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短命昏君他还没活够(67)

作者: 桥的那端 阅读记录

如果定要有人做,那他注定要做那把见血的暗刃。

赏赐完众人,赵瑜又着人拿来笔墨纸砚,暗暗发动了「书法大师」,挥笔写下两句「风调雨顺年丰稔,国泰民安万事兴」。

这是以前过年时候他太爷爷写的一副对联,没什么高深文雅的字词,胜在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跟今天的意境也相合。

在赵瑜要笔墨题字的时候,群臣已做好来违心恭维的准备。

虽说今日小皇帝的表现与往日大不相同,特别是祭坛上的奇景让不少人心生震撼,但小皇帝学术不精也是公开的秘密。

众人皆知柏清宇一直安排小皇帝读书习字,可也没听说有什么大的进步呀。

结果等赵瑜写完宫人将宣纸竖着立起来之后,不少臣子都瞪大了眼珠子。

大晋向来注重文教,臣子大多进士出身,人人都写得一手好字。

待看清赵瑜的字后,大部分臣子都觉得皇上这字……居然写的还不错!

作者有话说:

说个题外话。

今天过马路时候看见一个老人领着个两岁多的小孩,大概是她的孙子。

小孩拿两个树杈子当玩具玩的开心,等红灯时候老人一下把树枝掰断扔到花坛里,说又玩这个,扎死你吧。

老人本意也是好的,但是动作和语气都很粗暴,小孩就哭着趴花坛边捞树枝,当然半天也没捞到,就很崩溃的趴花坛上哭,老人就冷眼在一边看着他,很疲惫也很焦躁。

然后才发现小孩只穿个露脚面的凉鞋,袜子也没穿,而我们这边已经冷得可以穿羽绒服了。

就感觉心里还挺不是滋味,可能小孩爸妈去外地打工,也可能在本地忙工作没空管,让老人带着孩子。

老人看起来很疲惫无奈,小孩也是真可怜,如果跟着父母可能会过得更好一些吧,可想想也知道他的父母也需要去努力赚钱养活一家子。

这就是平凡人生活的现状吧,每个人都不容易。

只能是希望更多人能慎重对待生孩子这件事,在没有足够的准备前要小孩,对大人和孩子都挺不公平的。

第34章

不,岂止是不错,有几位书法颇精、堪称本朝书法大家的老臣已激动的垫脚伸脖子往前看,若病

不,岂止是不错,有几位书法颇精、堪称本朝书法大家的老臣已激动的垫脚伸脖子往前看,若不是场合不合适,还得顾忌着礼仪,他们怕是早就要围上去好好鉴赏一番了。

赵瑜一瞧下面的反响就知道这积分没白花,不是总有人拿他不学无术这事儿来造文章吗?今日他非要把这点给洗白了。

不过这字儿可不是赐给朝臣的,赵瑜将先前同他牵牛的田老汉召上前:“这字便送与老人家,取个丰年丰岁的好兆头吧。”

田老汉大字不识几个,一旁的张德福把字念给他听后,田老汉喜得连连作揖,把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才小心翼翼的捧着那副字。

见赵瑜居然把字赐给一个不识字的老汉,几位老臣不禁捶首顿足,但又不敢说什么,只得眼巴巴的瞅着喜滋滋的田老汉,心痒难耐。

这几位老臣都颇有学识,对赵瑜这个皇帝也曾寄予厚望,但屡屡失望后便转为恨铁不成钢,对他面上过得去罢了,今日赵瑜露这一手颇令他们意外。

不,不是意外,是震惊。

就刚刚的惊鸿一瞥,他们也能看出来那几字的意境已臻极致,能称得上是少有的传世之作了。

难道老天有眼,先皇保佑,他们这小皇帝如今真的开窍了吗?

察觉到了众人灼灼的目光,田老汉赶紧把字收得更紧,这字他可是要拿回去供起来,一代代传下去的,给他一百个金元宝也不换!

老臣们又只好把眼神投向赵瑜,期待着他再挥墨泼毫,但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赵瑜写完那几个字就让人把笔墨撤下去了,假装没看见那几位失望的表情——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嘛!

何况这些臣子他随时都能见到,想洗白也容易,但平头百姓就没那么容易见了,今日机会难得,肯定要趁此机会扩大下他在群众中的影响。

有句话不是叫金杯银杯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生活在信息大爆炸年代的赵瑜可太了解这话的含义了。

原主被起义军推翻后曾被迫去街上转了一圈,下面百姓对这个前任皇帝那是没一句好话,失去了身份光环的他才知道自己已到了人人唾骂的地步了,反而他视为乱臣贼子的义军首领被拥护不已。

那时原主才明白他常听的话的意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莫要小看微不足道的百姓。

可惜等原主醒悟已经彻底晚了。

赵瑜是绝对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他自己就是平头老百姓,最知老百姓虽然看起来平凡,但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