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五同人)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11)

作者: 弥苏 阅读记录

司马光被忽悠得略有些动心,但仍没拧过来心里的一股劲儿,道:“可四六文和贴经皆是些死板又无趣的产物,我实在不好写这些。”

四六文顾名思义,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有严格的对偶声律要求。许多举子会因迁就句式而舍本逐末,写出的东西常常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而贴经就像是现代考试里的默写古诗文,考察深度非常浅薄,却能占至多五十道题目。

二者皆是仅靠机械式学习便能得分的题型,难怪司马光这样的顶级学霸瞧不上它们。

“能提供些策论也可。”江临明白司马光的顾虑,“但若是真正怀才之人因不懂四六而落于人下,岂不是更加可惜?此书面对天下举子,当然要有教无类呀。”

司马光有些触动,便松口道:“那你先送我一本《笔记》再说。”那笔记的编排模式十分新颖,他还没有研究完呢。

江临正要应下,小石头却抱着满当当的钱箱进来了,着急道:“临哥哥,咱们第二版的《笔记》都卖完了……抱歉,我才知道刚才王大娘拿的最后一本是从这位公子手里抢的。”

他连忙把怀里的《笔记》塞给司马光,道:“公子可先拿了我这本去看。书是新的,我只做了一点点记号。”

江临用扇子敲了敲小石头的额头,说:“你这小石头,是不是自己怠懒,就想把书往外处送?”

小石头捂着额头辩解道:“我、我都已读完了,书上划出的篇章也都会默了……”

江临惊讶道:“才背了一天就全会默了?你要真这么厉害,怎么没见皇上录了你作神童呢?”

宋朝是出了名的爱选神童,连只有三四岁就做了进士的小孩子也出现过。这本是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可小石头却登时不吭声了,眼底也闪过一丝少见的委屈。

江临心道自己话说过了头,连忙揉了揉他的脑袋,安抚道:“你还不懂,背书是件长期的事,今日背会的明儿也会忘。你的这份心意我们心领了,但你现在更需要这本书。至于君实兄,可以到咱们书坊后院拿一本第三版的样书呀。”

懂事的小石头很快便被安抚好了。三人来到书坊的印刷房,一众工人正井井有条地印着字、扎着书,满院都是墨水与纸张的幽香。

江临唤了人去取第三版的样书,却留意到几个混混模样的人站在后院门口。那几人原本正态度不善地和掌柜说着什么,看到江临和司马光似乎都是官人打扮,便互相睨了一眼,推推搡搡着离去了。

江临询问了状况,掌柜汗颜道:“为首那人是城南有名的混混冯虎,说自己有个木匠兄弟在咱们书坊这里做活,最近书坊分给他兄弟的活少了,来……问问情况。”

江临从掌柜的语气中听出了这个“问问情况”中的威胁之意,便嘱咐了几句要留心报官云云。

另一边,拿到了《笔记》样书的司马光却被其他的东西吸引了注意力。

司马光少时很爱去私塾旁的一间小书坊玩。那里不似其他工厂吵闹喧杂,能让他安安静静地闻一晌的墨香。他记得自己当时见到的印刷刻板都是完整的一大块,江临这里的却是残缺不全的,还有单字、散字。

见他好奇,江临解释道:“雕版若遇错字或虫蛀,便需工人重新修版,耗时又费力。所以我在排版上花了一些功夫,将修版补洞改成了填补活字,还能二次利用。等到以后有了资金,会将这些雕版都拆分成活字,不至于浪费板材。”

毕竟一开始就将雕版全部换成活字也不现实,江临这样做,不仅更加方便,也能够节约成本。

听了他的解释,司马光觉得很是新鲜,又询问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江临都解答得头头是道。

发觉江临对印刷术深有研究,司马光不禁大为佩服。他认真道:“白石兄,从前我最仰慕你的文章,如今看来却是我视角太过片面,未能知你全貌。”

江临一挥扇子,得意道:“那当然,我可是当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呢。”

·

若是知道以后司马光真会以五好青年来称呼自己,还逢人便解释五好是德智体美劳,江临一定不会将这句没过脑子的话脱口而出。

然而当时的江临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与司马光谈天说地,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直到让司马光签下了合作的意向后,才又和展昭在茶楼里碰了个头。

展昭向他言明自己也会参与协助大理寺,调查明珠失窃案。江临暗搓搓地摇起了狐狸尾巴,道着谢也不忘把知府被害案也聊进展昭帮忙的范围。

展昭觉得江临“孬”得有趣,倒也不拆台,还与江临说了包拯有意要在向官家谏言时提他一嘴,看看能不能将查案的期限往后延一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