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五同人)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30)

作者: 弥苏 阅读记录

英儿一听,起了些好奇之意,问:“疑犯认罪后自尽,也要追究少丞的责任?”

“你以为是跟唱戏似的,凶手一跪一哭一送走就万事大吉了?死在衙门里的人,无论身份都层层问责。我用脚都能想到临哥今日有多少文书要写。”

“那他要是直接把案子给结了呢?”

文远一凛,道:“临哥根本不觉得那嫌犯是真正的凶手,怎么会轻易结案呢?”

“况且他若真像你说的那样把案子给结了,保不齐还会被哪个起了贼心的人找事儿呢!”

·

若不是文远在众人眼里是个纨绔,他的乌鸦嘴定会被人夸成是料事如神。

和文远说的一样,跟嫌自己吃的苦不够多似的,薛清前脚刚卷铺盖离了大理寺,后脚就让人“匿名”给御史台那边递去了一封举报信。

甚至,薛清因担心御史台处理速度太慢,积压了自己的信件,还特意找了关系,让举报信跳过了初步的筛查,直接递到了右司谏韩琦的手里。

信中直言大理寺的少丞江临为了早日结案,连夜逼迫嫌犯自尽。

韩琦的性格与包拯相似,遇到该弹劾的对象,都会死磕到底。

御史台为了做好天子的眼和耳,接收举报信的事情并不鲜见。而江临所负责的这桩案子是官家亲授,本就受到了各方视线的关注。

是以韩琦并没有因为这封公信来得太快而怀疑其背后的动机,反而看其通过了初筛,对信中的内容深信不疑。

韩琦觉得事关重大,当即拿着信来到了包拯的院室。

但包拯大致扫了一眼,便向韩琦道:“那韩司谏认为,如果信中所言为真,这位江少丞下一步该要如何做呢?”

韩琦皱着眉头道:“弄这么一出,不就是为了在七日内结案吗?您提醒下官了,还要和刑部说一声,教他们不要草草批了江临的结案书……”

“那韩司谏就多虑了。”包拯打断韩琦的话,叫王朝拿了一张纸给他看。

韩琦一看,却发现那是江临所写的一封检讨书。

大理寺的傅寺卿是个聪明人,一收到江临的检讨书,便让人把它送到了包拯这里,借着调·教下属的由头,让他看看江临的这个认错态度怎么样。

包拯本来就不会怀疑江临的办案态度,读完信只淡淡一笑,甚至只因书上的字写得清秀淡雅,对江临的好感又增了几分。

韩琦看完了纸张上的内容,也对江临有所改观。

在那封检讨书上,江临不仅阐明了自己监管失职的部分,甚至还拟出了一套提升监狱治安的解决方法。

实不实用倒是另说,年轻人能有这份心思,就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而且江临并没有如韩琦所想的那般打算匆匆结案,而是说那嫌犯认罪一事蹊跷甚多,仍要继续调查下去。还在后面列出了几点调查方向,一看就对案子十分认真。

若真遇上了凶手畏罪自尽,只要没有冤枉了犯人,主官想要结案倒也无妨。韩琦关注的重点是,江临是否真的为了早些结案,而做出草菅人命的事。

江临此举,无疑是将自己的态度完全挑明,也将铸成冤案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这个江临……”看完信的韩琦忍不住想感叹,却又不知江临到底是聪明有远见,还是正直又幸运。

包拯将原本的那封举报信递还给韩琦,道:“大理寺仍在坚持查案,我们御史台可不能平白拖了人家的后腿。韩司谏不如先去查查,究竟是谁,将这封信递到了你手上。”

听包拯这么一说,韩琦才恍然惊觉——自己这是被人当枪使了啊!

·

另一边的江临也没想到,谢龄给他代笔的那份检讨书,竟会在不经意间就帮自己躲过了薛清的暗算。

他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案情。

白玉堂原本是想亲自在展昭面前显摆显摆自己的发现的。但一听到江临提前剧透的“踏”字,展昭便反应过来道:“五爷说的,应该是十年前威震江湖的杀手组织——踏雪堂吧。”

白玉堂气得眉毛都快要飞起来了。

他气鼓鼓地瞪了江临一眼,又对展昭道:“我还以为你这御猫被朝廷养久了,早忘了这江湖之大呢。”

展昭只道:“展某以为踏雪堂销声已久。也多亏了五爷前日的提醒,展某反复回忆那鱼形匕首的模样,才想起那是踏雪堂专用的兵刃之一。”

江临对他们说的门派并不了解,便问:“有没有可能是外人拿到了他们的匕首?”

“很难吧,一般这种职业杀手都是以武器来辨别身份的,即便在他们死后,也会有人去回收他们的武器。”白玉堂不满道,“你们不会是不相信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