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了,但没完全穿(43)

作者: 绪流之 阅读记录

“我一是来立户,二则是想请冯大哥帮个忙。”秦汐月笑着说道。

由于庆平县鲜少出现女户,究其根本还是女子太难拥有一项可以立足于世养活自己的手艺,虽说许多女子都有那个心,却在得知条件后齐齐望而止步。

为了摆脱这个困局,秦汐月希望可以与户籍处做个简单的合作,请冯兴昌推荐那些有心立户却苦于没有手艺的女子去她的店内做帮工,一来赚得一份立身钱,二来也可学得一门手艺。

对此冯兴昌自然是举双手赞成,若是从他这里登记的女户变多,他必然也会得到来自上面的嘉奖。

达成协议之后,秦汐月愉快地提交了自己立户所需的资料,便回了县里。

过了没两天,冯兴昌便送了两名愿意来县中发展的女子到秦汐月的小店处。

秦汐月的小店不算小,住下几个帮工绝对是绰绰有余,因此秦汐月给出的条件便是包吃包住,每月还可获得月钱,当然若在外有住处,秦汐月也不会强留就是。

这两名女子都是早有立户打算的。一人姓王,是村中一寡妇,前些年丈夫失足跌落山崖摔死,留下家中一老一小。

王寡妇原是被买回去的,也不知爹娘在何方,再加上丈夫对她好,此时家中只剩下年迈的婆婆与嗷嗷待哺的儿子,她不愿再嫁,便想立户成为家中支柱。

只是王寡妇此前一直依附丈夫生活,没什么本事,立户实在是有些困难,此时听到有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她二话不说便收拾了包袱,来到了县城里,想要试一试。

另一名女子则看起来要年轻许多,她自称名为蔡幼娘,出身镇里,家中算不得有钱,但也有些资产。

蔡幼娘一直很想做女户,只是镇上从未出过女户,再加上家里人疼她,也舍不得她吃苦,因此一直没有松口。但蔡幼娘并不甘心,时常会徘徊在户籍处门口,眼巴巴望着里面,直到那一天,她见到了将公证书甩了夫君一脸的秦汐月。

在蔡幼娘的心里,女户一直是一个很朦胧的词,但见到那日秦汐月雷厉风行的模样,不知为何,蔡幼娘就觉得,当得起女户的女子一定便是那样的。

虽然那时的秦汐月尚未立户,但并不妨碍蔡幼娘对立户更加向往,后来在得知秦汐月寻求女子帮手时,蔡幼娘立刻便报了名。

在和家里的一番争执之后,家中人最终还是疼爱女儿,将蔡幼娘放了出来,于是蔡幼娘便乐颠颠地背着包袱,跟着官差大哥一起来到了县里。

这二人身家都很清白,立户的机会也很大,因此冯兴昌率先将她二人带了过来。

秦汐月没想到冯兴昌动作这么快,高兴之余,便将试验阶段的瓦罐小吃拿了出来,请冯兴昌尝尝鲜。之后,秦汐月又询问了那两名女子一些事情,将自家小店的规矩以及每月的月钱和假期讲清楚,确认没问题后,便收下了她们。

作者有话要说:

瓦缸小吃的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jpg

第24章

店员也招收好了,秦汐月花了两天的时间给她们做了一下上岗培训,便买齐了材料,将小吃店开张。

张寡妇与蔡幼娘手脚麻利,两人身上都有一股子利落劲儿,除去刚开始的慌乱,这会儿两人已经稳定下来,能大大方方地操持店里了。尤其是蔡幼娘,尚是青春年华,活泼又娇俏,一张小嘴能说会道,甜得好似抹了蜜,吸引了不少客人边吃边同她攀谈。

张寡妇不太擅长应对客人,秦汐月便安排她在后厨看火做菜,秦汐月自己则是两头跑,先在厨房指点张寡妇在小瓦缸里放菜,过会儿又去店铺前和蔡幼娘一起招呼客人。

来的客人不少都是吃过秦汐月碗仔翅的熟客,循着小贩的指引来了,发现秦汐月在卖别的小吃,便也愿意尝试一二。

瓦缸小吃用的销售手段与碗仔翅一致,依旧是可以带走瓦缸,但若还回瓦缸则可退还几文钱,因此有不少人今日来买了,明日还瓦缸时,就顺道又买了一次。

不同于碗仔翅的汤汤水水喝个水饱,瓦缸小吃是正宗传统可以饱腹的小食,虽也可煨汤,但大多是煨菜。在秦汐月的世界中,有古代文人墨客赞颂此小吃“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则成至味①”,也有古人云“一罐煨汤,天下奇鲜②”,到这里瓦缸小吃也没有水土不服,反而颇受欢迎。

不过些时日,瓦缸小吃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每日都有新老顾客造访,一来二去,近日里临枫小吃店门口的客人便总是络绎不绝。

眼见小吃店走上正轨,秦汐月便打算按照计划,进一步发展。首先定个小目标,将临枫小吃开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