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102)

作者: 金笔帛书 阅读记录

魏王这几天正心气儿不顺。

想来他这大半生戎马倥偬,一路走来也是不易。到如今的局面,时也势也,已经一步步地往那个不可言说的方向去了。然而他仗着天子在手,为自己封爵拜王,总也要面对悠悠众口,因此不可能完全不心虚,而且他越是往上,人心向背对他就越是重要。尽管他觉得,以他的付出与如今的实力这些是应得的,再说他背后还有一众僚属,不就图能在他的带领下建一番功业,或者加官进爵,或者青史留名?总之要有一番作为。他不往前,他们怎么往前走啊。

然而无论他给自己找多少解释和安慰,都挡不住内心那隐隐透出的不安。他知道那些反对他的人早就开始散播负面言论,他知道收拢人心的重要性。他亟需知道舆论对此所持的立场,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公开正面评价此事,一是可以帮他增加底气,二是可以带动风评。故而杨训上表,他是很高兴的,而且故意毫不掩饰这种高兴,就是想给群臣一番暗示。结果有一部分人一看魏王高了兴,讥笑起了杨训谄媚功夫,遂令魏王不由得着恼:怎么凭我的功绩获得如今的地位不是应该的么?我还不值得一份表的恭贺么?别人夸我几句就这么值得明嘲暗讽?这哪里是讽刺杨训?这分明是讽刺我!魏王本来就对民意之事格外敏感,容易一惊一乍的,竟有些臣属在这大喜的日子唱反调,岂能不糟心?偏这时候,丁仪带着小报告上门来,告了崔琰一个“傲世怨谤”。

在曹操的印象里,崔琰此人十分之不好掌握。是,他是挺正直的,高风亮节,在东曹掾属任上公平选拔了不少人才。然而他不懂审时度势,也从来不为曹操考虑,说得好听叫公亮,说不好听的叫认死理,说话随心所欲,只要他认为是对的就可以,不考虑目前局势、不考虑对方的处境,更是完全不考虑现实中要解决问题得平衡方方面面,需要精致的技巧甚至一定程度的妥协。因此曹操知道他的人品,但是不能信任他,毕竟他与曹操不是一条心。一旦曹操做了或者想做什么事,恰好崔琰不认可,那崔琰会作何反应?曹操可说不准。反正崔琰如此耿直才不会顾及曹操的感受。

我们古时有个典故,叫“疑邻盗斧”,说的是一个人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家儿子偷的,他就怎么看怎么觉得那个孩子鬼祟,干什么都像是藏了他的斧子并心虚。后来他在自家院子里找到了这把斧子,再看邻居家的孩子,诶,再也不觉的他鬼祟了,一切行为都是个正常小孩。

如今魏王也有差不多的心情。有丁仪的引导加上他自己对崔琰的固有印象,各种情绪相加,曹操益发狐疑,越品越觉得这语气非常戏谑,他都能想的出来崔琰写这句话时那轻佻甚至不屑的态度。别人背地里口头议论嘲笑此事也就算了,崔琰那么有声望的人修书一封特来评价,还如此轻慢,会对风向造成什么影响?曹操恼羞成怒:“谚言‘生女耳’,‘耳’不是什么好话!‘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罚他去做徒隶。

这在崔琰看来,简直是无妄之灾,连审问一下都不,直接就罚了,自然觉得没道理。而中尉崔琰是最讲究道理的,当然不服气。曹操心想给他个教训不知他会不会学些乖来有所收敛,便派人去看他情形。崔琰人缘好,出了这事自然有人去慰问。对崔琰来说,无论他有错没错,这都给他下了很大的面子,以崔琰的清高,是很丢脸的,但他又不服气,当然硬撑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免得见人尴尬。偏偏曹操听到的回禀又很不善。曹操听后勃然大怒,心想到如今都不服软,留不得了!便怒中下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

此消息一出,登时轰动朝野。毕竟崔琰中尉声名远播,在朝野皆颇具声望,突然就这么被处死,而且大概齐是死得冤枉,一时间人心浮动,议论纷纷。都在猜测为什么,毫无迹象怎么突然就这样。实在猜不透魏王殿下的心思,只能暗自推测是不是跟立嗣有关,然而还是很突然啊。想不通。

可是有一个人却畅快无比。这个人就是丁仪。对于立嗣这件事情,崔琰向来就跟他唱反调。关键崔琰每次说起来还义正言辞,无可反驳,上次魏公都漏了口风了要不是你崔琰一张嘴说不定就成了!丁仪想起这事就觉得憋气。这崔琰便成了丁仪雄心的一大阻碍。偏他对崔琰却又无可奈何。

而这一次,丁仪抓住机会成功打了个翻身仗,而且特别成功,想象不到的成功。丁仪本只是想能够离间魏王与崔琰,让崔琰失势,降低他的影响力,没想到竟然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心头大患,而且只动动了嘴。这轻而易举的胜利令他身心及其畅快,这种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掌握别人生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滋味,实在是太美妙了,这权利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