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海岛恋爱日常(6)

作者: 时窈 阅读记录

陈竹青抿着唇,同样有些紧张。

他捏着车把的手心被汗润湿,几次滑脱又重新握上,他小指勾着车铃,一转一转的,企图用这样轻微的响动缓解尴尬。

走了一小段,仍是陈竹青先开口,“陈竹青。你记得这个名字吗?”

“这名字是你给我取的。”

他没预兆地止住脚步,手指用劲勾了一下车铃。

‘叮’地一声,在舒安耳边炸开。

她抬眸。

一双饱含笑意的黑眸撞入眼帘。

他俯身,凑近了些。

两人当中隔了辆车子,这距离说远不远,要近不近的,足够她看清他如黑羽细密的长睫,却又看不透藏在笑里的深意。

陈竹青皱眉,但不是愁苦的滋味,更多的还是委屈。

“还是没记起?”

一九六六年底。

全国掀起一阵改名热,所有人都喜欢在名里塞进个‘红’字。

陈家三个孩子聚集在客厅讨论。

舒望亭原本给他们仨取的是‘天佑’、‘和平’、‘英华’。

寓意是‘上天庇佑’,‘人民和平’、‘英雄华夏’。

那一年,陈红兵十八岁,已经入伍两年,早在部队将‘天佑’改成了‘红兵’。

趁着探亲假回来,头一件事就是督促弟弟妹妹改名。

他说:“与其祈求上天保佑,不如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然后指着弟弟说:“你的名字带‘英’了,一定是要改的。”

他随手一划,念出十几个带‘红’的让陈英华选,可陈英华一个也没瞧上。

倒是姐姐陈和平觉得‘红梅’好听、好叫,自愿改了名字。

陈英华被大哥烦得不行,跑去舒家躲清闲。

只是,他没想到,舒家比他家还乱。

东西散了一地,大人们在屋内四处奔走,六岁的舒安趴在院子的石凳上描字帖。

陈英华背手站在她身后,“你干嘛呢?”

舒安气定神闲地说:“练字啊。爷爷说了,练字一天都不能落下。”

舒安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她认字比普通孩子早很多,甚至已经快赶上他了。

陈英华又往屋里看了一眼,舒爸爸连两个大木箱都搬出来了。

“你们这是?”

舒安直起身子,“爸爸说我们要搬去村里住了。”

两个小朋友各怀心事地坐在石凳上发呆。

大人决定的事,他们反驳不得,也改变不了,互相看了一眼,又各自沉默着。

隔了会,陈英华说起家里改名的事。

“哥哥说,改了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舒安似是从爸爸那听到什么风声了,摇摇头,“没用的。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名字要跟我们一生的,今天跟这个改,明天换了风向,又改,那取名还有什么意义?”

陈英华怔住。

面前的小姑娘,好像一夜间长大了,说的话,他竟有些听不懂,且莫名觉得高深。

舒安笑了笑,指着字帖封面上的竹子说:“爷爷说名字是愿望和期许。做人当如竹,任凭风吹雨打,坚韧不倒,常绿常青。哥哥改成‘竹青’好不好?”

“好。”

舒安记起来了。

因为父母相继离世,有很多事,她刻意藏起不去想,其中就有陈家的事。

陈家几个孩子年龄差距大,舒安只和陈竹青熟。在她印象里,陈竹青温和有礼,陈妈妈对自己又特别好,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留给自己。

去舅舅家的时候,舒安转到城里的小学,不适应新环境,又寄人篱下,日子过得小心翼翼。

陈竹青一直有偷偷写信、塞钱给她,但没露面。

信是直接塞到她课桌里的,她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又怎么跟对方联系。

她想去问妈妈,可父母离婚后,母亲心里郁闷,一直病着。

有些事,舒安只能憋在心里,不敢跟人提起。

她被舅舅送回村里时,爷爷天天在家骂陈家是白眼狼,一收到对方寄来的信就气得不行,没人敢在家提陈家人。

事情变成这样,超乎舒安的想象,她不敢忤逆爷爷。

只得把他们的事都藏起来。

时间一久,也忘得差不多了。

陈竹青有点失落,却也觉得正常,毕竟这么久没见。

他又勾了勾车铃,笑着伸手:“那重新认识下,好吗?我叫陈竹青,二十二岁,现在在市工程院上班。”

舒安碰了碰他的手,又快速收回,“舒安。舒适的舒,平安的安。”

第4章 .1978你还会种地呢?

舒安要来陈家寄宿的消息,像重磅炸|弹,把陈家震出了层层余波,且久久不能平静。

舒家对陈家有恩,对冯兰可没有。

冯爸爸早先在杂货店当伙计,偶尔会让冯兰去帮忙。那时舒家已经衰败了,但舒妈妈仍是把小女儿打扮得很漂亮,比冯兰求了爸爸很久才给买的瓷娃娃还精致,尤其是小姑娘细腕上戴的小金铃,把冯兰看得目瞪口呆的。

上一篇:表白前我掉马了! 下一篇: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