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故乡明月(382)

作者: 樱花荷塘 阅读记录

小婵说的电台着实让舅舅有些紧张。不过,当看到真正的电台的时候,舅舅马上想到了山上的一个天然洞穴。

趁着明如星没走的机会,他们一起在洞口山顶的树上架设了天线,到了约定的时间,当着舅舅和明先生的面,秦若兰给远在菊花岭的嫂子明如月发出了第一封电报:“我是小婵,下次按约定时间联络。”

当小婵把收到的数字翻阅字典译成「我是维臣妈妈,欢迎弟妹加入战斗序列。再见」时,舅舅觉得太神奇了,他当即表示:“请放心,我一定跟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小婵和电台。至于电台充电的事,我来想办法。”

为了避开11.3「天皇节」这个敏感的日子,日本人后来把方芳成功实施的投毒事件叫「11.4事件」。

从他们调查的情况看,他们果真是按「内讧」来处理这一事件的。

只是方芳、秦功璠同小野寺羽惠一起,被当成自己人来接受调查。

由于事发在凌晨,整个武馆和它的后厨都没有打扫,调查机构到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除了遗体之外,现场任何东西都要保持原样,包括厨房的垃圾。

从死者的症状,他们很快判断出是食物中毒,而且问题一定出在大队人马离开之后的食物中间。

他们从最后提供的食品、饮品入手,逐一提取样本,现场化验,结果却没有发现任何有毒食物和带毒餐具。

突然,一名正在接受调查的艺妓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她说:“所有上的食物中,只有一种是正好够在场的官员们一人一个,完全没有剩余的,是紫色的和果子。”

她特别指出:“这种和果子一出蒸笼,一个姐姐就告诉她,一个多余的也没有,让她逐一派送给每一名客人,要求我们一个也不许吃,尝也不行。”

他们开始集中查证这一疑点。蒸和果子的笼屉里面都是要垫布的。

因此,笼屉上完全看不出任何紫色的残留物。他们开始搜寻笼屉里的垫布。

在存放垫布的竹篮子里并没有找到带紫色残留的垫布,不过很快,他们在垃圾桶里找到了一个包着一枚完整的紫色和果子的垫布。

真相终于大白了。

和小野寺羽惠一起做和果子的闺蜜都被带到了武馆里让提供重要线索的那名艺妓来指认。

当所有在场的人都被排除之后,方芳成了唯一的嫌疑人。方芳是由小野寺羽惠带进来的,她当然脱不了干系。

方芳的社会关系在杭州的日本高层中间是个公开的秘密,茶花妈妈所说的血雨腥风很快就降临冉州了。

明如星和他的父母离开之后,糜佑家按照他们和明家达成的一致,连夜将明家宅子里值钱的家当分别转移到周围各家,以备日本人的搜查。

方芳到上海后直接去了国际租界。虽然日本人一路追踪知道了她本人就藏身上海,可一时还找不到她,面对美英法等国共管的国际租界,他们也不敢强行搜捕。

当然,最重要的是日本人不愿意把事情的真相向外界披露。

冉州方面日军对明家的搜查延伸到了糜、乔、李三家。因为明如星和方芳很少在冉州露面,各家要编理由撇清同明家的关系应付日本人还是有说辞的,更何况这件事情本身,糜佑家他们是做了精心准备的。

对日本人可能什么时候来,可能问题什么,大家应该怎么回应,几乎没有任何破绽。

气急败坏的日本人想放火烧了明家的宅子来泄愤的,最后因为明家宅子和乔家、李家的宅子是连体建筑,经过糜、秦、乔、李家的共同努力,这件事以日本人彻底没收、占领明宅收场。

这个结果是糜佑家他们事先没有想到的。这样以来,不仅秦家的宅子、明家的宅子有日本人进驻,现在连糜、乔、李家的宅子也都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了,不可能用作商量策划实施重大事情的场所了,他们所有的抗日活动也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日本11名高级官员被有良知的反战人士利用「天皇节」庆典的机会毒杀的消息是渝版《民醒报》和《梁州日报》首先刊登出来的,这给日本占领当局很大的压力。

沉默?那其实就是间接地承认了这个事件。

辟谣?毕竟报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前因后果等新闻要素清清楚楚,辟谣只会越描越黑。

承认?又怎样给日本国民交待呢?

方芳的处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危险。

新任日军冉州的司令官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在这个防区宣传培养了一大批与皇军的「合作典范」和「良民」,却总是发生小规模行动的失败和日本人失踪事件,一些人少的行动不仅屡屡失败,而且往往连人带枪都消失地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