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166)

作者: 金笔帛书 阅读记录

第88章 于禁之死(一)

上一回说到东吴一直对大魏频频示好,因为他们与刘备一方一场大战在所难免,如若此时不能争取与魏朝结盟或者至少让他们中立,那么有可能受两方夹击,那情况可就不妙了。当然,在正式相交之前,很多互动都是在台面下进行的。为表诚意,他们暗示归顺大魏。

曹丕也知道如今东吴据江东之险,即便他称臣,一时半会儿大魏也无法真正掌控东吴之地,臣属关系不过是形式上的,孙权迫于如今的形式名义上归顺,但只要有兵权在手,假以时日,未必不会伺机反悔。但毕竟他们面上肯臣服,也算是有些进展。走一步看一步吧。因此曹丕面上对东吴比较缓和。

东吴如今战事迫在眉睫,等不得,故而果真遣使称臣,并遣了于禁一同回来。使臣还在路上,朝中早已得到消息,曹丕心里忖度一番,觉得东吴的示好目前应该接受。但他并没有明着表态,因为这样的大事,总要交给群臣议论一番的,哪怕是他心中已经笃定,象征性的也要问一句的。他若是太早说出自己的看法,分明是会让有些人说话有顾虑,他还想听听别人的真心话。再说作为帝王,总要有些城府,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岂不让人一眼看透。故而凡事要做到不动声色,先看朝臣的反应,再做决断。大部分臣子皆认为此为好事,可以接受,这正合了曹丕的想法。而偏偏刘晔提出了反对意见。

刘晔乃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帝子阜陵王延之后。七岁母丧,母亲临终留下遗言,让他与兄长长大后杀死父亲身边挑拨是非的侍人。他谨记在心,十三岁时觉得时机成熟便动了手,是个城府与头脑兼具的人,号称有佐世之才,因见汉室式微,他不愿拥兵,便寻找可投靠的明主,辗转投到曹操麾下,是个明哲保身的现实人。此人自太-祖在世时便是重要谋士,为太-祖提过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此次独他反对接受东吴的求和。原来当时天下三分,主要的经济、政治重镇大部分在北方,为大魏所据,吴、蜀实力皆不能与魏朝抗衡。刘晔认为现如今他们两家打起来,东吴担心腹背受敌才假意投靠。但东吴毕竟拥兵自重,将来危机解除,很可能背信弃义。不如趁此机会也出兵攻吴,与蜀国瓜分吴国。

帝王考虑事情有帝王的角度,曹丕还要考虑收服人心。他担心讨伐称臣降服者,会令想来投靠的人疑心。再说刘晔的建议也有漏洞——“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曹丕记得当年刘备刚占领蜀地根基未稳时,刘晔曾经建议父亲讨蜀,被父亲否了。而如今关羽、张飞已故,蜀中无得力大将,又失荆州,元气大伤,不知刘晔对讨蜀有何看法。

只听刘晔答道:“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

曹丕点点头,他并不倾向于伐蜀,但他也不认为此时应该与蜀国共同对付东吴。再说也没有别人支持刘晔的意见。于是乎曹丕打定主意接受东吴的臣服,并要拜孙权为吴王。而此时,刘晔又出来反对,认为只该封他个万户侯,否则他便与东吴百姓有了君臣之义:“夫王位,去天子一阶耳,其礼秩服御相乱也。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义也。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曹丕自然有自己的打算,便又不采纳。

主意已定,刘晔也就不再说些什么,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拟圣旨的、安排觐见礼仪的、准备册封事宜的……一切有条不紊。而曹丕呢,作为帝王,无论臣子有何谏言,他可以允,也可不允,但绝无可能直抒胸臆把他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这是帝王的城府,也是帝王的孤独。因为人总是想找到知音,总是希望能有机会表达和倾诉自己,希望被聆听,希望被认可,希望能在人群中找到共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人的本能,却与帝王的身份相悖。帝王要喜怒不形于色,帝王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否则对于帝王来说,也许是危险的。幸好曹丕身边有郭女王,让他可以将有些在官场上说不尽的话得以有机会吐露一二。

就像这一次,满朝只有刘晔提出了与他想法相反的意见,如若他不是皇帝,他倒很想跟刘晔分辩分辩为何自己如此做决定。但是他不能。这背后牵扯了太多利害得失,是不易太直白的。于是他把前因后果说给女王,问她:“对我的决定,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