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嘉录(53)

作者: 太子姑娘 阅读记录

再说吏部尚书韩昌,他是最晚入阁,但年近四十,之前一直兢兢业业在吏部做事。沈嘉观察了他几天,见韩昌对程阁老恭谨有余,亲近不足。目前,还不好判断此人的态度。

沈嘉将自己观察所得告知萧翌,萧翌思量片刻道:“次辅张旭不足为虑,反而拉拢韩昌是最关键的。如果内阁投票,韩昌站在你这边,那么张旭肯定也会站在你这边。”

“臣明白,臣会私下拜访韩尚书。”

“另外,《考成法》要一步一步推,把它拆开。先推行‘考成簿’,‘除冗滥’放到最后。”

“为何?”沈嘉不解,“‘除冗滥’也很重要。”

“目前内阁态度不明,要是现在罢免裁撤官员,肯定会令众多官员不满。”萧翌握住沈嘉的手,“先推行考绩,我们一步一步来。”

沈嘉知道萧翌所言有理,他淡淡叹口气,“好吧,就依你。”

萧翌带着沈嘉去里屋榻上坐下,沈嘉看到小矮桌上放着一本书,他好奇的拿过来一看,“《孙子兵法》?”

“是啊。”

“陛下自己就是兵法高手,还看兵书?”

“这不是朕的书,你看上面的批注。”

沈嘉翻开看了几页,疑惑道:“批注上的日期弘武五年,难不成是……弘武帝御笔?”

“正是祖父写的。”

“不愧是武帝。”沈嘉赞道,而后话锋一转,“可是陛下,现在天下太平,不再像弘武帝时期备受边关纷扰了。”

“我看书不是想穷兵黩武。”萧翌知道沈嘉想说什么,他直接说道,“我只想找个答案。”

“答案?什么答案?”沈嘉望向萧翌,“你又有什么问题?”

“祖父为什么传位给我大伯,他明知大伯是庶出,治国能力也不行。”

沈嘉懵懵懂懂的答道:“可能因为是长子。”

“可祖父又把西北二十万大军交给了我。”

“这……”沈嘉摇头,他也不明白弘武帝的深意了。

作者有话说:

求海星!

第41章 玉京秋(四)

在准备《考成法》推行的前期,沈嘉忙前忙后连歇息的时间都没有,来玉熙宫的时间也减少了许多。萧翌每天听锦衣卫的禀报,说沈嘉昨日见了户部的什么大人,今日又去了韩昌大人府上密谈了几个时辰。

沈嘉本以为取得韩大人的支持是件很难的事情,没想到韩昌在吏部多年,早就看出官员们办事懒散,最爱拖延。前几天沈嘉将‘考成簿’一提,韩昌听完后虽然没有立刻说可行,但也没有拒绝,只说要看具体的方案。

今日沈嘉将整理好的文稿交给了韩昌,两人在他府中谈了许久,时而高声辩论,时而低声讲诉。最终,沈嘉用自己三寸之舌,辩过了韩昌。

韩昌不再为难沈嘉,他知道沈嘉的意思,必然是圣上的意思。既然皇帝想变革,他不得不同意。

等沈嘉从韩府出来,兴奋的跑进西苑,萧翌正在看奏疏。他看沈嘉等不及陈公公通报,直接闯了进来,嘴角还挂着微笑,眼睛里闪着希望的光芒。

萧翌被这璀璨的亮光吸引了,心微微一动。他被这温柔的笑意所感染,也笑道:“成了?”

“成了!”沈嘉用力的点点头,“韩阁老,他同意了。”

“好,很好。”萧翌知道,能过韩昌这一关,则此事便成功了一半。

“陛下,三日后就要内阁议事了。可韩阁老说,关于‘考成簿’还需改进。”沈嘉坐在萧翌的身侧,拿出怀中的文稿,指点着几处画红线的地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要改。”

萧翌仔细看了看韩昌的批语,果然不愧是吏部尚书,看问题更贴近实际。他点头道:“可以,就按韩昌说的改吧。”

“臣这就回去改。”沈嘉说着,拿着文稿就要起身。

萧翌眼疾手快,按住了他的手臂,“你住下吧。”

“啊?”沈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住西苑吧,跑来跑去的,耽误功夫。”

沈嘉迟疑,“这……不好吧。”

“又不是在宫里,有什么不好。”萧翌道,“况且,文渊阁离这儿也不远。”

内阁有值房,若朝中有事,阁臣有时会在此长住,以备不时之需。沈嘉住在西苑,只要避开朝臣,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睡在值房,还是玉熙宫。

至于玉熙宫内的奴才,陈公公早就叮嘱过了。不该看的别看,不该听的别听,更不许将御前之事私传外人。

“那我住哪?”

“自然与朕同寝同食。”萧翌理所当然的说道。

沈嘉笑了,“好吧,臣遵旨。”

沈嘉在天黑之前,还是回家中了一趟,拿了些换洗衣物、书稿文稿,并给范大夫打了声招呼,告知他自己要去西苑住几天。

上一篇:松风楼遗事 下一篇:周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