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主簿养鱼这些年[三国](204)+番外

作者: 青史稗官 阅读记录

“此处人多眼杂,还想请大都督移步。”阮卿说。

周瑜低头,仔细打量着阮卿,眼中透出探究,只见阮卿轻轻笑着,神色自然,未有半分异常,于是他又继续笑道,“好吧。慕尔带路。”

阮卿将周瑜带到了自己办公的屋子。

关了门,他回身对周瑜道,“大都督请坐。”

周瑜颔首。二人坐定。

藏在袖子下的拇指抠着食指,阮卿垂眸,一时难以开口,思量该怎么把事说出来,

周瑜也不问什么,专等阮卿开口。

半晌后阮卿才张张嘴,轻轻吸了口气,好似下定决心,抬眸看向周瑜,问道,“大都督可知诸葛亮?”

周瑜道,“盟军使臣,自然知晓。”

“那……大都督以为诸葛亮如何?”

“孤身来吴,极具胆识,舌战群儒,学识渊博。”

那你是不是要对诸葛亮做些什么事了?阮卿心想。

他看着周瑜,只见对方神色淡淡,丝毫没后人说的什么愤怒,嫉妒,激动这些乱七八糟的情绪。

?为什么会这样?

“慕尔究竟想说些什么?”周瑜问。

阮卿张了张嘴,终于还是说道,“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大都督,难道不想将人留在江东效力么?”

听到这话,周瑜先是一怔,继而噗嗤一笑起来,“原来慕尔吞吐半天,竟是打的这主意。诸葛亮年轻,却有如此胆识才智,的确令人心喜,不过他是刘备军师,安肯留在江东效力?”

阮卿看着周瑜洒脱的神情,愕然愣住了。为什么这和他想得不一样?不是说周瑜十分忌惮诸葛亮么?不是说既生瑜何生亮么?周瑜这淡然的态度是要闹哪般?

他心里斟酌着,小心用词,谨慎开口,“孙刘此次虽联盟,但江东若想进取天下,刘备之后必为祸患。诸葛亮如此才识,却辅佐刘备,难保不成为江东阻力。如此,大都督难道……不顾忌些么?”

听了这一番话,周瑜收敛了笑意,正色起来,认真看着阮卿。

阮卿耳尖有些泛红,磕巴道,“怎,怎么了?”

周瑜道,“瑜知慕尔一心为江东发展盘算,但诸葛亮不过一介初出茅庐的青年,慕尔是不是太谨慎敏感了?”

忽然之间阮卿福至心灵,大脑瞬间明亮起来。是了,他怎么忘了。诸葛亮现在才是个初出茅庐的青年,要功绩没功绩,就连声望也是在荆襄一带传开,只是没有稳定地盘的刘备的军师。

而周瑜比诸葛亮年长不少现在可谓名利双收。随孙策一起平定江东,又娶佳人,官拜高位。

可谓‘三尺青锋怀天下,一骑白马开吴疆。虎铠燕翎多飒爽,羽扇纶巾亦飞扬。雄姿英发从征路,纵横江东扶君王。春风得意小乔嫁,文才武略揽天香。君臣骨肉如鱼水,夫妻恩爱似鸳鸯。’

这怎么看,都像是诸葛亮要羡慕周瑜的节奏啊。周瑜是想不开了才会嫉妒诸葛亮。

“大都督既都说诸葛亮才识过人。诸葛瑾乃诸葛亮之兄,今不妨请其去游说一番,若能留人自然最好,若不能留下,也无坏处。”

想着发小的嘱托,周瑜一时间心情有些难以言说,又见阮卿莫名坚持,他道,“既如此,瑾去请子瑜走一趟倒也无妨。”

他似想到什么,又说,“不过这事,瑜以为慕尔是要同吴侯商量的,以吴侯对汝的态度,未必会拒绝,如今怎么想起同瑜说了?”

阮卿起先以为周瑜对诸葛亮有嫌隙,又记得周瑜三番五次对诸葛亮下绊子。他欲除去诸葛亮,这才想着来周瑜着添一把火。

诸葛亮是不会留在江东的,如果诸葛瑾说服失败,那周瑜少不得对诸葛亮的忌惮更进一分,这样正合他的小心思。

如果这事同孙策说了,以孙策对自己这态度,必然十分上心,但是以孙策的性格,就是此事不成,孙策也不会对诸葛亮十分忌惮,如此,将这主意告诉周瑜最好。

可他千算万算,都没算到人家周瑜压根就没把诸葛亮当成同一量级的对手。罗灌水真是害人不浅。

“诸葛亮到底是盟军使臣。吴侯乃一地之主,若这事由吴侯出手,被人知道了,难免不好听。大都督则不同,毕竟,大都督可是一心辅佐吴侯,为江东谋划。纵使被人知道了,也不过是被人理解成一心为主而已。”

二人散了。回了自己屋里,阮卿便开始慢吞吞的收拾行礼,反正有一整天的时间,他倒也不急。

那些平日看多的书卷不必带着。阮卿拿着卷着的竹简看了半晌,上面一笔一划写着卷题,鬼谷子……

算谋人心的书。

他在北方花了十年的时间读懂了兵法。在江东八年的时间去研读人心。他不通孔孟,不晓礼乐,做的全是沾了谋算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