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于无色处生繁花(310)

作者: 林潇潇 阅读记录

果然,牛槽几人这次会见后不久,风雪康便找六子谈了一次话。

话题的内容,围绕着风雪康想重新将工作重心回归到羽绒制造产业。

人说沧海桑田,却是不到几年。

第235章 民营企业的自救与联手

六子对于风雪康的这个决定丝毫不诧异,今年他看了一下营业利润占比,「顶风雪」羽绒产业竟然占据着半数以上,增幅连续两年节节拔高。

随着「国外月亮更香」这一观念的逐渐淡却,国人对于外国货的推崇热情也有所消减,人们发现「中国制造」好像是国际认可的高品质,而很多国外大牌子也有一个「made in China」的标志。

这等于是从国内做货出去,再从国外买进来,只是贴了个牌子而已,搞不好这个牌子还是国人贴的。

这时候,国人才开始正视我们的中国实力。

相应的,物美价廉的中国牌子也开始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

归根到底不就是为了生活吗?只要穿的暖和好看,谁在意贴的牌子是哪一个啊。

更何况,咱们自己的货还便宜。一件「顶风雪」贵的才要千儿八百,但一件「大鹅」最便宜也得大几千。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产业吸干了人民手中的钱,也提前透支了社会的消费能力,大家开始担负起高额贷款,人人身上背负着六七位数的金额,自然也没有余力挥霍。

因为消费能力受限以及国人思想的复苏,国内品牌商们都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纷纷转头行动起来。

年中,领导人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股复苏传统文化潮流悄悄开启,不少中国风类的节目大火,传统文化诗词类、国风歌曲舞蹈类等也应运而生,并催生了一众人争相模仿。

尤其是金陵,无论是大街上,地铁上,还是商场里,不少年轻女孩子们开始穿起了汉服,那场景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小三子一开始见着还很诧异,后来已经成功入职某文化公司的燕子指出,这在金陵再寻常不过了,根本就没人会给以异样的眼光。

小三子有一次跟六子聊起这事儿,六子有了灵感,召开时已入职大苏顶风雪的儿子朱成飞详细问询,最终得出回归传统羽绒品牌推广这个结论。

他不知道风雪康的目的,这个品牌本身也不是他的,是风雪康的,若是他画蛇添足指不定还要惹人不快,到时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因此,六子一开始是按兵不动的。哪里知道,他还不待打探,风雪康便主动找了他。

“我想回归到「顶风雪」的品牌推广,你看怎样?”

六子心中一动,面上依旧是不动声色的,他「哦」了声,似是不可置信风雪康此举何意。

风雪康简单陈述了自己的看法,是从近两年的利润角度出发的,没有更多市场调研的。

六子想到办公抽屉里柳沉给他出具的那份调研报告,没说什么,只道「都随你」。

如此,「顶风雪」便正式回归羽绒推广行业。

这时候,六子才有条不紊地同风雪康讲述了自己的计划,通过寻求国际大牌设计师合作,生产联名款,提高老牌国货的逼格,再通过登上国际时装周等方式全球刷脸,同国际大牌竞得一席之地。

若是以前,六子提出这样的建议,风雪康必然嗤之以鼻。他们老、旧、土的国货如何同国际大牌子竞争呢?

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若是非不服气想要一争高下,那叫匹夫之勇。

但是,当下国货悄悄有了崛起的迹象,六子的提议正中下怀,风雪康觉得可行,便问六子有没有意向的国际大品牌能合作。

说来惭愧,“顶风雪国际。”近两年将工作重心放在房地产、商贸街区以及投资上,疏于经营在服装行业的关系人脉,这些资源都被「大苏顶风雪」牢牢把在了手里。

六子跟国际大牌子合作挺多,认识的品牌商也不少,是以风雪康将眼光放在了六子这儿。

当初风雪康不大看的上傲牛,是以成立「大苏顶风雪」时乐的做个好人,将最终决定权给了六子,只为让他为他安心干活,哪里晓得现在风水轮流转,主动权在了六子手里,而六子却不会那么容易地替他白干活。

“「大苏顶风雪」要「顶风雪国际」20%的股份。”六子伸出两个手指。

风雪康以为自己听错了:“你一个子公司,想要我们总公司20%的股份?”

六子笑着摇头:“我们从来不是子公司,我们是自成一体的你们的代加工厂,而你占据一些股份而已。”

现在,他要反向投资,让「大苏顶风雪」这个代加工厂彻底拥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