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安赋(前传)(25)

作者: 笔砚苍生 阅读记录

“救,救阿念呜呜呜——”香儿拽着玉春的衣角,哽咽道。

“你们两个说什么混账话,程念那条贱命能和公主比?若是公主有恙,把你们千刀万剐也不够抵的!”

“死就死!”

吵闹声渐息,宁乐与碧月依次被救上岸。家丁欲再次下塘救人,却被冰凉刺骨的水冻得发抖,嘴唇青紫。

眼看池塘恢复平静,正犹豫着是否要下去就人,忽见一道墨色身影闪过,扑通一声,池塘炸开一朵水花,墨色袍角消失在水面。

·

“念儿,该喝药了——”屋内春光融融,纱帘微晃,程母端了汤药进来。

程念靠着软枕,身着柔软的雪白中衣,多日修养下来,脸色虽然还有些惨白,但精神气好了许多。

“母亲,我来吧。”程念接过青玉雕花鸟纹碗,正准备喝药,门外忽传来婢女的声音,“侯爷——”

纱帘一动,坠在帘角的珍珠相碰发出清脆声响,程母缓缓起身行礼,被容策拦住:“伯母不必多礼——”

程母避出房去,屋内只剩下两人。

容策行至榻沿边撩袍坐下,“还有哪里不舒服?”

“好多了,多谢侯爷关心。”

他随手给她掖了掖被角,嘴上一贯不饶人,“多吃点,瘦得没个猪样。且好好养着,别辜负了本侯的补品。”

程念应一声是。

四目相对,程念总觉着他今日有话要说,等了半晌却也只听他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临走时,他忽然回首,云淡风轻道:“此后我不会再让你因我的事而受伤。”

程念微愣,继而觉得好笑,他是在愧疚吗?

那日之后,宁乐公主便受了风寒,整个冬季窝在暖融融的宫殿里,没再出过宫门一步,自然也无闲暇来找程念麻烦。

冬去春来,阳和启蛰,朔风呼啸离开,独留下厚厚的积雪葬身大地。

一抹新绿破开逐渐融化的雪探出头来,在料峭寒风中微微颤抖,向银装素裹的盛安报春。

而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第13章 山河共悲歌(三)

开乾十九年春,乾明帝率百官前往东郊,搭台祭青帝,祈求今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然,就在祈福回宫不过半月,乾明帝便驾崩于神像宫。

这位英明的帝王似乎是早有预料,那日天还未黑,宫中来了使者传唤,容策放下碗筷便匆匆进宫去了,直到天下缟素,百姓门前纷纷挂上白布已示哀思,容策才回到府中。

那夜,乾明帝召他与太子一屋,对他们说了什么话,外人也不得知。

乾明帝与先皇后合葬于昭陵,谥号武。

送葬那日,宁乐公主死死抱住先皇的棺椁,哭喊着父皇不要走,几度晕厥,最后被太子命人送回宫去。

先皇下葬数日后,太子慕成登基为帝,太子妃闻氏为后。

根据礼法,须转年后才能改年号,是以今岁仍乃开乾十九年。

这一年,大乾失去了一位英明的开国君王,百姓失去了仁慈爱民的君主。

大雨滂沱,山河共悲。

送葬路上,街边泣声一片,京城百姓纷纷跪地相送,哀云笼罩。

先皇驾崩后,后宫三千佳丽便散了。有子女的跟随子女出宫生活,没子女的就比较惨了,进入慈恩寺削发为尼,青灯古佛了却此生。

苏贵妃虽侍君多年,然却无子嗣,思及她与苏将军和容策的那层关系,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先皇虽倚重苏将军,但也有防臣之心,帝王心思向来深沉难测。

马车出发前往慈恩寺那一日,容策去送别苏贵妃。这么多年来,两人以姐弟相称,感情十分深厚。

苏贵妃不过而立之年,一生却要寄于青灯古佛,容策心里自是不好受,但苏贵妃却看得开,反倒云淡风轻安慰他几句,然后对苏将军磕几个头,与其他哭哭啼啼的妃嫔一同进了慈恩寺。

寺门一关,便是一生。

今年似乎流年不利,慕成登基数月后,一个埋了多年的隐患渐渐显现出来。

先是慈恩寺的主持进宫禀报慈恩寺里逃走了一名比丘尼,新皇震怒,派人搜查那名比丘尼的下落——此人乃梧州刺史之女,原是四妃贵、淑、贤、德之一的贤妃,性子贤淑温婉,昔日颇得先皇宠爱。

不曾想人还没寻到,又收到八百里的急报——梧州刺史奚回举起复朝大旗,趁先皇殡天时暗搓搓提枪攻破周围几个州,前朝隐居的能人异士纷纷出山相助,反乾之举声势浩大。

要说奚回此人,当年先皇能够一路势如破竹击败中央军杀进皇宫,还多亏他临阵倒戈率梧州精兵相助。

慕家军攻进皇城时,帝后已经自缢于先祖灵牌前,而太子在朱雀卫的护送下往西南方向逃去。先皇驻扎皇城,命苏镇恶带兵追击,务必将太子与太子妃“请”回来。

上一篇:长相思 下一篇:教主坚持还人情