造?”

“不错,是比精钢更好的钢!也是炼钢中无意中炼出来的一块钢,起初也没在意,后来铸剑人铸剑时发现这块钢有些特别,成剑后不但锋利,还有韧劲。”

曹肃将剑递过来,“而且这多年了也不生锈。”

杨瑛接过剑。见剑身略有些灰黑,又往地上戳了戳,见剑身能弯曲,想了想后,不由惊悚了。

“这,这,这难道是高锰钢?!”

“高猛钢?小妹知道这钢怎么炼?高猛钢……勇猛之钢,还真是贴切的形容。”

杨瑛嘴角抽了下,“不,不不。大兄,锰是一种金属元素,非勇猛的猛,而是金字旁的锰。”

顿了下又道:“这个技术难度很高,而且要找到锰矿才行。等等……”

杨瑛蹙眉,她忽然想起当初读书时,老师讲的一个关于锰的趣闻。说是种花家的先民发现软锰矿后,发现这种呈黑色的软土极易染手后,就拿来给陶器上色。

所以……也许调查下也能找到锰矿?

杨瑛将自己的想法说了遍后,“虽然我们未必能造出高锰钢,但若是能发掘一个锰矿还是好的。毕竟锰的作用很多,不光是炼钢能用着,其他方面,例如给陶瓷着色,印漆,农业方面都能用上。”

曹肃点点头,“嗯,我会安排人去找的。”

顿了下又道:“所以小妹,炼钢的事马虎不得,还是得举行一个祈福的仪式。你想想看,若是咱们的士兵都用上了钢刀,那得是什么场景?

直接将敌人的刀砍断,那仗还怎么打下去?你看就一个双马镫的改变,封冼几万大军都没能围住咱们,若是再换了钢刀,这天下,还有几人是我们的对手?”

“这倒也是的。”

杨瑛点点头,“但这是科学的进步,跟祈神没什么关系。”

曹肃微微一笑,道:“玉贞,来坐下,让哥哥教教你。”

杨瑛坐了下来,曹肃喝了口茶,慢悠悠地道:“你听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