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技术型工种(快穿)(1190)+番外

作者: 莫向晚 阅读记录

古代建筑砖墙的时候有一个算不得标准的标准,作为开发商的官府方,最后给工钱的时候,是会把工钱都换成铜钱,一筐一筐的铜钱拿到砖墙边儿,找人往砖缝里头塞,能塞多少塞多少,剩下塞不下的那些,才是工人的工钱。

有这一条在,就算工人不为那砖墙的百年考虑,也不会舍得让自己辛苦了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钱就这么白白添了砖缝,在干活的时候多少也会用点儿心,不至于错漏百出。

可这一条,也只是在大工程的时候管用,比如说天子脚下的城墙,或者哪里的堤坝,小的工程,如一个镇子的围墙,就没必要那么严苛了,关键是,纪墨认为这里面肯定有人侵吞公款,上头人都知道这些钱里不少被自己拿了,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了,算是上下都松快。

好歹当过官了,也知道这里头的一些猫腻,在古代,清官真的不算是什么夸人的词儿。

如这种工程的情况,一个清官若是自己不拿钱,又没手段限制旁人不要拿钱,最后还严苛要求工程完工的质量必须如期,结果可能就是逼死工人,真正贪污的小吏反而轻松过关。

再不然,就是小吏也跟着被逼死,弄得一个地方怨声载道,最后的官声,绝对算不上好,叫一声“清官”,都像是在骂人。

所以有些地方为什么欢迎贪官,也就在此了。

不怕贪官刮地皮,他们多少还知道留个手,不至于真的民怨沸腾,刮够了也就消停了,可清官过来弥补就糟糕了,这个苛刻,那个强求,买单的绝对不会是富贵人家,还是那些老百姓。

老百姓不懂法啊,不知道怎么钻漏洞,这就是难处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清官都如此,可清官难当是真的。

纪墨曾经想过往清官的方向努力,结果却是,该接的钱他都接了,撑死就是没对不该下手的钱下手。

好吧,他当年管的那个小县城,也没什么不该下手的钱,太贫瘠了。

“可能是没钱吧。”

孙爷爷可以骂儿子,纪墨是不能骂的,这是理法上的要求,否则就是不孝,连孙爷爷都不会因此喜欢他。

他随口描补的这一句却让孙爷爷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叹口气,想要说什么也没有说,现在这个朝代就是这样的,他若是直接地图炮,万一被人说是怀念前朝,多少也是个麻烦。

有话不能说,憋在心里,不痛快。

孙爷爷撂下册子让纪墨自己看,他自己拎着酒葫芦又去外头了,过不多久就听到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喊着“老疯子又发疯了!”

他们现在倒是不喊纪墨去看了,不久前各家的家长都发过话,叫他们不要扰了纪墨学习。

说一千道一万,营造师才是孙家的根本,有人能学,他们绝对没有拖后腿的。

纪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有些窝心,他们竟然都不知道自己不是孙家血脉,不过,养子也是子,该传承的他肯定会传下去,优先家族中人。

这个优先也是古代的潜规则,没有连身边人都不提携的道理,所以,在某些时候,古代那些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很有集体观念,该一致对外的时候绝不含糊。

册子上的文字并不复杂,可见最初写的人也没想着拽文,只是某些东西,固有词汇之类的,对纪墨来说,是需要重新理解一下的。

纪墨大致翻看了一遍,除去那寥寥几幅图之外,剩下的都是文字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所记载的东西颇为繁杂刻板。

比如说建城,直接就说选择“邻水靠山”之地,图水利之便,但谁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有山有水,有的地方只有一样,那就要取一样,或者两个地点,山水多寡并不相同,取哪个不取哪个,可不是书本上这些文字能够一一举例的。

还要营造师自己斟酌,是希望靠山,还是靠水。

更有平原上建城,所谓的“无险可守”“一马平川”,合适不合适之类的问题。

城墙的规格也有,大中小罗列了一下,小的城墙几个门,大的城墙几个门,要怎样的方位,城中多少条大道,住宅区,商业区,该怎样划分,城市中心,官府所在,又该具体在什么地方。

书中所记都极为刻板,算是一种基础模板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可看营造师的本事做出一二更改来。

纪墨翻完一遍,很是确定孙爷爷所说的玄天观那类奇观绝对不在这本书的范例之上,显然,有些成功,不可复制,仅此一例,不能推而广之。

倒是这册子上的,都是基础款,反而能够放之四海皆准,顶多就是有些地方看着不那么方便灵活,却也都是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