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意宴(297)

作者: 鹊上心头 阅读记录

沈如意等了一会儿,待到他们都吃过一轮,正在慢条斯理喝着椰子酒休息,才主动询问:“先生们,觉得我们团团食肆的菜品如何?”

这一次,是那个年轻的素文居士对她招手:“团团来,这边说话。”

她面容淡雅,笑容恬静,沈如意便不自觉往她身前走了两步。

另一桌上,就有人忍不住“啧”了一声。

沈如意仰头看着素文居士,素文居士也温柔笑着看她:“你们家的菜品,都很好,难怪红泥客会推荐。”

“红泥客?”沈如意好奇发问。

素文居士见她满脸不解,便从袖中取出一张宣纸,展开递给她看:“你看,这是今日的汴京朝报,上面就有红泥客的荐文。”

她微微一笑:“我们就是看到推荐前来的。”

“果然,名不虚传啊。”

——

沈如意看着手里这份“朝报”,整个人都震惊了。

她从来都没见过朝报、小报之类的报纸,亦或者说,就连前世师父喜读书,也显少看这类小报。

师父不看,她就更接触不到,只知道文人墨客很喜读报。

她更想不到,他们家的食肆居然会有人在朝报上推荐。

突然被在这样的报纸上推荐,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见这位素文居士对那位红泥客的推崇,也能感受到这是一位伸手崇敬的大家。

沈如意捧着这份小报,低头看过去,就见案头写着汴京实录四个大字,下面则是分割出不同板块的小故事。

她识字不多,只能粗粗读懂大凡内容,这份汴京实录上,一共分了两个板块。

一半是当前实事,基本上都是权贵家中那些鸡毛蒜皮的事,间或也有朝廷政事,总体来说大约算是汴京中文人最关心的时事。

另一半则是介绍汴京的风土人情以及吃喝玩乐。

这一半里,有一个很醒目的板块叫红泥火炉,沈如意一眼就看到今日的红泥火炉中写了自家的团团食肆。

文中第一句就是:三月倒春寒,冬日余韵未散,乘着白日灿阳,出门煮一锅铜锅火锅,自是趣味横生。

第二句就开始介绍团团食肆,除了新鲜的铜锅火锅,还简单描写了几样颇受食客喜爱的吃食。

有青梅酱烧鹅,有麻酱馒头,也有桃酥和糖三角,除此之外,还写了烟火气息很浓郁的煎饼。

如此写下来,不过寥寥两三百字,却干练精简,趣味横生。

就连沈如意这个老板,看了都有一种想要前去试一试的冲动。

沈如意大约看完,那素文居士及其他的文人也都愣住:“哎呦小团团,你识字的呀。”

素文居士用轻快的口吻问道:“原还想给你读一读的,却未曾想你自己便能畅读,倒是很令人惊讶。”

这样凡俗小店里孩子,居然看得懂汴京实录,怎么不让人惊讶。

沈如意从不撒谎,她想了想道:“居士好,我原来同师父学过字,后来父亲也教我,所以认得。”

但七八岁的小孩子,即便认得字,也不会认得这么多,这么好,那实录拿在手里,她眼眸一飘,几乎就能看了七七八八。

素文居士不由感叹:“难怪汴京许多文人原踏足贵店,倒是有些质朴气息,就连小小孩童也颇为不凡。”

沈如意眨巴一下眼睛,突然笑了,她问:“居士,这小报如何能买?我想买来放在店铺中,这可是我们店里的荣誉呢。”

素文居士伸出手,终于忍不住揉了揉她的头:“送给你吧,回头裱好挂着,能招徕不少食客。”

她如此说着,边上另一名文人便道:“说不得这几日会有许多老饕蜂拥而至,你们可要提前准备。”

沈如意如同个小大人一般,就站在那一群严肃的文人墨客中间,同人相谈甚欢。

她还问:“这位红泥客很是出名?”

素文居士便笑着说:“正是,红泥客经常介绍汴京的美食,他喜吃又会吃,她介绍过的店铺,无一不成为汴京的红火大店。”

“今日我们前来,就是想试试她推荐的新店,”边上另一名居士道,“却没想到,竟是有些出乎意料。”

火锅这样的食物,听别人说个自己吃是两回事。

当三五好友做在一起,围着热气腾腾的汤锅,你吃一片肉,我夹一口菜,就着这人间烟火气,回忆一番过往,展望一下未来,那种滋味,大抵才是生活。

这间小小的食肆,充斥着欢声笑语,也抚慰着每一个忙碌的汴京人。

素文居士同在座亲朋对视一眼,最后对沈如意道:“你们要努力,说不得以后,也会成为名流千古的汴京名店。”

沈如意被她说得心潮澎湃,小脸扬起一股红晕,眼眸里有着这样不了的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